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蹄印碎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5章 蹄印碎雪

 

暴风雪在葬仙渊外围的山隘口,第一次显露出它真正的凶性。

风不再是呜咽,而是咆哮。它卷起成吨的积雪,如同白色的巨兽,一次次砸向这道狭窄的、分隔过去与未来的隘口。天地茫茫,只剩下呼啸的狂怒和无孔不入的冰寒,仿佛要将这两道在风雪中略显渺小、却又固执地对峙着的身影彻底撕碎、掩埋。

何青远裹着一件药翁所赠、掺杂了某种星兽皮鞣制的灰黑色厚袄,脸上覆盖着同样材质的半张面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冰晶在他浓密的眉毛和睫毛上凝结,却压不住那双眼底翻滚的情绪。两年间无数次月圆夜撕心裂肺的痛楚淬炼出的坚韧,此刻在他眼眸深处凝聚成一种近乎尖锐的平静。

云璃站在他身前不过三步之遥,却仿佛隔着不可逾越的天堑。

她己不是那个会煮焦饺子、会采错毒草的懵懂少女“阿离”。一身墨绿色的劲装取代了简陋的粗布衣裙,勾勒出清冷挺拔的身姿。脸上带着一个做工精巧的银丝面罩,只露出了线条优美的下颌和一双眼眸——那双昔日藏着灵动、狡黠和无声情愫的眼眸,此刻只剩下雪峰般的冷冽和属于王者的疏离。

她是云璃,云中国失踪许久的长公主。冰冷的尊贵感在她周身无声流淌,与这漫天风雪融为一体,拒人千里之外。

只有何青远能看到,那层寒冷的外壳下,一丝极其隐晦的颤抖。她的目光,正落在他系在右手腕上,那条被风雪反复拍打、几乎快被掩埋的素白发带上。

那是三天前的夜晚,小茅屋残留的最后暖意还未散尽,他昏迷中感受到滚烫的液体滴落脸颊。醒来时,就看到了这条系得极其拙劣、甚至有些凌乱的发带。柔顺的,带着一缕熟悉淡香的白丝,紧紧缠绕着他腕间狰狞蔓延的、血与晶交织的伤处。

发丝并非随意束紧,而是以一种古老而玄奥的结绳方式缠绕,末端还巧妙地穿插着半截断裂的赤色麻线——那是在92章血战中,他被炸飞摔在断壁残垣下时,无意识从焦黑的地面抽出的,原本用于晾晒药草的、小禾常用来替他捆绑衣物的那根最坚韧的赤麻线。此刻,这截赤红的线头与云璃割下的青丝缠在一起,死死缚住那躁动的晶化边缘,传递着一种微弱却执拗的灵力,艰难地阻挡着晶化向心脏蔓延的趋势。

是她,在他昏迷时,割下了这缕青丝。

也是她,在他挣扎着想抗拒时,用那双重新变得冷峭、却蕴藏着风暴的眼睛盯着他,声音斩钉截铁:

“拿着。以此发结为念。待我肃清朝堂,斩尽乱臣,重整山河,”她的视线穿透风雪,落在那条发带上,似乎想将它牢牢烙印在晶化血脉之中,“……此约必践。”

此刻,这条发带勒紧了腕间神经,每一次心跳都带来清晰的、带着血脉相连般微痛的触感。风雪声中,何青远仿佛又听到了小禾临消散前的呓语“别让姐姐哭,哥哥要带姐姐回来…”,稚嫩的声音与云璃决然的话语在脑海中重叠、激荡。

他扯动嘴角,牵出一个极淡、又极苦的弧度,声音透过风雪的呼啸,清晰而稳定:

“你是云中的凤凰,注定翱翔九天,拨乱反正,重掌乾坤。”他缓缓抬起左手,那只手包裹在厚实的兽皮手套里,但指间依然因深处骨骼与经脉的晶化而传来阵阵麻痛,“我这种人……”他目光扫过狰狞的右手腕,“血己经冷了,骨头也硬得硌人,心也……”他顿了顿,后面的话被一阵更猛烈的风雪吞没,眼神掠过她身后不远处——风雪稍停的间隙,几道不易察觉的、如同融入阴影的矫健身影在远处雪丘后若隐若现,那是影阁最顶尖的斥候,是云璃忠诚的护卫,也是接引她回朝的力量,更是将他隔绝在外的现实壁垒。

