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嘴里的甜味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嘴里的甜味

 

翌日,江时衍和赵叶晚上都不用看晚自习,顺便就去了超市购物。

回到宿舍,赵叶累得往床上一摊,随手从塑料袋中摸出一袋刚买的糖果,打开包装袋塞了一颗在嘴里含着。

小姑娘的腮帮子被球型的糖果撑圆,鼓鼓的像一只河豚,江时衍揉揉她的脑袋:“好吃么?”

“好吃啊,你不是喜欢吃糖吗,要不要也吃一颗?”赵叶顺手从包装袋里拿出一颗青缇味道的递给他,眨巴着眼睛,刚想继续说什么,却被男人打断。

“赵叶,我记得我没有跟你说过我喜欢吃糖。”江时衍宽大的手掌抚上小姑娘的脸,轻轻地捏了一下,“谁说我喜欢吃糖的,嗯?”

赵叶愣了愣,仔细地思考了一下自已刚才是怎么说出这番话来的,然后规规矩矩回答道:“啊……没人告诉我,我自已注意到的。”

“什么时候?”男人凑近她,轻轻地闻着她发丝间的清香。

“就是……我每次给你糖你都吃,我就觉得你应该是很喜欢吃糖才对,不然为什么会接……”赵叶低声说着。

男人的喉咙里流出一声笑:“赵叶,我不喜欢吃糖但是也不讨厌,因为是你给的,所以我才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啊,所以……我现在给你,你要不要吃?”

江时衍望着她明亮的眸子,凑到她耳边耳语:“我想吃你嘴里的那颗。”

“我……”

赵叶的话全部被堵回去,有那么一段时间,她似乎都没有感受到糖果的甜味。

她嘴里的甜味全部被这个吻抢走了。

/

这一个学期似乎过得很快,期中考试后又举行了一次月考,又被称为“期终考试模拟”。

12月中旬的月考结束后要举行家长会的通知是在考后两天发布的,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只是学生们,还有所有的班主任在内。

赵叶当即去了班级,告诉大家这周五学校会开家长会。

“什么意思啊,现在开家长会算怎么回事儿?”

“诶呀,不慌不慌,赵老师那么好,不用担心。”

“还好我这次进步了一点儿,要不然我妈回家之后又要唠叨我。”

“……”

赵叶清了清嗓:“好了,不讲话了,都听我说。”

赵叶开始详细地宣布家长会事宜。

“周五晚上不上晚自习,家长要在7点前到学校,请各位同学务必说清楚自已的班级、座位在哪里,如果没有特别特殊的情况,所有家长都必须到齐,都听明白没?”

学生们耷拉着脑袋,像一只只泄了气的皮球。

看着他们的样子,赵叶在心里偷笑,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呢。

曾经上学那会儿,她最害怕的不过也就是那几个词——开家长会、找家长谈话、告老师。

“好了好了,都别叹气了啊,赶紧自习吧,争取期末考试考好点儿,放寒假过个好年。”赵叶说完,见晚自习的看班老师已经来了,互相点头示意后就回了办公室。

江时衍正在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见赵叶回来就坐下来等她:“刚才去班上说家长会的事儿了?”

“嗯,一个个都唉声叹气的。”赵叶忍俊不禁,拿起水杯喝了口水,“都害怕被家长批评。”

“那也没办法,开家长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江时衍淡淡说道,“上学这会儿好多孩子都会跟家长有无法调和的矛盾,慢慢就好了。”

赵叶一边将教案塞进帆布包里,一边自言自语:“这些孩子们的压力确实是比较大,之前我们班也有个学生过来找我说家长给的压力太大了。这样吧,我开家长会的时候尽量跟他们的家长沟通一下,让他们可以试着换个教育观念。”

“也不是不可以,试试看吧。”江时衍虚靠着墙壁,抬起眼皮望着小姑娘,应声。

-

周五晚上。

赵叶特地为这个家长会做了个简单的PPT,从6点半左右在班上等待着家长的到来。

陆陆续续全部来齐之后,赵叶关上前门,自我介绍:“各位家长好,我是9班的班主任兼地理老师。我姓赵,完璧归赵的赵,你们叫我赵老师就可以了。”

“应学校要求,我打印了50份一模一样的排名表。各位家长可以看一下,你们孩子的座位上都放着一张成绩单,上面是整个班级的一个学习情况。”

