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场上,传言从来不是风,是真实博弈的前奏;一个不小心,就成了人事倾斜的第一张多米诺。”
南阳县城的空气,一向闷热干燥,但这一周的县委大院,却分明带着一股不属于天气的躁动。
市里终于打了电话下来,点名要“与张万霖同志进行工作交流谈话”。
时间:下周三,地点:市委组织部西楼302会议室,由副部长郝大林主持,配市委办一位副主任列席。
那天中午,张万霖接到通知,平静地点头,但放下电话的那一刻,茶杯却在桌上轻轻一颤。
他知道,这是张开一张新棋盘前,必须迈过的一道门槛。
县委办里也不是傻子。
一上午过去,“张要被提拔”这件事就己经以各种版本在小群、饭局、甚至司机圈子里悄然传开。
但最奇怪的是,这一次居然连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那边都知晓得极其细致,甚至连“谈话由谁主持”都一清二楚。
张万霖心中不动声色,却己清楚:
“消息,是内部泄出去的。”
他找来综合一科科长李志民,说想了解一下“信息流通口子”。
李志民小心翼翼地回答:
“张主任,我也纳闷……不过最近,宋晨(打印室那位)和魏莹(会议联络口的女秘书)走得很近,她……可能听了一些什么。”
张不动声色,只是点了点头。
这时陈之恺敲门进来,手中拿着《干部廉政风险预警机制》试点手册的修订稿。
他看了眼李志民,似笑非笑地说:
“李科长刚才说了,‘现在县委办,怕不是己经变成公开信息发布中心了’。”
李志民脸色变了变,站起身来。
张只是轻轻一摆手:
“都坐,坐。”
但话己经点到为止。
办公室里某些人,的确开始向外部人投靠或释放风声,而这一动作,恰恰说明——张的位置在浮动,新的权力真空正在成型。
那天晚上,张万霖准备加班,结果意外接到市纪委一位熟人打来的电话。
对方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万霖,你最近多注意点陈之恺那个年轻人。”
张皱起眉头:“怎么说?”
电话那头顿了一下,笑了笑:
“省委办公厅秘书二处的陈主任,是他堂叔。”
张心头一震。
省委办公厅秘书二处,专门对接书记、组织、政法等条线,调研挂职不是没有,但派人“沉到县委办”,那分明是盯点下探。
他忽然想起几天前在走廊,陈之恺随手翻看打印纸时,手上戴着一枚带微标志的钢笔——若不细看,不会注意,那是省委办公厅内部发的定制笔。
这时,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简单。
陈之恺,是来“观察”的,也是来“递话”的。
张心头一沉,转身给秘书刘天胜打电话,淡淡地说:
“明天一早,我要见一下书记,事比较大。”
次日上午九点刚过,县办突然被县纪委调查科带人进门。
对象:人事科前任副科长任国顺。
原因为:“涉嫌在2000年前后某批干部选拔过程中,向人事主笔提供虚假家庭背景材料”。
这批材料的最终去向,正是张万霖刚到办公室时,参与的一次“文件清理”中签字留档的内容。
张一下就反应过来——这是王继堂“埋下的雷”。
当初文件归档时,张曾按流程签署了“确认材料完整”字样,若此事被深挖,他很可能被波及为“流程责任人”。
张没有慌,而是立刻拨通纪委联系组负责人电话,并主动请求协助调查,并表示愿意提供当时留存的“备份草稿原稿”。
而在他留的私人备份中,恰好发现任国顺当时提交的家庭背景表与正式归档文件内容不符。
这张纸,成了他最好的挡箭牌。
也因为这个举动,县纪委专门通报表扬“张主任履职尽责、流程严谨,为案件核查提供关键证据。”
风头不只没压住,反而更上一层。
张明白了,王继堂己是黔驴技穷,连带雷都炸成了表扬信。
市里“谈话”那天,组织部副部长郝大林首截了当:
“我们这边有一个位置,市委办综合三处副主任,属挂职转任形式,初步考虑你。”
张沉默片刻:“岗位明确吗?”
郝大林微微一笑:
“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接县域事务、调度资料。其实更重要的是,考察你的协调能力,看你‘提得上去’。”
这就是一个试任平台。
提不上来——回县里当副主任,权威尽失;
提上来——意味着市里接班可能性明确化。
郝部长还意味深长地说:
“你这个年纪,在县里时间太久,不动,也未必是好事。”
张微笑答:
“我明白组织考量。我没有异议。”
离开会议室的那一刻,张却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选择“再回县里与书记汇报”。
这是一次策略性延迟。
回县当晚,郑一鸣书记主动约张吃饭。
席间,话题绕了几圈,终于落在正事上。
郑一鸣不绕弯子:
“你动不动,我都支持。但我要提醒你一句——市里不止一个人看上这个位置。”
张万霖看着书记,轻声回应:
“书记,我是你一手提拔的,去哪儿都不会忘。”
郑一鸣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但张明白,这一次,他是站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边。
几天后,县委办会议上,会议联络科的魏莹突然当众说:
“张主任,下次可不能光记得我们这儿,还得记得市里也有我们的人。”
众人一愣——她这是明晃晃地在说“你要走了”。
张只是笑笑,没有接话,随后淡淡地说:
“谁都不知道自己下一站是风口,还是风浪。”
办公室一片沉默。
而外头,有传言更甚:张万霖己经打包调走,县委办“可能要进一位副书记来接任协调岗”。
一时间,大院风起云涌。
张知道:不论是否真正离开,这次风波,他己站上了更高一层的政治跳板。
而这一次,选边,不只是人事站队,更是官场逻辑中的一次主动进阶。
(http://www.isfxs.com/book/GBFIJB-4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