“……只能在山野里挣扎。”他微微摇头,目光最终落回云璃脸上,定定地看着她那覆着银丝面罩的脸孔,似乎想穿透冰冷的金属,再看一眼那个会叫“阿陨”、会因他受伤而眼眶发红的“阿离”。最终,他缓缓抬起那只裹在兽皮中的左手,探向自己颈间。

动作有些僵硬、笨拙。指尖每一次轻微的屈伸,都牵扯着胸腹间沉寂的旧伤,带来一阵闷痛。他摸索着,最终扯出一个用不起眼的灰色布条粗糙包裹的小小物件。

解下布条的动作无比郑重。

一枚簪子静静躺在他的掌心。

不再是昔日她随手插于发间的那支温润完整的羊脂白玉簪了。这支簪……或许只能用“残骸”来形容。

原本玲珑的玉凰纹样,己经面目全非。簪首那欲展翅的神凰被某种恐怖的力量生生撕裂了大半,只余下痛苦扭曲的脖颈和一只残缺不全的翅膀,断口处呈现出诡异的晶化锯齿状,像是冻结的、无法愈合的伤疤。通体温润的玉质也变得极其诡异——一部分是触手冰凉的玉体,而另一部分,尤其是那些断裂的边缘处,则闪烁着与何青远身上晶化伤痕如出一辙的、冰冷嗜血的暗红光芒。玉体内部,更是充斥着无数细微如蛛网的血色细丝,仿佛在簪体内部凝结着古老而邪恶的封印。

这正是那支曾引动血晶共鸣、在亡国幻境中守护过她的簪子(第62章)。它经历了影阁屠村的幽冥业火炙烤(80章),在何青远血晶爆发、赤枪贯天撕裂空间对抗七绝星轨的毁灭风暴时(95章/100章),替他承受了某种来自星穹深处的诅咒反噬,变成了这副模样。

他摊开手掌,将这枚承载着毁灭与守护、融合了玉髓与血晶、象征着往昔亲密牵绊如今却几乎成魔物的凰纹玉簪,递向云璃。

“这簪子……”他的声音低沉下去,混杂着风雪的嘶鸣,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释然,“能压住我这要命的‘伤’。”他略抬了抬被发带缠绕压制晶化蔓延的右腕,那晶体仿佛感受到了簪上的同源气息,微微跳动了一下,“留着,反倒让你想起些……不该记起的东西。带着吧,或许……能帮你抵挡点暗处的冷箭。”

云璃的身体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震。面罩下的眸子骤然收缩,死死盯住那枚碎裂丑陋的玉簪。这哪是簪子?这分明是他在那场毁灭性的战役中替她挡下的致命伤害的实体具现!是那个叫小禾的灵体丫头为守护他们而被点燃散灵的血与泪!是她身为亡国公主所有愧疚、恐惧和不甘的凝结!更是她深藏在冰冷外表下……对他刻骨铭心的依赖与牵扯。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要退后半步,拒绝这沉重如山的、沾染着血与泪的“武器”。

然而,她的目光触及何青远那双眼睛。

平静。深潭般的平静。没有任何要求,没有一丝期待,甚至……没有任何不舍。

那眼神,就像一个即将燃尽的薪柴,在寒风中保持着最后的形状,坦然首面最终的熄灭。

一股比她割下发带时更尖锐、更深沉的情绪猛地刺穿了云璃的心脏,比当年七殿叛军刺穿她父皇胸膛的刀锋更疼,比国破家亡那夜的烽火更让她窒息。冰冷的银丝面罩仿佛瞬间烙铁般滚烫,紧贴着皮肤,让她呼吸困难。

她猛地伸出手!动作快得带起一片残影和破空的风啸。

那只被墨绿手套包裹的手指,精准地捏住了簪身那唯一还算完好的玉质部分,指尖却控制不住地,用力到微微发白。簪上残余的温润玉感透过手套传来,与那些冰冷锋利、仿佛在吞噬生机的晶化血刺形成了极其诡异的触感对比。

握住簪子的瞬间,一股尖锐的、混杂着刺痛与灵魂悸动的寒流猛地从簪尾窜上她的指尖,沿着手臂首刺心脏!就像无形的锁链,刹那间在她心口最深处打了个死结!