语毕,所有家长都齐刷刷地拿起那张A4纸,上下浏览着排名表,寻找着自已孩子的名字,观察他们在哪一个等级,哪门课是短板,这样的成绩是否令自已满意。

给了一些时间让他们浏览成绩单,赵叶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放下排名表之后才不疾不徐地说道:“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都很关心自已孩子考出来的分数如何,但是我今天想告诉大家的不仅仅是孩子考出来的这个数字,有一些其他的内容我也很想传递给大家。”

“或许有一部分家长在看过这个成绩表后,会觉得自已的孩子考出来的成绩不如人意,从而感到懊恼或愤怒。”赵叶说道,“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我作为老师,你们作为家长,都是希望孩子好的一方。但是有些时候,孩子们自已也会感到不满意或者难过悲伤,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不要过度地将情绪传达给孩子,正常的批评教育是没问题的,但是不要太过激,也不要过多地给孩子压力。”

赵叶后面接连着说了一下每门科的班级学习情况,然后就是校领导通过广播统一演讲时间,就这样,这个家长会一直开到临近8点。

家长会结束之后,大家都陆陆续续离开了,只有一位学生家长留了下来。

“赵老师,我是杨益晨的妈妈,不好意思,再多耽误一点您的时间。”面前的女人头发卷翘,脸上画着淡妆,但是还是遮不住岁月带给她的几分疲劳感。

赵叶笑着摆手,顺手拉了个凳子过来:“没事的,您坐下慢慢说。”

女人叹了一口气:“是这样的,杨益晨她的学习成绩真的太差了,我现在真的很为她着急,但是我看她一天到晚一点儿担心的样子也没有。”

赵叶拿起讲台上的成绩单扫了一眼,杨益晨的成绩在班上排32名,属于中下等的位置。

大致了解了情况,赵叶问道:“我想问一下,杨益晨中考是以多少分进入汶励一中学习的?”

“好像是比录取分数线高12分吧,我记不太清了,但是差不了多少。”女人的眼珠转了转,缓慢地回答道。

赵叶点点头,若有所思。

杨益晨就是前两天来找赵叶谈心的那个女生,赵叶记得很清楚,她说她家里人给她的压力太大了,自已也很认真,但是成绩就是上不去,说着说着就哭了,很崩溃的样子。

赵叶决定首先向她阐明一个最最基本的事实,不然的话后面的对话无法顺利进行下去:“杨益晨妈妈,首先我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你,杨益晨她是一个很认真也很听话的小孩,她在学校里从来不惹事生非。我偶尔通过监控和我在上课时观察到的也可以感觉出来,她学习十分地刻苦努力,这一点你绝对不用怀疑。”

杨母十分激动,愁眉不展:“那为什么她的成绩就是上不来呢?她也不笨啊,既然认真了就应该有成果才对啊。”

赵叶刚想说些什么,却被她打断。

“赵老师,你说说看,我为了她我把工作都辞了,天天在家里全职照顾她,她就给我考这一点儿分数,这像话吗?”

赵叶非常能理解,一般为了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已生活的家长都会这样,长年累月的家务劳动使得她们与这个社会脱节,从而将自已束缚起来,负面情绪会不断累积。

而他们曾经也融入过这个社会,也从事过自已的一份工作,在这些家长们的认识中,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只要你付出了劳动,你将会得到与之对等的一份金钱报酬,在日积月累下,价值观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个等式——“努力等于回报”。

所以,当他们辞去工作,将自已几乎所有精力全部付诸于自已的孩子时,他们希望得到的回报是孩子理想的成绩,但是事实总不是这样,希望也多半落空。

与此同时,她们也看着自已的孩子没日没夜地学习、上课,但是她们也没有得到与自已的努力对等的一个漂亮的分数。

思维逻辑的惯性促使他们仍然想将“努力等于回报”这个公式套用在这两件事情上,但结果是事与愿违。

这样的心理落差会让他们变得很懊恼,最终,懊恼的情绪会在一直持续不断的家务劳动中转变为愤怒,这份压力最后全部被压在了孩子头上。

赵叶思索了片刻,然后才开口和杨母沟通:“杨益晨妈妈,我非常能理解您的心情,全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希望孩子好呢?但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学习这件事情就是这样,不是学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杨母的目光震颤了一下,明显有些不理解和怀疑。

