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在王大爷的奔波下,沈清雨的小诊所终于有了眉目。
镇长对她的医术早有耳闻,特别是救治王大妈的事情让他印象深刻。在了解到沈清雨正在县医院学习,准备考取行医执照后,他同意先给她办理临时许可。
"小沈啊,你的医术镇上的人都知道。"镇长张建国和蔼地说,"我们支持你开诊所,但你也要注意,一定要尽快拿到正式的行医执照。"
"镇长放心,我一定会努力考取的。"沈清雨郑重承诺。
诊所的位置选在镇中心的一间门面房,虽然不大,但位置很好。房东听说是沈清雨要租,主动降低了租金。
"清雨,你救了我们这么多人,我怎么能多收你的钱?"房东老刘笑着说,"一个月十块钱就行了。"
装修诊所花了沈清雨不少心思。她用医疗空间里的现代医学知识,设计了相对合理的布局:前面是接诊室,后面是治疗室,还有一个小药房。
虽然条件简陋,但该有的基本设备都有: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还有一套完整的银针。这些都是她这段时间省吃俭用攒钱买的。
开业那天,镇上来了很多人。牧老将军亲自过来剪彩,给诊所增加了不少威望。
"祝贺清雨诊所开业!"老将军精神矍铄地说,"希望能为乡亲们的健康做出贡献!"
李大娘代表军属院的姐妹们送来了一面锦旗:"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连镇长也特意赶来致辞:"沈医生年轻有为,医术精湛,相信她的诊所一定能办得红红火火!"
唯一缺席的是牧秀兰一家。她们显然对沈清雨开诊所的事情很不高兴,但也不敢公然反对,毕竟牧老将军明确表示支持。
诊所开业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因为发烧被母亲带来看病。
沈清雨仔细检查后发现,孩子除了发烧外,还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明显是感冒引起的。
"是普通感冒,不严重。"沈清雨温和地对孩子母亲说,"注意休息,多喝水,三天就能好。"
她开了一些简单的中成药,又教了几个物理降温的方法。
"谢谢沈医生!"孩子母亲感激地说,"您的诊费是多少?"
沈清雨想了想:"两块钱吧。"
这个价格比县医院便宜多了,孩子母亲高兴地付了钱。
接下来陆续来了十几个病人,有老有少,各种病症都有。沈清雨凭借医疗空间的知识,都能准确诊断,对症治疗。
一天下来,诊所收入了三十多块钱,这在当时己经很不错了。
"清雨,你这诊所一定能成功!"李大娘高兴地说,"镇上的人都信任你。"
随着时间的推移,沈清雨的诊所声誉越来越好。她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收费合理,态度和蔼,很快就在周围几个村镇打出了名气。
一个月后,甚至有县城的人专门过来找她看病。
"沈医生,你的针灸真是太神了!"一个腰疼患者激动地说,"在县医院看了半年都没好,你几针就治好了!"
沈清雨的针灸技术确实出众,这得益于医疗空间里的古代针灸典籍。她融合了现代医学理论和传统针灸技法,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但随着名声的增大,麻烦也随之而来。
(http://www.isfxs.com/book/GBFBDB-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