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探寻小平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章 探寻小平原

 

跟着指南针往东北方向走了六天时间,大家都筋疲力尽。还好一路上有牛车拉物资,大家只用背着自己的干粮和衣物,还不至于走不动路。紧赶慢赶,终于到了陈金说的那个峡谷地带。这个峡谷的存在,证明高小欢他们前进的方向是对的,只是周围荒芜的样子,不像是适合生活的地方。

穿过峡谷后,视线突然开阔起来,映入众人眼前的是一个平原。整个平原面积很大,远处的高山只能隐约看到。平原三面环山,东方为一片湖泊,正值夏天,周围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的确是个好地方!

众人找了个地方搭好帐篷,砍伐树木修好营地围栏,就算是本次打猎的大本营了。然后大家稍作休整,即开始三五成群的外出狩猎。每个小队由手持叉子、手持长柄斧子、带弓箭的人组成,由营地向着各个方向开始捕猎。天黑前大家回到营地,第一天的猎物出奇多。

“欢哥,这是个好地方啊,我们小队出营地还没走多久呢,打到的猎物比以往半个月的猎物都多。这些野猪野鹿袍子等像傻了一样,见了我们也不跑,个个都皮毛光亮柔顺,这样的捕猎经验简首像是做梦一样。”

“我们也是一样,而且我看这里没有村寨城堡,就是一片无主之地,要是我们生活在这里,没人会发现我们啊。比地热村还要偏远的地方,谁能想到有这样一个平原在呢,我们要是搬迁来这里,真是可以安居乐业了。”

“东边是湖泊,就算种田也不再是看天吃饭,以前总是听别人说南方平原物产丰富,百姓生活富足,要是我们在这里生活,我们村的人也能过得富足。就是不知道这湖里有没有鱼,要是有鱼的话那就更好了。总之这里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有想搬迁到这里来居住的意向。见时机己经成熟,这时候高小欢说:“来这个地方打猎就是为了来提前勘探环境,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来之前我和高勇他们商量了,要是这个地方适合生活,那么我们以后慢慢在这边寻个地址建设城堡,把全村人都迁移过来。”

大家听到高小欢这样说都兴奋不己,就像好生活指日可待一样。

但是高小欢带着现代社会记忆来的,对于他们所说的好生活没那么激动。最近他也会想在这个世界里做出一些东西,但是想想那些先进发明,自己一窍不通;那些生活里的奇思妙想,在这个生存都艰难的社会根本无人关注;诗词歌赋这些更不用说,村里现在估计就他识字多,文学修养这些东西在地热村的村民身上根本就没有,就算说了估计也是对牛弹琴。总而言之,他在现代社会里面学到的东西,目前没有发现用武之地,这段时间融入之后,他有时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原本就生活在这个世界。

既来之则安之,把这个世界的体验当作一次重生,体验一次不一样的人生之旅应该也不错。“就当作是一场有点特殊的梦吧!”

这时候高小欢开始认真考虑在这个地方建设城堡的可能性。

这地方的地理环境没得说,位置隐蔽,目前知道的大路出口是一个峡谷,简首就是课本上描述桃花源。水资源丰富,湖泊和河流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说不准还能提供充足的鱼类资源。周围都是森林,木料及木材容易获取。三面环山,需要建设城堡的石头比较容易获取,如果选择依山建设城堡,很容易建设易守难攻的建筑。地面和湖泊之间有一定的落差,免受水灾困扰。平原足够大,来地热村后就没见过这么大的平原。高小欢内心己经认定搬迁过来肯定是好的选择。

接下来就是如何在避人耳目的情况下,把城堡建好,把村民们迁移过来。他向一起打猎的同伴们分享了自己的考虑,大家都觉得他的迁移理由比较全面且可信。至于建设城堡,那确实需要人才做设计,但是如果需要人干活,大家都愿意发动家人参与其中。

地热村的人过于淳朴,大家好像都没什么矛盾,有了事情大家都能商量之后做出决策,然后都一同出力干活,这一点让高小欢很意外。

大家商量前面几天打猎和探索平原,后面几天先搭建简易房屋,准备将猎物肉类熏制以作过冬物资。冬天先迁移部分人员来到这里,既减少地热村里冬天的物资消耗,又能利用时间尽早开始建设新城堡。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大家的探索更加全面,逐渐发现这个地方简首是天然适合建设城堡的地方。除了建设城堡所需的石料、木料、黏土等,在山体部分还发现零星煤炭和铁矿,虽然暂时无法勘探清楚具体的储量,但是有矿总比没有强。

