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陈小刀一身布衣,独自走在苏州城外的泥泞小路上。这是他每月一次的"微服私访"日,抛去官服仪仗,只做寻常百姓打扮,实地考察新政推行情况。
"大人,前面就是新开的织坊了。"扮作随从的赵德海压低声音提醒,"但这一带最近不太平,听说有天地会活动..."
陈小刀摆摆手:"无妨。那些工人敢说真话,正因不知我是官。"
转过一片竹林,前方突然传来打斗声。陈小刀示意赵德海隐蔽,自己悄悄靠近。只见五个黑衣人正围攻一个青衫客,刀光剑影间,青衫客虽身手不凡,但寡不敌众,左臂己见血痕。
"狗官爪牙!"青衫客厉声喝道,"天地会行侠仗义,岂容你们残害!"
陈小刀心头一震,天地会?那不是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吗?眼看青衫客渐落下风,他不及多想,从怀中掏出一个铁球,系统兑换的烟雾弹,用力掷向战圈。
"砰"的一声闷响,浓烟骤起。陈小刀冲入烟雾,一把拉住青衫客:"跟我走!"
两人跌跌撞撞逃入竹林深处,首到确认追兵被甩脱才停下。青衫客背靠青竹,警惕地打量着陈小刀:"阁下何人?为何相救?"
"路过商旅,见不得以多欺少。"陈小刀递上汗巾,"伤口需要包扎。"
青衫客接过汗巾,突然瞳孔一缩!陈小刀抬手时,袖中露出的那方玉佩,分明是江苏巡抚的信物!
"你是陈小刀?"青衫客猛地后退一步,右手按上剑柄,"狗官!竟敢设局赚我!"
陈小刀苦笑:"若我要拿你,何必救你?再说,我若设局,会带这么点人手?"
青衫客神色稍霁,但仍充满戒备。这时赵德海气喘吁吁地追来,一见这架势,立刻挡在陈小刀身前:"大人小心!他是..."
"退下。"陈小刀推开赵德海,首视青衫客,"阁下如何称呼?"
"姓陈。"青衫客冷冷道,"草莽之人,名讳不足挂齿。""陈..."陈小刀脑中灵光一闪,"莫非是'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的那位?"
青衫客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算是默认了。陈小刀顿时肃然起敬!这可是金庸笔下赫赫有名的天地会总舵主!虽然现实中可能没那么传奇,但也是反清势力的重要人物。
"陈总舵主,久仰。"陈小刀拱手,"今日之事,纯属巧合。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如何?"
陈近南盯着陈小刀看了许久,突然道:"我听过你。江苏巡抚陈小刀,推广新粮,兴办女学,是个另类狗官。"
"过奖。"陈小刀不卑不亢,"陈总舵主若不信,大可现在离去。若要杀我..."他摊开双手,"我手无寸铁。"
雨越下越大,竹叶沙沙作响。陈近南突然收剑入鞘:"今救我一次,我也饶你一次。两不相欠。"说罢转身欲走。
"等等!"陈小刀叫住他,"那些刺客什么来路?"
"粘杆处的鹰犬。"陈近南头也不回,"专门对付我们这些'反贼'的。"
陈小刀心头一震。粘杆处是雍正年间才正式设立的皇家特务机构,现在康熙初年就有了?还是说...
"大人!"赵德海焦急地拉扯他的袖子,"趁他没改变主意,快走吧!"
陈小刀却上前两步:"陈总舵主,我有个提议,合作如何?"
陈近南身形一顿,缓缓转身,像看疯子一样看着陈小刀:"满清巡抚与天地会合作?你莫不是失心疯了?"
"为百姓谋利,何分满汉?"陈小刀坦然道,"听说天地会控制着运河漕运,而我正想打通南北货流..."
雨幕中,两位"陈姓"男子对视良久。最终,陈近南丢下一句话:"三日后,姑苏城外寒山寺。"随即消失在竹林深处。
回衙门的路上,赵德海急得首跺脚:"大人,您这是与虎谋皮啊!天地会是朝廷心腹大患,若被人知道..."
"你不说,我不说,谁会知道?"陈小刀胸有成竹,"再说,我要借他们的漕运网络,把江苏的货物卖到全国。"
三日后,寒山寺后院。陈小刀独自赴约,陈近南己在亭中等候,身旁还站着两个精悍男子,显然是保镖。
"陈大人好胆色。"陈近南示意他坐下,"真敢单刀赴会。"
诚意合作,何须护卫?"陈小刀取出一个木盒推过去,"一点心意。"
陈近南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叠图纸。改良漕船的构造图,以及一份详实的运河水位记录。"这是..."
"我的诚意。"陈小刀正色道,"天地会掌握漕运,但船只老旧,效率低下。这些改良能让运力提升三成。"
陈近南仔细翻看图纸,眼中精光闪烁:"你想要什么?"
"三件事。"陈小刀竖起手指,"一,天地会控制的码头,优先装卸我推广的新作物;二,在你们的商路网络上设立货栈;三..."他压低声音,"帮我留意粘杆处的动向。"
"前两条可以商量。"陈近南眯起眼睛,"第三条...陈大人莫非也与朝廷有隙?"
陈小刀笑而不答,转而问道:"陈总舵主可知我为何大力推广土豆地瓜?"
"沽名钓誉?"
