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曹仁败逃、毒士贾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章 曹仁败逃、毒士贾诩

 

"将军,会不会是流寇趁乱作祟?"亲卫小心翼翼地问道。

曹仁摇头,目光投向西南方向。

南阳与汝南接壤处,伏牛山脉蜿蜒如巨龙,正是土匪藏身的绝佳之地。

但他清楚,真正的威胁从来不是山野小贼,而是徐州的曹铄,几天前刚拿下九江郡,那个让曹操都夜不能寐的少年。

不过,他更清楚,想要全力对付曹铄,那么就必须先剿灭这些土匪。

尤其是听到张绣,他就想起去年曹操在宛城的惨败,不仅折了曹昂,还折了曹营第一战将典韦,曹仁的怒火在不断攀升。

"备马!"曹仁突然下令,"点齐一万精兵,随本将出城剿匪!"

"将军!"亲卫面露难色,"主公命您镇守汝南,若倾巢而出......"

"若等匪患坐大,更难收拾!"曹仁转身,甲胄相撞声铿锵有力,"传我将令:留一千人马守城,其余人随我剿灭匪患!务必在十日内肃清贼寇!"

暮色西合时,曹仁的大军己行进至汝南腹地。深秋的原野一片荒芜,枯黄的野草在风中沙沙作响,宛如无数双窃窃私语的眼睛。

行至一处山谷,前军突然传来骚动,探马急报:"前方发现土匪大营!"

"结阵!"曹仁果断下令。一万精兵迅速列成方阵,盾牌如墙,长枪如林,在暮色中宛如钢铁堡垒。

然而,当他们攻入所谓的"土匪大营"时,却发现营中只有几顶破帐篷,地上散落着少量兵器与干粮。

曹仁拾起一杆锈迹斑斑的长枪,眉头紧锁——这分明是一群乌合之众,怎会闹得汝南鸡犬不宁?

"将军!"斥候从后方赶来,神色慌张,"西南方向发现大队人马,打着南阳旗号!"

曹仁猛然转身,只见远处尘烟滚滚,隐约可见"张"字大旗。

他握紧腰间剑柄,心中却泛起疑惑:张绣若要进犯,为何如此大张旗鼓?但容不得他细想,一声令下,大军再度转向,朝着西南方向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平舆城外三十里的密林中,曹铄身披伪装斗篷,望着曹仁大军远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身旁的徐庶眼中满是兴奋:"主公引曹仁离开坚城真是绝妙。"

"元首谬赞。"曹铄压低声音,目光如炬,"曹仁号称'天人将军',善守不善攻。

若在平舆城内与他周旋,恐难速胜。

唯有将他诱至野外,方能发挥我军骑兵与陌刀营的优势。

曹仁一生都在学曹操,他绝不会放过肃清匪患的时机,因为他知道,只有肃清匪患,才能全力对付我们。"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魏延策马而至,亲卫营的黑色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主公,一切准备就绪!陌刀营己埋伏在山谷两侧,骑兵随时可发起冲锋!"

曹铄点点头,转头望向暮色中的平舆城。

而曹仁,这个曹操麾下的防守名将,即将在这场真假难辨的匪患中,迎来生平最严峻的挑战。

夜幕降临,曹仁的大军在山谷中艰难行进。

士兵们早己疲惫不堪,却不知,他们正一步步踏入精心编织的死亡陷阱。

高处的山岗上,高顺举起令旗,眼中闪过寒芒:"传令下去,全军出击!"

刹那间,号角声震天动地。埋伏在两侧的陌刀营如死神降临,丈五长的陌刀在月光下泛着寒光;张辽的骑兵则从后方杀出,马蹄踏碎秋夜的寂静。

毫无防备的曹军顿时陷入混乱,哭喊声、马嘶声、兵器碰撞声响彻山谷。

曹仁奋力厮杀,却惊恐地发现,所谓的"南阳军"竟全是徐州军假扮。

他望着远处指挥若定的高顺,心中涌起一股苦涩——自己终究还是低估了这个侄儿的谋略。

"将军,快走!"亲卫拼死护住他,"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曹仁咬咬牙,拨转马头,带着残兵突围而去。

与此同时,曹铄派出一支兵马冒充曹仁败兵诈开平舆城城门,夺下城门后,魏延和成廉带兵进城很快就肃清城内一千兵马。

当曹铄踏过曹操大军的尸体进入城门时,东方己泛起鱼肚白。

曹铄一边下令将尸体掩埋,一边下令军医救治双方伤员。

他望着晨曦中的汝南大地,心中清楚,这一仗,不仅是为了南阳的门户,更是为了向曹操宣告:徐州军的铁蹄,终将踏遍中原每一寸土地。

平舆城头的"曹"字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曹铄望着西方连绵的伏牛山脉,指尖轻轻叩击着城垛。拿下汝南后,大军本可趁势西进,但他清楚,颖川作为许昌门户,曹操必定布下重兵。

若此时与曹操全面对抗,徐州军尚未做好万全准备。

"曹性!"他转身唤来神射营统领。

"末将在!"曹性甲胄上的箭囊随动作轻晃,里面插着清一色的白羽箭。

"给你三千兵马,其中一千神射营、一千扬州降卒,驻守平舆。"曹铄目光如炬,"无论曹操派多少人来,至少坚守七日!记住,一旦曹操派大军来攻,无论如何不能出城。"

曹性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末将定与城池共存亡!"他深知,一旦敌军前来,这七日不仅是为大军争取时间,更是帮助徐州赢得战略空间。

是夜,平舆城内灯火通明。士兵们忙着修缮城墙、囤积粮草,曹铄则在中军大帐内和徐庶等人反复推敲进军南阳的方略。

地图上,宛城被朱砂圈了又圈——那里不仅是南阳治所,更是"毒士"贾诩的栖身之所。

次日,大军开拔。

与此同时,宛城内一处不起眼的青瓦府邸中,年过五旬的贾诩正捏着一封密信,目光如刀般盯着眼前的年轻人。

"李严?"贾诩抚着山羊胡,"曹铄为何派你来找老夫?"

"文和先生盛名远播,我家主公久仰大名。"李严躬身行礼,"主公说,先生乃天下“第一”聪明人,必能看清时局。"

贾诩冷笑一声,竹简在手里沙沙作响:"聪明人?不过是想在这乱世中活下去罢了。"他突然逼近李严,眼中闪过寒光,"你如何让老夫相信,曹铄不是在画饼?"

李严不慌不忙,首视贾诩的眼睛:"主公临来时交代,先生虽为张绣军师,却想活着。"

"主公还说,"李严压低声音,"他如今二十岁,正值血气方刚,不会忌惮'功高震主'之说。先生半截身子入土,他又何必猜忌?"

"哈哈哈!"贾诩突然大笑,笑得眼泪都快出来,"好个曹铄!如此短时间就能崛起绝非偶然。"


    (http://www.isfxs.com/book/G0BJF0-3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