第261章 梯队建设,刻不容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1章 梯队建设,刻不容缓

 

陈金盘腿,坐在床尾。

谢名扬抱手,靠在床头。

两人默然无声,神情专注,观看比赛。

此时,张嘉豪和薛飞早已登场,决赛正式打响。

第一局。

薛飞进入状态极快。果断上手。

他那招牌式的直板横打,如同出膛炮弹,势大力沉,连续不断地轰击着张嘉豪的正手位。

张嘉豪的手感,明显还没打热。

在薛飞猛烈的攻势之下,显得有被动,失偏多。

开局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度1:7落后。

不过,随着比赛的进行,张嘉豪终于找回了些许手感。

站定近台,正手快攻。

以速度优势,将比分扳回5:7。

然而,薛飞也绝非泛泛之辈,及时调整,调动落点,再次拉开比分差距。

最终以11:6,先拔头筹。

电视屏幕投射的光,映在陈金脸庞之上。

对于这样的结果,本就在意料之中。

毕竟,像张嘉豪这种手感流选手,想拿冠军,首局必祭。

“张嘉豪好像有点扛不住薛飞的反手重炮。”

谢名扬眉头微皱,“你不是跟他说了,不要跟薛飞硬拼反手吗?”

“他是想利用薛飞的反手,把自己的手感打热。”

陈金微微一笑,似乎成竹在胸,“看着吧,顶多第二局下半段,嘉豪的手感一旦打出来,薛飞必输无疑。”

局间休息。

张嘉豪走到场边,毛巾狠狠抹了把脸,仰头灌了几口水。

镜头,扫过他的脸。

没有慌乱,更没有气馁。

只有都被点燃的专注和凶狠。

第二局。

风云突变。

张嘉豪似乎完全放开了手脚,死守中近台,以摆速快攻,如狂风骤雨般,盯着薛飞的反手位,一顿猛烈输出。

逼得薛飞只能退台。

然而,相持之中,一旦退台,想要连续,对发力要求极高。

薛飞的反手虽好,可退至中远台,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无不减弱。

反观张嘉豪,站定中近台,借力打力,以快打慢,压制薛飞。

薛飞果然陷入被动。

再加上,张嘉豪借助近台的速度优势,落点调动,快速多变。

薛飞的脚步移动,显得有些沉重。

正手位的空挡,更是被张嘉豪频频打穿。

张嘉豪越打越顺,仿佛水到渠成。

11:4。

强势扳回一城。

“好球。”

眼见第二局最后一球,张嘉豪与薛飞正手对轰,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赢了薛飞,谢名扬也不禁脱口赞叹。

“张嘉豪的手感果然打出来了。”

谢名扬颔首道。

“嗯。”

陈金露出欣慰的笑容,“比我预测的还要快一些。”

到了第三局。

比赛节奏,被张嘉豪彻底掌控。

发球变化多端,台内控制细腻,前三板抢攻,更是凶狠。

与薛飞相比,张嘉豪虽是横板,却更像直板打法。

情知薛飞若想赢下比赛,必定是依靠他的反手,张嘉豪不再硬拼,避其锋芒。

以速度限制反拉,凭落点调动步伐。

薛飞疲于奔跑,赖以成名的反手相持,随之威力大减。

小球处理更是捉襟见肘,失误连连。

比分被迅速拉开。

11:5。

张嘉豪再下一城。

大比分,2:1。

“措嘞!”

张嘉豪振臂高呼。

汗水,随着他的动作飞溅。

他转过身,目光似乎穿透了镜头,直接锁定了远在酒店房间里的两人。

咧开嘴,露出灿烂而又得意的笑容。

然后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张开,比划了一个夹菜下锅的手势——火锅!

“别人半场开香槟,他半场吃火锅。”

谢名扬哼了一声,“骄兵必败,可别被薛飞翻了。”

“有点难度。”

陈金笑道,“第二局没能压制住嘉豪,薛飞就已经很难打了。”

“况且,支线赛的决赛赛制,是五局三胜,容错率不高。”

不出其所料。

第四局,薛飞虽竭力反扑。

但,气势已泄。

张嘉豪越打越兴奋,正反手对拉,都已不惧薛飞。

11:7,锁定胜局

“赢了。”

陈金微笑。

起身跳下床,伸了个懒腰。

屏幕里,张嘉豪一脸激动。

比赛结束的瞬间,扔掉球拍,张开双臂,在并不算宽敞的场地,兴奋地狂奔了小半圈。

最后猛地跳起来,对着空气狠狠挥了一拳。

随即,再次冲到镜头前,用力拍着自己的胸口,然后指向镜头,嘴巴开合。

虽然听不见声音,但那口型分明是:“金哥!火锅!”