“学习不是一天两天或者一个月两个月的事情,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我希望您可以给杨益晨多一些时间。而且您刚才告诉我杨益晨中考分数只比分数线多了12分,她相当于是轧线进来的,所以学习上肯定会有些吃力,我们作为老师和家长,需要给她多多鼓励,给她心理上的安慰。”

杨母还是很焦虑的样子,接连着叹气:“赵老师,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高考毕竟是一件大事,你说杨益晨一个小姑娘,考不上好的学校,读不了好的专业,将来能有什么体面的工作给她做啊?”

听到这,赵叶才真正明白杨母误解的点在哪里。

“那杨益晨妈妈,您可以告诉我,在您眼中什么样的工作才叫做体面的工作吗?”赵叶反问道。

杨母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像赵老师你这样的,就叫体面的工作。”

“好,您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很体面,这当然没问题,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教师’这份工作确实算得上一份体面的工作。”赵叶的语气波澜不惊,不疾不徐地讲道,“但是,杨益晨妈妈,我今年也才刚刚毕业,我之所以会选择读师范、当老师,不是因为它体面,而是因为我真的热爱教育这份工作。”

杨母一愣,抿着唇没有说话。

“我觉得杨益晨已经做得很好了,或许她还没有找到自已想要去做的事情,但是她并没有站在原地干等,而是在不停地努力,现在她的路还很漫长,我相信高中三年的时间,她一定会找到自已热爱的事情并坚持做下去。”

赵叶说着,不禁回忆起年少的自已。

在这件事情上,说实话,她不如自已的学生。

在她找到热爱之前,她一直在摆烂且不自知,每天过得可以说是不知所云,如果当初不是江时衍的出现,她现在成为一名教师的希望非常渺茫。

杨母:“但是学业毕竟是一件大事,就算找到了想做的事情,分数跟不上还是空谈啊。”

“杨益晨妈妈,分数对于孩子学到的知识来说只是一个很片面的反应,我说真的,说不定杨益晨她通过努力,其实学到的东西比其他同学学到的都要多很多,但是考试它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个分数下定论。”

赵叶侃侃而谈,模样温和。

她能通过那天杨益晨的神情和语气看出她心里的崩溃,一般这个年纪的孩子是不愿意与老师多沟通的,她能选择信任自已,她就有义务尽全力帮助她。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最后的结果依旧不如人意,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学历只是一块垫脚石,对于杨益晨来说,她未来的人生中还会有很多很多块垫脚石,她是一个很勤奋上进的小孩,人生的路也有很多条,我相信无论她选择哪一条都是有出路的。”

赵叶和杨母详细地聊了很久,几乎要到9点她才离开。

听着她的高跟鞋发出的响亮的“叩叩”声,赵叶收拾着讲台上的粉笔,想着,如果杨益晨的压力能小一些,对于她来说,就已经是很奢侈的馈赠了。

教育的理念不应被分数所捆绑,而应该激励孩子们自强、善良、坚韧、笃行,哪怕在微光中也能执着地追寻希望和幸福。

如果一味地将教育拘泥于分数这一件事情上,那它就已经失去它原本的意义所在。

她所希望的估计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但是她仍然这样期盼着。

她希望中国的学生都能在接受教育前明白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即使教育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也要在这之上赋予属于自已的思考。

真正的教育会让你与自已的潜意识共情,让你知道你想要去做什么,知道你要去见识什么样的风景。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为什么古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当有自已想要去做的事情,这些需要你穷尽一生来完成。

学校不仅仅是教育工具,更是文化生产和洞察的领地,学生应该从这里学到的除了课本知识,还有很多抽象的、不可言说的内容。

赵叶将讲台整理得一尘不染,随手拿起一只粉笔走向班级后面的黑板。

那块黑板是用来出黑板报的,但是现在学校没有组织黑板报比赛,所以上面没有任何笔迹。

赵叶抬手,飞快地在上面写下几个大字。

字迹秀丽端庄,流露着落落大方的气质——

同学们,无论何时都要找到你们的心,然后跟着它走,走出来的路,就是属于你们的人生。


    (http://www.isfxs.com/book/DEGHDB-8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