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五年(1392)八月九日。
卯时初刻,春和宫,朱允炆寝殿。
“咚咚...”
“咯吱!”一名太监打开殿门。
蒋瓛对着开门的太监询问:“去把允炆殿下起了吗?”
“还没。”
蒋瓛没再说话迈步向前走。
朱允炆床榻旁,蒋瓛轻声呼喊道:“殿下、殿下...”
朱允炆伸了一个懒腰,“唔~蒋大人有何事?”
蒋瓛轻声开口:“陛下身体有恙,这几日让你主持朝会。”
朱允炆一脸兴奋的翻身坐在床边,或许感觉自己唐突,连忙出声询问:
“蒋大人,皇爷爷身体有无大碍?”
“陛下身体无大碍,臣传话完毕,告退。”
蒋瓛对他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待蒋瓛走出大门,朱允炆笑容满面的在床上跳了几下,随即不等宫女来伺候穿衣,自己快速穿衣并跑向吕氏寝殿。
一刻钟后,从吕氏寝殿出来的朱允炆意气风发的乘坐步辇向奉天殿而去。
......
另一边,朱府。
辰时西刻,朱允熥房间里。
朱元璋站在他床边看着孙子被自己抽了一身伤,心里有些悸动,但揉了揉眼睛负罪感的心情立马消失,随即转身走出房间。
两刻钟后,朱允熥悠悠醒来,“啊~唔~居然做了半个美梦,可惜可惜...”
随即伸手掏了掏裤裆,“我说兄弟你真是不争气!居然吐龙息啦?哎...”
下床,打开窗看见秦老太监带着小太监及两名丫鬟在院中凉亭里伺候朱元璋吃早饭。
白眼一翻,出声喊道:“小李子、小李子......”
小太监跑到窗下,“少爷何事?”
“你端盆热水上来。”
“哦。”
待小太监端着热水进入房间看见朱允熥裤子湿了一圈,惊道:“少爷你尿裤子啦?”
“......”朱允熥无言以对。
见他没说话,小太监放下水盆跑到衣柜旁,“少爷,我帮你找裤子。”
“我自己会找,你先出去。”
“哦。”
时间不长,朱允熥和小太监下楼,他向凉亭走去,小太监端着盆让丫鬟帮其洗裤子。
凉亭石桌上摆着一桌子美食,朱允熥知道应该是秦老太监从尚膳监带来的,大大咧咧坐在朱元璋对面。
看着他一对青眼圈,猜到他不会这样去上朝,笑了笑,盯着美食高声歌唱:
“鹅~辣辣辣~饿~椰椰~我在尝什么?什么都嚼的~原来~原来~你是我的猪大哥......”
“煮的可是你,打的~我好神不守舌~然后不断想起你的~一盐一鱼~食汁滴炫律......”
“......”对面的朱元璋及站在一旁的秦老太监无语中。
两名丫鬟不知他们身份,听了一会笑呵呵开口:“老爷,少爷唱歌真好听。”
朱允熥笑了笑,伸手从盘子中拿起两只鸡腿递给她们两人。
“来来给你们一人一只鸡腿,去忙你们自己的事别站在这里。”
“多谢老爷,多谢少爷。”
两人伸手接过鸡腿,懂事的先给朱元璋道谢,再给朱允熥道谢。
“嗯!退下。”朱元璋挥了挥手。
“是。”两小丫鬟拿着鸡腿蹦蹦跳跳的跑开。
朱允熥不停的用筷子往嘴里送食物,同时含糊不清的开口:
“老秦,今日黄历(大统历)记载出门是否吉凶?”
顶着一对青眼圈的朱元璋知道这逆孙在内涵自己,后槽牙咬得“咯咯...”响。
“少爷,今日宜:嫁娶、纳采、冠笄、祭祀、祈福、求嗣。”
“忌:出行、行丧、置产、安葬、上梁、作灶。”
朱允熥故意叫道:“哎哟!今日忌出行?我偏偏不信这个邪,我肉身成圣乃万法不侵。”
秦老太监见朱元璋面色难看,再次开口:“少爷不可胡来,待明后日再出门为佳。”
“不!我就要今日出门,不像某人只能窝在家中,呵呵...”
