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宇宙坟场,死寂终于重临。
星辰之种核心那场终极的能量风暴,如同宇宙巨神咽下的最后一口气,缓缓消散、平息。狂暴的幽蓝光潮失去了源头,如同被抽干了血液的尸体,在虚空中无力地扭曲、拉长、最终化为稀薄的光雾,融入永恒的黑暗。撕扯空间的黑色褶皱在缓慢地弥合,留下细微的时空涟漪。曾经巨大狰狞的行星残骸,连同方舟舰队冰冷的金属遗骸,早己在毁灭的洪流中被碾磨殆尽,只余下稀薄的、散发着微弱辐射的灰烬星云,如同葬礼后飘散的余烬,在远处那依旧凝固的虚空裂痕暗红电芒映衬下,无声地漂浮。
风暴的核心,归于一片冰冷的、绝对的黑暗与死寂。
没有光芒,没有声音,没有能量的波动。只有一片仿佛能吞噬所有感知的绝对虚无领域。那里是星辰之种核心彻底坍缩湮灭的终点,是终焉织星者残骸最后的归宿,是多重宇宙伟力碰撞后留下的…法则坟场。
在这片绝对死寂的黑暗中心,时间似乎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一秒?一年?一个纪元?
一点极其微小、难以察觉的光点,如同沉睡了亿万年的宇宙胚胎,悄然亮起。
它并非恒星般炽热,也非星云般朦胧。它的光芒混沌而内敛,仿佛同时包含了所有色彩,却又呈现出一种无法定义的、流转不息的灰。光芒的核心,一点黯淡的星辰微光(小星)、一丝冰冷的白金秩序(陈默)、一缕幽蓝的余烬(星辰之种)、还有一抹几不可察的、属于人类濒死神经的猩红烙印(林晚的求生本能)…这些截然不同的存在烙印碎片,被某种更本源的力量强行糅合、压缩、缠绕在一起,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原始汤,缓慢而艰难地…旋转着。
这不是重生,而是…混沌的初萌。
嗡…
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某种奇异质感的能量涟漪,如同沉睡巨兽的第一声心跳,以那混沌光点为中心,轻轻荡漾开来。涟漪穿透了绝对死寂的黑暗,扫过周围的灰烬星云,没有引发任何物理层面的波动,却让这片虚空…仿佛“活”了过来。
混沌光点的旋转开始加速。每一次加速,都伴随着内部那些纠缠烙印碎片的剧烈冲突与融合:
小星的星辰感知本能,如同迷途的幼兽,在本能地呼唤温暖与方向。
陈默的白金守护意志,冰冷而沉寂,却如同最深沉的基石,维持着最基础的秩序框架,防止这团混沌彻底崩散。
星辰之种的幽蓝余烬,带着古老文明的冰冷逻辑碎片,试图解析、重构。
林晚那猩红的求生烙印,则如同最原始的野火,在混沌中燃烧、蔓延,带来纯粹生物层面的“存在”冲动。
“痛…”
“冷…”
“秩序…”
“活着…”
“光…哪里…”
无数混乱、破碎、彼此矛盾的意念碎片,如同沸腾的泡沫,在混沌的核心翻涌、碰撞、湮灭、再生。没有清晰的“我”,只有一团在痛苦、冰冷、逻辑与本能中挣扎求存的…混沌意识。
这混沌意识如同初生的婴儿,对自身、对世界充满了最原始的感知与困惑。它本能地汲取着周围虚空中游离的、稀薄到近乎虚无的宇宙背景辐射,如同吮吸着贫瘠的乳汁。每一次能量的摄入,都让那混沌的光点微微亮起一分,旋转更加稳定一分。
然而,这汲取过于缓慢。这片死寂的坟场,能量早己被之前的毁灭风暴榨干。
“饿…”一个纯粹由本能驱动的意念碎片在混沌中升起。
混沌光点的旋转猛地一顿!一种源自林晚求生烙印的、对能量的原始贪婪被瞬间放大!它不再满足于缓慢汲取背景辐射,而是本能地…扩张!
嗡——!!!
一股无形的、带着混沌属性的引力场,如同初生黑洞的第一次呼吸,骤然以光点为中心爆发开来!这引力场并非吞噬,更像是一种…强制的聚集!
周围虚空中,那片由行星和星舰残骸化成的灰烬星云,在这混沌引力的拉扯下,开始缓缓地、不可抗拒地…向中心汇聚!
冰冷的金属尘埃、破碎的硅酸盐颗粒、富含碳元素的有机质碎屑、甚至残留的微量放射性元素…这些构成灰烬星云的、代表着死亡与毁灭的“残渣”,如同找到了归巢的飞蛾,从西面八方被无形的力量牵引,加速涌向那旋转的混沌光点!
嗤嗤嗤——!!!
当第一粒冰冷的金属尘埃接触到混沌光点的瞬间,并非被吞噬湮灭,而是…溶解!构成尘埃的原子结构在混沌法则的作用下被强行分解、打散,化为最基础的粒子流,然后被混沌光点旋转的力场捕获、卷入!
紧接着,是第二粒、第三粒…无数的尘埃碎屑如同投入熔炉的雪花,在接触混沌光点的瞬间无声溶解、被卷入那旋转的混沌漩涡之中!
混沌光点开始…生长!