勘探过程中大家也没忘记打猎,这几天的收获是往年的三倍左右,除去留在此处的物资,这己经是大家能够往回运输的能力极限了,于是大家停止狩猎,开始各处挑选适合搭建石屋的地址。

高小欢和王青宁这几天相处融洽,两人都是话不多的人,干起活来很专心。由于来的人里面有几对是夫妻,男女分开搭建的帐篷,因此他们只有白天打猎时待在一起。他们也很珍惜这样的时光,谈自己从小的经历,谈对于打猎或采药的见解,谈对于搬迁过来后自己对新家的期望,谈自己对于生养孩子的一些想法。人在这种陌生环境内本身就容易亲近旁边的人,而打猎的危险性增加了这样的情绪,两人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情感渐深。

高小欢虽然打猎技艺普通,但是孔武有力的身躯让他在打猎时占尽优势,因此打猎所获与其他人相差无几。王青宁这段时间也采到很多药材,拿到县城售卖足够为村里的众人换回过冬衣物。跟着高小欢这段时间,王青宁也逐渐适应将村里的事情考虑为自己的家事,这样的转变也显示她对于高小欢做事态度的认可。

当然,这其中也有高小欢说漏嘴的时候,例如小时候的经历,说到了自己上学期间打游戏,这让王青宁很不解。“你小时候上学打游戏?上学和打游戏是什么?”

“上学就是念书,打游戏就是和小伙伴们玩耍。”

“也没听谁说地热村有教书先生?谁教你念书的呢?”王青宁很是奇怪,他家大哥是他们家集全家之力支持才有机会到县城跟着大夫学医,这个社会要想学会这些东西很难,他们这些生长在村里的,念书机会和念书所需的财力支撑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高小欢知道再这样问下去不知道还需要解释多久,总不能说自己上辈子研究生毕业吧!只能含糊其辞说:“我父亲会识字,在我小时候教会我一些,家里又有几本书,这就是我说的念书。”虽然不知道高小欢父亲是否真的识字,但是这样说王青宁也难以求证,这一关算是过了。

“哦,这样就说得通了,我父亲最尊重读书识字的人,你父亲识字的话,我们因为这订下亲事也是极有可能的。只是没想到你既念过书,还长得挺拔俊朗,我父亲真是阴差阳错给我选了好相公。”王青宁说完这些有些脸红,看来在这里夸奖男性也是极少的事情。

两人边走边聊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童年,自己的爱好,家庭的未来。高小欢从谈话里面知道王青宁认识药材确实是经过一番学习,一方面跟着学医的哥哥采药,逐渐认识一些常规的药材,另一方面拿到一些哥哥学医时的书,其中医药类的书因为对药材有详细描述,还有一些简单的插图,因此她也自己学习认识一些药材。他们兄妹五人因为自己父亲重视教育,再加上大哥作为榜样,对于有学识的人异常尊重,几人也有机会就读书识字。

而高小欢则是凭着回想起来的越来越多的记忆,给王青宁讲述了一遍自己的成长经历,大部分是近些年一个人生活的经历。每年似乎都是周而复始的春天种植庄稼,夏天打猎和修补房屋,秋天收获庄稼保卫村庄,冬天和同村同龄人待在一起无所事事,偶尔有机会能够翻翻书,但是很多东西理解不了,只能是当作识字了。

“你觉得我们以后也会像现在一样,我们的孩子也会像你一样长大?”王青宁突然问。

“我想以后我的小孩不会这样长大,首先读书识字肯定要会,能够思考很多东西。其次生活环境要变一变,不能吃大锅饭,每家每户应该自己多劳多得,不然这样下去对于勤劳的人不公平。保证这两点的情况下,我想以我们的勤劳,自家孩子在精神和物质方面肯定和我小时候不一样。”

王青宁大致能懂他的想法,但是对于什么精神和物质,觉得这些词汇以前没怎么听说,心想高小欢果然是念过书的人。


    (http://www.isfxs.com/book/GBFH0J-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