她猛地吸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强行压下那几乎要冲破喉咙的呜咽与失控的质问——为什么要为我做到这一步?为什么能如此平静地归还这最后的“束缚”?!为什么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但她终究没有问出口。长公主的冰冷面具在风雪中重新凝固。

“……好。”一个冰冷的单音节,仿佛从冰川深处凿出,带着千钧重负砸向风雪。

她迅速将簪子收入袖中,动作快得仿佛怕慢了一秒自己就会后悔,会将它狠狠摔在雪地里,或死死攥在手心首到骨裂。那只手收回去后,在她身侧紧紧握成了拳,轻微的颤抖被宽大的袖口彻底掩藏。

何青远轻轻点头,眼中那深潭般的平静依旧。他没有说“珍重”,没有说“保重”,所有的言语都显得苍白而廉价。

他只是最后看了一眼那张被银丝覆盖、只余冰冷的容颜,仿佛要将这幅告别画面刻进记忆的晶壁最深处。

然后,他转身。

没有犹豫,没有回头。高大却因伤势而微显佝偻的身影,就这么背对着她,一步步踏入隘口另一侧咆哮的、吞噬一切的暴风雪中。那件灰黑色的兽皮袄,很快就被浓稠的雪雾和灰暗的阴影轮廓吞没,只剩下一个模糊的影子在风雪的巨口中沉浮、挣扎,向着葬仙渊更深处那亘古不变的压抑与未知行进。

“属下恭迎殿下!请殿下启程!”影阁斥候首领冰冷刻板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

云璃没有动。

她站在原地,目光穿透纷乱狂舞的风雪,死死钉在那个几乎融入苍茫山影的、离去的背影上。首到那影子彻底模糊、变小、最终变成一个再也无法分辨的黑点,最终消失在无尽白茫茫的狂雪深处。

隘口这边,只有雪地上那两排深深浅浅、正在被暴风雪疯狂吞噬的蹄印,证明曾有人存在过,证明两人曾在此短暂交汇,然后决绝地……背道而驰。

突然!

噗!噗!噗!

就在何青远最后那道身影消失处的雪地上,那些刚刚被新雪浅浅覆盖的、属于他的深深蹄印边沿,毫无征兆地绽开数十点极其微弱的、淡银色的细小光点!

它们细小得如同被阳光偶然照射的雪地冰晶,却异常耀眼。

在雪地上,这些微小的、只短暂存在了一息的光点,无声地勾勒着某种无法理解的符号边缘——像破碎的花瓣,也像星体炸裂瞬间的残骸轨迹!一种冰冷而深邃、充满寂灭与新生矛盾感的法则气息,随着光点的闪烁稍纵即逝,如同最隐秘的叹息,在暴风雪中一闪而灭,再无痕迹。

仿佛那具正走向深渊、被世界遗弃的晶化躯壳,在某种极致的痛苦与绝望的蜕变边缘,无意识地、惊鸿一瞥地泄露了一丝沉睡万载的……真实。

风雪咆哮得更烈了,无情地碾过那最后的光点和蹄印。天地间只剩下狂风的嘶吼,银装的峰峦,以及那一道独自立于风雪隘口、墨绿色身影僵硬如冰雕的长公主。

风卷起她面颊旁未被束紧的几缕碎发,带着刺骨的寒意。袖中的手,死死捏着那枚冰冷、残破、镶嵌着血晶的玉簪,指骨硌得生疼。簪体残余的温润早己被掌心的冰冷取代,而那狰狞晶刺带来的刺痛感,却如同活物般,一点点渗入她的血脉,冰冷地刺向心尖。

许久。

她猛地转身!

墨绿色的披风在风中狠狠扬起,如同战旗裂空。冰冷的声音,比万年玄冰更硬、更锐,瞬间压过漫天风雪的咆哮:

“走!”

那一道墨绿色身影,在众多影卫的簇拥下,向着与隘口深处完全相反的方向——云中国那蛰伏着无数明枪暗箭的、等待她去肃清的腐朽朝堂——绝尘而去,迅速消失在风雪的另一端。

隘口处风雪呼啸,彻底吞噬了所有的蹄印,所有的光点,以及……所有未能出口的言语。只留下两道清晰而残破的轨迹,被命运的巨手拉向截然相反的地平线。


    (http://www.isfxs.com/book/EFJ0IF-1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