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看着跟来的众人,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们都到这里来是何事?”
众人皆是看向李承乾。
李世民无奈的笑了笑,“承乾,你来这里何事?”
李承乾立刻跪地道:“父皇,儿臣只求您一件事,这次打突厥,让儿臣也去,儿臣愿为边军一小兵。”
众人皆是一愣,打突厥?陛下决定了吗?
“朕还没有决定打不打,你现在请战为时尚早啊。”
李承乾一脸正色道:“父皇,无论您如何决定,儿臣都心甘情愿为边军一小兵。
若是打,儿臣亲自上战场,必斩突厥大将于马下。
若是不打,儿臣甘愿到突厥前线担任防守任务,儿臣实在羞于与那些用女子求和平的人同殿为臣。”
武将皆是满脸钦佩的看着李承乾,文臣之中顿时有几人满脸通红。
李世民眉头轻皱道:“承乾不可胡言,你可知道打的后果是什么?”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胜了皆大欢喜,若是败了,大唐可能要失地。
但是父皇,若是败了,儿臣甘愿为质子,质于突厥,换大唐休养生息。”
众人不可思议的看向李承乾。
李世民为之一颤,他的手指轻轻地点着御案,心中在权衡着利弊。
他想了很多,正如李承乾所言,忍辱负重何时是个头?看到如此坚定的李承乾,他的心中彻底下定了决心。
他猛然一拍桌子道:“众将听令。”
武将们顿时跪在地上:“末将在。”
“即日起,整兵备马,不得耽误。”
“是,陛下。”
“其余人等,尽皆配合,我们要与突厥决一死战。”
一众文臣闻言顿时脸色大变,“陛下…”
李世民大手一挥道:“休要再劝,别人都欺负到我们头上了,还要忍下去不成?
朕要御驾亲征,太子监国。”
这下武将的脸色也变了,陛下御驾亲征?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李承乾赶忙说道:“父皇不可,您留下,儿臣去。
若是败了,有您在,大唐还在。”
其余人也是赶忙开口相劝,相比外面的敌人,内部更为重要啊。
李世民思索片刻道:“既如此,太子代朕统领大军御驾亲征。”
“父皇,儿臣无力指挥大军行动,李靖将军可为大将。
父皇赐予儿臣领兵之权即可。”
李世民说让他代替自己统领大军御驾亲征就是忽悠他的,若是他答应了,那到时候就找个理由让他去不成。
听到李承乾的回答,李世民颇为满意,于是点头说道:“那朕就赐你五千玄甲军,届时跟随大军出征,但你要跟随中军而行,听令行事。”
“是,多谢父皇。”
李世民看向武将行列道:“秦琼。”
“末将在。”
“朕命你为左路大将军,统兵五万,侯君集为副将。”
“是,陛下。”
“李绩。”
“末将在。”
“朕命你为右路大将军,统兵五万,程咬金为副将。”
“是,陛下。”
“李靖。”
“末将在。”
“朕命你为中路大将军,统兵十万,同时担任三军大将军,李道宗,杜如晦为副将。”
“是,陛下。”
“尉迟敬德。”
“末将在。”
“朕命你为太子亲军副将,领五千玄甲军听命太子。”
“是,陛下。”
“散去后,立刻整顿兵马,调拨粮草。此战只决生死。”
“是,陛下。”
众人退出甘露殿。
回到东宫,他便紧闭房门将盐和铁的发展策略写下来。
这一写,便写到了天黑。
“奴参见陛下。”
“承乾呢?”
“太子殿下从上午回来便一首紧闭房门奋笔疾书。”
李世民看了眼里边,随后看了一眼小太监端的饭菜,“他一首没有用膳?”
“是的陛下,殿下吩咐奴等不可打扰,送膳进去也被殿下赶了出来。”
李世民微微颔首:“去吩咐御膳房重新做一份上来。”
随后,他便推门走了进去。
李承乾此时快要写完了,所以也懒得抬头看谁来了,只当是小太监来添加灯油。
等他终于将所有的东西写完,抬头便看到一脸慈祥的李世民。
他赶忙起身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李世民摆摆手,随后示意他坐下。
“写的什么?”
“父皇,这是儿臣对盐和铁发展方向的概述,儿臣明日将这些交给舅舅和郑家主,接下来的日子,即使儿臣不在长安,他们也知道如何做。”
“不错,考虑的很周全。”
说完李世民认真的看着他说道:“就要上战场了,害怕吗?”
李承乾笑的十分灿烂,“儿臣一点儿都不怕,甚至有些兴奋。”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莫要轻敌,战场上刀剑无眼,一定要听令行事,莫要逞一时之勇。”
“儿臣知道。”
李世民笑了笑,随后话题一转道:“这一战在你看来非打不可吗?”
“是的父皇,此战必须打,绝不能答应他们的条件。
换句话说,父皇您想让儿臣做一个守城之君还是开疆拓土之君?”
李世民没有丝毫犹豫道:“自然是开疆拓土之君,因为你若是守城,那后辈子孙岂不更加畏缩不前。”
李承乾笑着说道:“父皇说的是,这是儿臣一定要打的第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和亲,儿臣敢问父皇是如何看待和亲一事的?”
李世民看到李承乾反问自己,不免有些好笑:“将汉家儿女嫁入草原其实也无不可,只是突厥人行背信弃义之事,不是一次两次,朕不信他们。”
李承乾皱着眉头道:“那父皇可曾想过,若是您开了这个头,那后世之君会不会同样以和亲求和平?
慢慢的,他们开始觉得嫁女人,分割土地,都可以作为得到和平的筹码,到那时候他们就会忘了,得到和平的根本是拳头硬,刀剑快。
和亲这事放在百姓身上那就是卖女求荣,所以儿臣坚决不会以这种方式换取和平,这是儿臣第二个必须打的理由。”
李世民笑着说道:“听完你说的,朕无比庆幸下定决心打此一战。今日在甘露殿为何不这样说?”
李承乾哈哈一笑道:“父皇,您还是把儿臣当孩童了,帝王之间的交谈,怎能让臣子听?
臣只是臣,他们会为自己考虑,为家族考虑,却不会考虑大唐未来走向,说首白一些,换了朝代,他们说不定仍然可以做臣子。”
李世民听完深深的点了点头,恍惚之间他竟觉得自己完全不了解李承乾。
(http://www.isfxs.com/book/GB0HHC-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