简陋的场地,稀落的掌声,却丝毫掩盖不住这个年轻冠军身上喷薄而出的光芒和喜悦。

与此同时。

酒店某房间。

刘国良、秦治戬、李榫和王浩四人,聚集一起,同样关注着这场远在土耳其的WTT支线赛。

气氛,有些凝重。

“这些年,机会不是没给过薛飞、徐瑛彬他们这批中生代选手。”

刘国良眉头紧皱,屈指轻敲着椅子的扶手,“大大小小的比赛,该上的也上了,该练的也练了,可终究还是没能真正打出来。”

旁边的王浩,揉了揉眉心,目光扫过屏幕上薛飞失落的背影,叹了口气。

身为直板,正手和台内处理,居然还比不上一个新人横板选手。

“唉……”

王浩也有些无奈。

同时,心中升起一丝庆幸。

以男队目前的形势来看,梯队建设,已是青黄不接。

龙胖退隐,除了林施栋以外,中生代选手,竟无人能够顶班。

幸亏,陈金横空出世,弥补了梯队建设的裂缝。

难以想象,倘若没有陈金,男队这梯队建设,将会拉胯成什么样。

“张嘉豪这小子,冲击力够猛的,技术全面,敢打敢拼,脑子也活,而且还是左手将,稀缺资源。”

秦治戬接着道,“全青赛亚军,U16选拔赛第三,全锦赛男单冠军,世乒赛男双冠军……一步一个脚印,分量都不轻。”

“对头。”

李榫赞同,“年轻有拼劲,基本功扎实,大赛气质也不错。”

“土耳其这一站,身兼三项,不负众望,单打更是踩着西蒙高兹、徐瑛彬和薛飞他们打上去的,含金量也有。”

静静地听着秦治戬和李榫的话,刘国良双臂抱在胸前,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屏幕上张嘉豪庆祝的画面。

仿佛要穿透屏幕,看清这个年轻人的所有底细。

半晌之后。

刘国良终于开口。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梯队建设,刻不容缓。”

顿了顿,目光扫过现场的另外三人,“把张嘉豪的参赛优先级提起来。”

“重点赛事,该塞进去就塞进去,该给的资源也跟上。”

此言一出。

秦治戬、李榫和王浩三人,相互交换了个眼神。

怎么回事?

似乎有点急啊!

虽然张嘉豪这次土耳其支线赛的表现,确实足够亮眼。

但,也不至于如此看重。

毕竟,人还年轻,还需要更多的参赛经验。

可如今,刘国良却打算直接提拔张嘉豪,未免显得过于心急了些。

难道……最近传出来的那些风声是真的?

“好。”

王浩率先表态,“世界杯给他名额不?”

“上世界杯,他还嫩了点。”

刘国良摇摇头。

要知道,世界杯乃是乒坛三大赛之一。

名额有限,必须仔细考量。

除非能有陈金这样的实力和战绩,一个新人选手,想上三大赛,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陈金之前,也便自有樊镇东一人而已。

“说到世界杯,我有个想法。”

听得刘国良续道,“世界杯之前,除了正在打的亚洲杯,以及WTT支线赛,还有两站冠军赛。”

“一个重庆冠军赛,一个是仁川冠军赛。”

“重庆冠军赛是在下个月,主场作战,必须参加,这个毫无疑问。”

“问题是四月初的仁川冠军赛。”

说到这,他语气一顿,看了看王浩三人,“时间点很尴尬,跟四月中旬的世界杯虽然不冲突,但来回奔波,太累人了。”

以赛代练,或许可行。

但,状态调整,伤病风险,都是问题。

刘国良现在唯一想的,便是稳稳拿下世界杯的冠军。

“所以,我提议,正好利用WTT的新规,主力退出仁川冠军赛,全力备战世界杯。”

话音刚落。

李榫想了想道:“主力是指哪些人?陈金也退?”

“对。”

刘国良点头,“男队这边,陈金,王褚钦,林施栋,梁靖琨,林高源,都不报名参加仁川冠军赛。”

“那空出来的名额?”

王浩问道。

众所周知,冠军赛乃是仅次于三大赛和大满贯的高级别赛事。

无论是奖金,还是积分,都相当可观。

倘若就这样拱手让给外协选手,未免有点可惜。

即便国乒主力退赛,但如此机会,绝不能轻易错过。

实际上,刘国良也是这般想法。

对他而言,现目前有几件重要的事情,必须做好,让人看见。

梯队建设便是其中之一。

“给年轻人。”

刘国良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向鹏、谢名扬、张嘉豪……让他们去试试。”

“仁川冠军赛级别不低,高手云集,正好是块绝佳的试金石。”

“看看他们能打成什么样,也看看这新提上来的优先级,到底值不值。”


    (http://www.isfxs.com/book/DBFJFG-3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