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袁绍战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5章 袁绍战略

 

郭嘉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街头孩童追逐着滚铁环,妇人挎着竹篮选购肥皂,一切都是那么生机勃勃。

他忽然想起曹操在许都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又看看眼前的少年,忽然明白为何徐州百姓会称曹铄为"活菩萨"——一个在乱世里把百姓当人看的诸侯,远比高举"奉天子"大旗的枭雄,更得人心。

"曹徐州果然是奇人。"郭嘉起身告辞,披风在雪地拖出一道深色痕迹,"只是嘉有一言相赠:乱世之中,光有仁心不够,还需有铁血。"

曹铄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历史上郭嘉曾在官渡之战前断言"公有十胜"。

他摸出袖中的玉佩,轻轻放在窗台上——那里还摆着百姓送来的平安符,用红绳系着晒干的艾草。"奉孝,"他低声道,"我的铁血,从来都是为了让仁心走得更远。

我的铁血永远只会对准欺压百姓的人。"

是夜,郭嘉在驿馆写下密信:"曹铄之志,不在兖州豫州,而在天下。若我主仍以'屠城立威'为计,终有一日,会输在这'仁心'二字上。"

郭嘉他吹灭烛火,望着窗外下邳城的灯火,忽然想起曹铄说的"是百姓养活了朝廷,而不是朝廷养活了百姓"——也许,这个乱世真的需要一个不一样的霸主,一个让刀剑染上温情的人。

邺城州牧府的铜炉中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窗外漫天飞雪。

袁绍负手站在书房窗前,望着冀州大地银装素裹,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易京城内的公孙瓒己如困兽,二十万大军将那座孤城围得水泄不通,破城之日指日可待。

此时忽有斥候来报,言曹铄与曹操彻底决裂,尽收徐州、九江、汝南、南阳诸郡,袁绍闻言抚掌大笑:"曹阿瞒啊曹阿瞒,你连亲儿子都镇不住,还谈什么问鼎中原?"

"主公切勿轻敌。"田丰的声音如冷水泼来,"曹操虽未拿下徐州,但其根基仍在兖州、豫州,且挟天子以令诸侯——"

"够了!"袁绍挥袖打断,目光落在案头的《商君书》上,"当年在洛阳,曹操不过是我帐下一小将,如今竟敢与我争天下?待我灭了公孙瓒,定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郭图见状,忙不迭进言:"主公神武,河北勇士皆望风而靡!待破了易京,挥师南下,许昌指日可下!"

"主公,"沮授却皱眉道,"曹操虽弱,但其手中有天子这张王牌。反观我军,若不早定大义之名,恐难服大义人心..."

"哈哈哈哈!"逢纪大笑打断,"沮授先生未免太过谨慎!当年各路诸侯讨董,盟主可是我家主公!曹操那厮,不过是个捡便宜的小人!"

书房内争执声此起彼伏,袁绍只觉太阳穴突突首跳。

忽闻许攸提及"曹铄靠卖酒和肥皂赚得百万贯",不由得挑眉:"哦?那乳臭未干的小儿,竟有这般手段?"

"主公,此子在徐州推行新政,轻徭薄赋,又善用商贾之力,如今民心归附、财货充足。"许攸翻开手中账本,"单是'神仙醉'一项,便抵得上我冀州两年赋税。若任其发展..."

"子远多虑了。"袁绍摆手笑道,"我曾在洛阳见过曹铄,不过是个背《诗经》都困难的呆娃娃。纵有小术,焉能成大事?"

袁绍转头望向荀谌,"你说结好刘备,可有良策?"

"主公只需遣使青州,许以刺史之位、粮草辎重,何愁刘备不投?"荀谌胸有成竹,"刘备素有仁义之名,若得他在青州牵制曹操,我军便可专心收拾公孙瓒。"

"刘备不过是个织席贩履之徒!"辛评冷笑,"当年在平原郡,就是他帮着公孙瓒对付我军!"

"佐治此言差矣。"荀谌正色道,"刘备乃汉室宗亲,又与公孙瓒同门,若能为我所用,既可堵天下悠悠之口,又能分曹操之势,一举两得。

当年的事情各为其主罢了!"

袁绍揉了揉眉心,只觉众谋士各执一词,竟无一人能让他豁然开朗。

他望着窗外被积雪压弯的梅枝,忽然想起曹操此前让给自己大将军的谦卑模样,又想起曹铄断亲时的决绝。

"罢了!"袁绍猛地一拍桌案,"先破公孙瓒,再论其他!传我将令:即日起,所有粮草辎重优先供应易京前线!至于刘备..."他眯起眼睛,"派人送些金帛过去,若他肯俯首称臣,我便封他为青州刺史!

至于钱粮,冀州也不宽裕。"

田丰与沮授对视一眼,终究还是将到嘴边的劝谏咽了回去。

书房外,风雪更紧了,袁绍的身影映在窗纸上,显得格外高大却又单薄。

这位河北霸主此刻满心想着"天下唾手可得",却不知,天下历来不是强者专利。

刘备坐镇剧县府衙,望着窗外压枝的积雪,心中却如火烧。

许都密报传来时,他正在批阅青州大族的投诚文书,曹操"开春发兵八万"的消息让狼毫在竹简上洇开一团墨渍——他清楚,这是曹操因杜氏被劫之事,要拿自己立威。

"诸位可有良策?"刘备将密报推至案中,目光扫过帐下众人。

"主公,可遣人向曹铄求援。"孙乾率先开口,"徐州军若佯攻豫州,曹操必回师防御。"

"公佑岂不知曹铄行事唯利是图?"糜竺摇头,"若无真金白银或地盘相赠,他岂会轻易出兵?"

"怕甚!"张飞猛地一拍桌案,丈八蛇矛在墙上投下森冷影子,"我与二哥各领一万兵马守泰山险道,纵曹操有八万大军,也不过是送人头的货!"

简雍抚须沉吟,忽然开口:"主公可曾想过泰山郡?"

"泰山贼昌郗?"刘备皱眉,"那厮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岂能与之为伍?"

"非也。"简雍展开舆图,指尖点在泰山郡与北海交界处,"昌郗虽为贼首,却拥兵两万据守险关。

若我军以'剿匪安民'为名入泰山,既可借其地势抗曹,又能收编流民壮大声势——至于昌郗..."他目光一冷,"我们到时以剿匪为名,那时他不过是个待宰的羔羊。"


    (http://www.isfxs.com/book/G0BJF0-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