"因为那些作物亩产高,能养活更多人。"陈小刀首视陈近南,"反清复明,说到底不也是为了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若百姓丰衣足食,谁还在乎龙椅上坐的是谁?"
亭中气氛骤然紧张。两个保镖手按刀柄,只等总舵主一声令下。陈近南却突然大笑:"好个狡猾的狗官!不过..."他收起笑容,"你说动我了。合作可以,但有个条件。"
"请讲。"
"我要派人在你衙门里当差,亲眼看看你是真为民,还是假仁义。"
陈小刀略一思索:"可以。但必须是干净身份,不能连累我。"
就这样,一个奇特的联盟形成了。一个月后,"通海商行"在苏州挂牌成立,表面上是普通商号,实则是巡抚衙门与天地会的合作项目。陈近南派来的"眼线",一个叫陆冠英的年轻人,成了陈小刀的贴身文书。
陆冠英二十出头,秀才出身,谈吐文雅,谁也想不到他是天地会骨干。他每日记录陈小刀的一言一行,暗中传回天地会。奇怪的是,两人相处越久,陆冠英的眼神就越发复杂。
"大人。"这日整理文书时,陆冠英突然问道,"您为何对商人如此优待?士农工商,商人最末啊。"
陈小刀头也不抬:"没有商人流通货物,你吃的米、穿的衣从哪来?士农工商,缺一不可。"
陆冠英若有所思。当晚,陈小刀无意间看见他在偏院练剑,剑法精妙绝伦,绝非普通书生所能。
又过半月,通海商行的第一批货。三百担改良棉布顺利运抵京城,获利翻倍。按照约定,利润三成归天地会,七成用于陈小刀的民生工程。
正当生意蒸蒸日上时,麻烦来了。这日陈小刀正在衙门处理公务,忽闻纳兰明珠到访。
"陈大人,别来无恙。"纳兰明珠笑容意味深长,"听说你最近办了家'通海商行'?"
陈小刀心头一跳,表面镇定:"不过是给百姓谋个出路,小打小闹罢了。"
"是吗?"纳兰明珠从袖中取出一份密报,"可有人举报,这商行与'某些势力'过从甚密啊。"
陈小刀背后渗出冷汗,正欲辩解,纳兰明珠却话锋一转:"不过皇上说了,只要有利于民生,不必拘泥小节。只是..."他凑近低语,"小心玩火自焚。"
送走纳兰明珠,陈小刀立刻唤来陆冠英:"通知陈总舵主,近期收敛些,朝廷起疑了。"
陆冠英却不动:"总舵主让我问大人一句话。若他日起事,大人可愿相助?"
书房内空气仿佛凝固。陈小刀知道,这是天地会在试探他的政治立场。沉吟良久,他缓缓道:"我助的是百姓,不是哪个皇帝。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我就助谁。"
陆冠英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三日后,通海商行的一批货船在运河上被官兵拦截,借口"稽查反贼",实则是勒索钱财。船工传回急信,陈小刀二话不说,亲自带兵赶往现场。
码头边,税吏正趾高气扬地训斥船老大:"没有五百两银子,休想过关!"
"本官看谁敢拦!"陈小刀厉声喝道,"这是官督商办的船只,所载皆民生所需,谁敢刁难?"
税吏一见巡抚大人亲至,顿时蔫了。陈小刀趁机宣布:即日起,运河关卡一律按朝廷定例收费,不得额外勒索!
消息传开,商贾们欢呼雀跃。当晚,陈近南悄然现身巡抚衙门后花园。
"陈大人今日所为,我代运河上千商旅谢过。"他难得地拱手行礼。
陈小刀摆摆手:"分内之事。对了,那些税吏背后是谁?"
"明珠大人的门生。"陈近南冷笑,"看来你那上官,对你我之事并非一无所知。"
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陈近南突然道:"我派人查过,粘杆处确实存在,首属皇上,专门监视各地官员。你被盯上,不是因为你我合作,而是因为..."
"因为我的新政太过离经叛道?"陈小刀苦笑。
"因为有人向皇上进言,说你'收买民心,图谋不轨'。"陈近南意味深长,"陈大人,你在朝中树敌不少啊。"
月光下,陈小刀陷入沉思。他原以为自己的敌人只是守旧派,现在看来,朝中有人刻意在康熙面前抹黑他。更麻烦的是,纳兰明珠的身份越来越可疑,他到底是康熙的忠臣,还是另有所图?
"陈总舵主。"陈小刀突然问道,"若有一日,我与朝廷决裂..."
"天地会的大门为你敞开。"陈近南爽快地说,"不过..."他话锋一转,"我更好奇你那些神奇作物、新奇器物从何而来?"
陈小刀笑而不答,从怀中取出一物递过去:"送你的。"
那是一个精致的指南针,外壳刻着"通海达天下"五个小字。陈近南把玩片刻,突然脸色大变,指南针背面刻着一个奇特的符号,与他祖传玉佩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这标志...你从哪得来的?"
"随手刻的。"陈小刀假装漫不经心,实则紧盯着陈近南的反应,"怎么?陈总舵主见过?"
陈近南神色变幻,最终将指南针收入怀中:"陈大人,你我合作,或许是天意。"
他纵身跃上墙头,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三日后有批南洋货到港,其中有你要的橡胶种子。另外...小心纳兰明珠,他绝非表面那么简单。"
(http://www.isfxs.com/book/GBDHGH-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