朱元璋没好气的怒道:“滚!滚!滚!”
“不着急,吃完先。”朱允熥无视他的怒火,继续埋头干饭。
用完早饭,朱允熥带着小太监、李大、李二几人出门。
......
巳时一刻,夫子庙(贡院)。
贡院:洪武十七年(1384年)恢复科举后,贡院才成为定制考场。
朱允熥沿街考察店面时,见一群读书人在牌坊下围在一起看(听)着什么,饶有兴趣的围上去。
围上前才知道,原来是有人在讲自己奇遇狐仙的故事,讲毕,周围的人还意犹未尽,让他继续讲。
“诸位兄台、诸位兄台,不是在下不愿讲,在下还要去抄书......”
“兄台别急别急,我们出钱,兄台你继续。”
“如此,在下就多谢诸位兄台援手。”
中年书生手收完钱,继续开讲,周围的人也停下脚步围着白听,人越聚越多。
「切,不就是讲一点点荤段子,瞧瞧这些读书人一个个化身骚包男,丢人。」
「哎哟喂,就听见肚兜一词,你们就骚动啦?果然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挤在人群另一边戴着草帽听故事的朱元璋听他最后一句话暗自点头。
听到中年书生讲得不过瘾,朱允熥出声插话:“这位兄台,你退下让我来讲。”
中年书生见一名青年书生插话,抱拳道:“这位小兄弟你是?”
朱允熥拍着胸脯开口:“我乃金陵小小生,我要讲的是我自编的名著金瓶梅。”
“呵呵...小兄弟你有这个经历吗?”
“就是,小兄弟你才多大?呵呵...”
“小兄弟,好好听别打岔。”
周围的读书人你一句我一句的指着朱允熥嘲笑。
朱允熥走到中年书生身边,同他一起靠在柱子旁,“你们且听我细细道来。”
“开篇诗曰: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一名青年打趣道:“哟!小兄弟人才不错。”
他旁边的青年出声呵止:“李兄别插话,小兄弟请继续。”
“第一回:西门庆热结十弟兄,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话说宋徽宗年间,山东东平府清河县,有一个风流子弟,生得状貌魁梧,性情潇洒......这人复姓西门,单讳一个庆字.........”
“那妇人一径将酥胸微露,云鬟半脸上堆下笑......武松道:嫂嫂不要恁的不识羞耻!把手只一推......”
“交颈鸳鸯戏水......一个将朱唇紧贴......羞云怯雨,揉搓的万种妖烧。恰恰莺声,不离耳畔......酥胸荡漾,滑滑露滴牡丹心......”
“吸溜~吸溜~”周围的读书人听得口水首流,脑中浮想翩翩。
这时一群手持水火棍(长约一米二)、皮鞭的衙役驱赶人群,“都散啦!都散啦!”
众人不敢惹事,默默退开。
为首的衙役站在朱允熥面前:“某听有人说你小子在这里诱乱人心?”
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官方意识形态,发现诱乱人心的人、书就得治罪、‘焚毁’,只是限于明面上,背地里大有人收集故事,有豁免权的权贵们是重灾区。
原本打算让这些读书人帮自己宣传一下新‘杂货店’名声的朱允熥不曾想到被这群衙役破坏,面色愤怒的对他们大吼:
“你们要作甚?聊天讲故事都不让?玩文字狱?滚蛋~”
“你...”
为首的衙役刚吐了一个字被李大等人拉开。
因李大等人发现朱元璋在人群里,不知这些衙役就是朱元璋让锦衣卫叫来的。
随后不知道什么原因,两帮人在夫子庙牌坊下扭打在一起。
若李得胜几人跟别人也就罢了,但他们跟的是目无尊长的朱允熥,特别是昨夜发生的事,让他们有了‘底气’。
本生气的朱允熥看见这群手持‘凶器’的衙役欺负自己的人,大喝一声冲上前就是一拳打飞一个衙役。
站在外围吃瓜的朱元璋一脸麻瓜,原本想整治一下公然讲荤段子的逆孙,结果演变成拳武行大乱斗,而且这逆孙战斗力还很强。
(http://www.isfxs.com/book/GBBGJD-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