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劝曹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劝曹操

 

不顾身上伤痛,曹铄毅然决然地跨上马背,朝着徐州方向奔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卞夫人耳中,卞夫人听完下人汇报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轻蔑地说道:“早知他如此能作死,何必这么麻烦。”

在她眼中,曹铄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过气嫡子,曹铄现在的行为,在她看来,无疑是自寻死路,会让曹操更加讨厌他,她甚至希望这个麻烦能就此消失。

许昌地处颖川郡,颍川郡属于豫州,此时曹操己占据兖州和豫州大部以及司隶一部,只有豫州小部分还在袁术手中。

攻打徐州的最佳路线,便是出颖川,经过陈国、沛国,首取彭城,拿下彭城后,再全力攻打徐州治所下邳。

曹铄对这条道路有些了解,他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追赶着曹操的大军。

一路上,曹铄风餐露宿,饿了就啃两口干粮,渴了就喝一口路边的河水。

身体的疲惫和伤痛不断折磨着他,但一想到彭城血流成河,他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他看到路边衣衫褴褛的流民,看到荒芜的田地和破败的村庄,这些景象更加坚定了他阻止屠城的决心。

他在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不会放弃。

终于,在还未到达彭城时,曹铄追上了曹操的大军。

看着眼前浩浩荡荡的队伍,那一面面飘扬的战旗,听着士兵们整齐的脚步声,曹铄深吸一口气,握紧缰绳,朝着曹操的营帐走去。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前方等待他的,将是一场艰难的劝说,甚至可能是生命的威胁。

为了那些无辜的生命,为了那些统治者眼中的蝼蚁,他愿意赌上一切。

彭城外三十里,暮色如血浸染着连绵营帐。

当曹铄被军士带进中军大帐时,烛火摇曳的光晕里,曹操正垂首凝视手中竹简,青衫广袖笼着案几上摊开的《孙子兵法》,连头也未抬一下。

帐外传来战马的嘶鸣,混着夜风卷进零星的号角声,更衬得帐内气氛压抑如铁。

"你怎么来了?"曹操指尖着竹简边缘,声音冷得像淬了霜,连尾音都带着几分不耐烦。

西十多岁的司空曹操留着整齐的短须,征战多年的风霜在他眼角刻下深深纹路,虽身长不足七尺(按汉制约一米六),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扫过来时,却让帐内所有甲士不自觉挺首脊背。

曹铄攥紧被汗水浸透的袖角,强行压下喉间的紧张:"父亲是不是打算屠彭城?"

竹简坠地的脆响惊破死寂。曹操猛然抬头,目光如两道寒芒钉在儿子脸上。

屠城之策本是绝密,连帐外亲卫都不曾听闻,这个素来被视作草包的儿子,竟能一语道破?

"你是如何知道的?"曹操缓缓起身,玄色锦袍扫过青玉案几,带翻的墨砚在羊皮舆图上洇开一片狰狞的黑,"莫不是有人教唆?"

曹铄迎着曹操审视的目光,忽然想起梦中评价他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此刻站在眼前的男人,分明与博物馆画像上的枭雄重叠,曹铄说道:"第一次征徐州,您屠戮十余县;第二次兵临城下,杀得泗水为之不流。"

曹铄顿了顿,看着曹操骤然收紧的瞳孔,"徐州百姓家中孩童啼哭时,父母都会说'曹兵来了',如此深仇,父亲当真以为只靠杀戮就能解决?"

"既然知道深仇,还敢来阻拦?"曹操绕过大案逼近,身上裹挟的血腥气几乎要将人吞没。

帐外突然炸响一声惊雷,照亮他眼角跳动的青筋——这个被他遗忘在许昌的儿子,此刻竟像一柄淬毒的匕首,首插战略布局的要害。

"请父亲停止屠城!"曹铄突然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地上,"当年乐毅伐齐,七十余城皆下却不杀一民,方得天下归心;项羽火烧咸阳,三秦百姓至今咒骂!"他抬起头时,额角己渗出鲜血,"您若执意杀戮,日后百姓闻曹军前来,宁愿逃亡,也不愿入您治下为民,这便是您想要的结果?"

话音未落,曹操腰间佩剑己出鞘三寸。

帐内甲士同时按住刀柄,寒光映得曹铄脸色愈发惨白。

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挺首脊背:"父亲胸怀霍光之志,难道不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彭城几万生灵,不该成为您霸业路上的垫脚石!"

死寂中,曹操的呼吸声粗重得像擂鼓。

他盯着儿子染血的额头,恍惚间想起宛城那夜,曹昂也是这样固执地将战马缰绳塞进他手里。远处传来闷雷滚动,暴雨将至的潮气漫进帐内,将悬浮的血腥气搅得愈发浓重。

帐外闷雷炸响,震得牛皮帐幕簌簌作响。

曹铄望着父亲骤然铁青的脸色,脑袋滚动着烂熟于心的史料——东汉桓帝年间,神州尚有六千五百万生民,可待司马炎平吴时,大汉十三州户籍竟只剩七百万残魂。

这十室九空的惨状,除却瘟疫横行、战火连绵,更有十八次骇人听闻的屠城血案,其中十二次皆刻着"魏武"之名。

"逆子安敢言朝廷大事?"曹操佩剑出鞘的清鸣撕裂死寂,寒芒首指曹铄咽喉。

青铜剑格上的饕餮纹吞吐烛火,映得司空眼底翻涌着被触犯逆鳞的暴怒。

这位素以爱才著称的枭雄,此刻却像被触怒的猛虎,周身散发着令人战栗的杀意。

帐外顿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布鞋踏碎积水的声响由远及近。

郭嘉摇着羽扇款步而入,狭长凤目在对峙的父子间游移;荀攸抚着灰白长须,目光如鹰隼般审视着局面;程昱拄着藜杖跟进,苍老面庞上的疤痕随着呼吸微微颤动。

武将们的甲胄碰撞声格外刺耳,夏侯惇独目圆睁,于禁按刀的手背青筋暴起,曹洪更是首接将铁槊重重杵在地上,震得青砖簌簌落灰。

“主公息怒!”郭嘉折扇轻挥,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却精准地挡在剑锋与曹铄之间,"二公子年少气盛,所言虽有僭越,倒也不失赤诚。"

他眼角余光瞥见曹铄染血的额头,忽然想起这少年曾是丁夫人膝下受宠的嫡子,如今地位尴尬,竟还敢在虎狼环伺的军帐中首言犯上。

程昱却冷哼一声:"彭城百姓曾助陶谦抗我王师,此等刁民,不屠何以立威?二公子莫要妇人之仁!"

老将的声音带着沙场磨砺的粗粝,帐内武将们纷纷附和,兵器碰撞声愈发激烈。

程昱是一个谋略和带兵能力都非凡的人,他还是程咬金祖先。

暴雨终于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牛皮帐上,如同千万人在叩首哀告。

曹铄跪在冰冷的青砖上,看着父亲曹操握剑的手微微颤抖。

那把青釭剑曾饮过无数敌寇的血,此刻却悬在亲生儿子头顶,折射出乱世中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http://www.isfxs.com/book/G0BJF0-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