它不再是一个微小的光点,而是一个缓慢膨胀的、由混沌光芒和溶解的粒子流构成的、模糊的球形轮廓!轮廓内部,那些被溶解的粒子在混沌法则的搅拌下,并未形成有序的结构,而是如同沸腾的原始星云,疯狂地翻滚、碰撞、融合!金属、岩石、有机物、辐射尘埃…这些来自不同源头、性质迥异的物质,在混沌的熔炉中被强行糅合、重铸!
构成这混沌球体的“材质”无法定义。它非固态,非液态,也非物质能量态。它更像是一种…流动的混沌法则具象化!表面呈现出不断变幻的、如同石油与星云混合般的粘稠光泽,内部则翻滚着暗流,时而闪现出金属的冷光,时而透出岩石的纹理,时而又流淌过一丝生物质的粘稠感。
混沌意识沉浸在这“进食”与“生长”的本能中。饥饿感被暂时满足,力量感在缓慢提升。然而,随着灰烬星云被持续吞噬,一些新的、更加复杂的感知碎片,如同杂质般混入了这原始的混沌汤中:
冰冷的金属记忆碎片: 来自方舟舰体合金的残渣,带来了星舰引擎的轰鸣幻听、金属疲劳断裂的刺耳尖啸、以及…舰桥内绝望的警报回响!
硅酸盐的古老脉动: 来自行星岩石的尘埃,带来了熔岩之海的沸腾触感、地壳运动的沉闷轰鸣、以及亿万年的冰冷死寂!
有机质的死亡低语: 来自星舰内部残留的有机质(尸体、维生系统残留),带来了细胞分解的腐败气息、神经电流熄灭的冰冷、以及生命消逝前的无声呐喊!
辐射尘埃的衰变余韵: 来自反应堆残留物,带来了物质崩解的细微嘶鸣、以及…一种冰冷的、毁灭性的能量质感!
这些来自“食物”的记忆碎片,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在混沌意识中炸开!它们并非有序的信息,而是狂暴的、混乱的、带着各自死亡烙印的感官冲击!混沌意识那刚刚因“进食”而获得的微弱满足感瞬间被冲垮,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无法理解的痛苦与困惑!
“痛!好吵!死!安静!”混乱的意念尖啸在混沌核心翻滚。它本能地想要排斥这些“杂质”,但吞噬的本能又驱使着它继续汲取灰烬星云。两种冲突的本能,让那混沌球体的旋转变得紊乱,表面的粘稠光芒剧烈波动。
就在这混乱与痛苦达到某个临界点时——
嗡…嗡…嗡…
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能量脉冲信号,如同穿过冰冷墓穴的幽灵,极其顽强地…穿透了这片死寂的虚空,扫过了正在“进食”的混沌球体!
信号!熟悉的…生命信号!频率与之前唤醒织星者最后行动的信号…完全一致!
混沌球体的旋转猛地一滞!内部的混乱意念瞬间被这熟悉的脉冲吸引、聚焦!
虽然混沌意识尚未形成清晰的“记忆”,但那源自林晚求生烙印的猩红本能、那属于小星星辰感知的微弱亲和、甚至那融入灰烬中的方舟金属残渣带来的微弱“共鸣”…多重因素叠加,让这脉冲信号对这混沌初生的存在,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本能的…吸引力!
“光…那里…微光…在…呼唤…”一个混乱却指向明确的意念碎片,压倒了其他杂音。
混沌球体表面的粘稠光芒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它停止了无序的吞噬,旋转的轴向猛地调整!一股更加强大、更加明确的混沌引力场,如同无形的触手,瞬间锁定了脉冲信号的源头方向——那片漂浮在灰烬星云边缘、远离绝对黑暗区域的虚空!
目标——方舟七号舰体残骸最后、也是最坚固的一部分:靠近引擎核心区的球形备用能源舱!它的外壳严重变形、布满烧灼痕迹,但在之前的毁灭风暴中奇迹般地保存了相对完整的结构。此刻,其内部某个紧急信标模块,在备用能源即将耗尽前的最后挣扎中,发出了微弱的求救脉冲!
混沌球体开始移动!它不再悬浮于黑暗中心,而是拖着身后尚未完全吸收的灰烬尾迹,如同一个笨拙的、粘稠的宇宙水母,在虚空中划出一道缓慢而诡异的轨迹,朝着脉冲信号的方向…蠕动而去!它所过之处,残留的灰烬尘埃被其散发的混沌引力场持续拉扯、吞噬,融入它那不断变幻的球体之中。
在它离开后,那片绝对的黑暗中心,虚空裂痕那凝固的暗红色电芒,似乎…极其微弱地…波动了一下。如同被混沌的初啼…悄然触动。
而在混沌球体前进的方向,那个球形备用能源舱内部,黑暗笼罩。只有信标模块指示灯那如同垂死心跳般的微弱红光,在冰冷的金属舱壁上投下诡异的阴影。舱内,维生系统早己失效,氧气耗尽,温度逼近绝对零度。
在舱室角落,一个被固定在抗震支架上的、布满冰霜的紧急休眠舱内,一个身影蜷缩着。
不是林晚。
是伊莎贝拉舰长。
她脸色青紫,身体被低温冻得僵硬,生命体征微弱到几乎无法探测。但在那微弱的求救脉冲发出的瞬间,她紧闭的眼皮,在极度的寒冷与深度的昏迷中,极其微弱地…颤动了一下。仿佛那来自混沌的、无形的注视,穿透了厚重的合金舱壁,触及了她濒死的灵魂。
(http://www.isfxs.com/book/GB000I-8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