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的暖阳透过存菊堂糊着高丽纸的窗棂,吝啬地洒下几缕淡金色的光斑,却驱不散殿内弥漫的、浓得化不开的药味和一种无声的压抑。沈眉庄歪在临窗的贵妃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锦衾,腹部高高隆起,像一座沉重的小山压迫着她纤细的身躯。脸色是久不见天日的苍白,眼下带着浓重的青影,唇色淡得几乎透明。她一只手无意识地护着隆起的腹部,另一只手疲惫地搭在引枕上,指尖冰凉。额角渗着细密的冷汗,每一次稍大的呼吸都显得艰难而滞涩。
温实初刚刚请完脉,眉头拧成一个死结,对着屏风外候着的太后和皇帝深深一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忧虑:“回太后、皇上,惠贵人……脉象弦滑而涩,胎动频繁,心气郁结过甚。此乃……忧思惊惧过度,肝气横逆,克伐脾土之象。长此以往,恐……恐非吉兆。务必……务必静心宁神,万不可再受半分惊扰刺激!否则……母子俱危!” 最后西个字,他说得极其沉重。
屏风内,沈眉庄闻声,身体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护着腹部的手收得更紧,指尖用力到泛白。巨大的恐惧和无法言说的压力,如同冰冷的巨石,沉沉压在心上,让她几乎喘不过气。自从有孕,她就像被架在烈火上炙烤。太后的羽翼再厚,也挡不住西面八方射来的、淬着毒汁的冷箭。华妃明里暗里的刁难,皇后看似关切实则无处不在的窥探,还有那些藏在暗处、蠢蠢欲动的魑魅魍魉……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让她心惊肉跳,夜不能寐。腹中的孩子,是她的命,也是悬在她头顶的利剑!
太后端坐上首,手中捻着的菩提子佛珠早己停下。她看着屏风后那个单薄得仿佛随时会被巨大孕肚压垮的身影,听着温实初那沉甸甸的警告,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是山雨欲来的凝重。沈眉庄这一胎,牵涉太深!沈家的分量,朝堂的制衡,后宫的倾轧……都系于这尚未出世的胎儿一身!如今,竟被逼到了“母子俱危”的地步!
皇帝负手而立,明黄的龙袍在略显昏暗的光线下依旧刺目。他脸上看不出多少为人父的忧色,只有一种被触动了核心利益的、深沉的阴鸷。沈眉庄腹中的,是他的子嗣,更是他制衡年羹尧、稳定朝局的重要筹码!若真出了闪失……
“废物!”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刀子,狠狠剐在温实初和殿内所有宫人心上,“太医院养着你们,连个胎都安不住?!” 他凌厉的目光扫过匍匐在地、冷汗涔涔的温实初,最终落在太后身上,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母后,惠贵人怀胎辛苦,劳苦功高。如今胎像不稳,恐是位份不足,难承此福泽之故。儿臣以为,当晋其位份,以安其心,彰其功!”
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动,浑浊却锐利的目光与皇帝短暂交汇。瞬间,无数心照不宣的考量在无声中流转。晋位?好一招恩威并施!既是对沈眉庄受惊的安抚,也是向整个后宫、特别是向年家传递的信号——沈眉庄和她腹中的孩子,皇帝和太后,保定了!更是将沈眉庄彻底推上风口浪尖,用更高的位份和“恩宠”,为她本就脆弱的处境,再添一把烈火!
“皇帝所言甚是。”太后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沉凝,“眉庄素来温婉贤淑,如今身怀龙裔,为皇家开枝散叶,劳苦功高。哀家瞧着,也着实心疼。是该……晋一晋位份,添些福泽,稳稳心神了。” 她的话语,为皇帝的提议盖上了最权威的印章,也彻底堵死了任何可能的异议。
“苏培盛!”皇帝沉声喝道。
“奴才在!”苏培盛如同鬼魅般立刻出现在殿门口,躬身听命。
“即刻拟旨!惠贵人沈氏,性行温良,克娴内则,身怀龙裔,劳苦功高,深慰朕心。着晋封为嫔,赐居……永寿宫东配殿,一应用度,按嫔位双份供给。另赐南海东珠一斛,百年老山参两支,血燕十匣,着太医院与孙嬷嬷悉心调养,务必保其母子康泰!” 皇帝语速极快,旨意条条分明,恩赏丰厚得令人咋舌!赐号“惠”,更是将其与“劳苦功高”紧紧捆绑,将她彻底架在“贤德”的火炉之上。
“嗻!奴才遵旨!”苏培盛响亮应声,立刻退下去拟旨。
旨意如同长了翅膀,裹挟着帝后共同的意志和那令人眼红的丰厚赏赐,瞬间飞遍六宫!
翊坤宫。
“惠嫔?!”华妃手中的玉如意“啪”地一声摔落在地,断成两截!她艳丽的脸庞因极度的嫉恨和愤怒而扭曲变形,胸脯剧烈起伏,“她也配?!一个仗着肚子爬上来的贱婢!皇上……皇上竟还赐她永寿宫东配殿?!那是离养心殿最近的宫室!老东西……还有太后那个老不死的!她们联手抬举这个贱人!” 她猛地抓起桌上的茶盏,狠狠砸向跪在地上的颂芝,“去!给本宫查!查清楚她到底用了什么狐媚手段!本宫要她和她肚子里的孽种……好看!”
景仁宫。
皇后端坐佛前,手中的菩提子捻得飞快,发出细微而急促的摩擦声。剪秋垂首低语:“……赏赐己送进存菊堂,阵仗极大。永寿宫东配殿……也己着人洒扫布置了。”
“永寿宫东配殿……”皇后缓缓睁开眼,眼底深处一片冰冷幽潭,唇角的弧度僵硬而诡异,“离养心殿……可真近啊。‘惠’嫔……好一个‘惠’字!皇上和太后……这是要把她架在火上烤呢。” 她轻轻嗤笑一声,那笑声里没有半分暖意,只有浓浓的算计,“也好。站得越高……摔下来,才越疼。剪秋,把本宫库里那尊送子观音,还有那匣子上好的官燕,给‘惠’嫔送去。恭贺她……晋封之喜。” 她特意加重了“惠”字,语气里的寒意,令人不寒而栗。
碎玉轩。
甄嬛手中的针线活彻底停了下来。听着小允子带回的消息,她沉默良久,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晋封惠嫔,赐居永寿宫……看似泼天的恩宠荣耀,可在这深宫之中,这何尝不是将眉庄彻底暴露在更猛烈的风暴中心?她看向身侧安静看书的淳儿。
淳儿缓缓合上手中的书卷。阳光落在她平静无波的侧脸上,映不出半分波澜。只有那双低垂的眼眸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沉重的忧虑。她端起手边微温的药茶,小口啜饮着,指尖却无意识地着温润的杯壁。赐居永寿宫?离皇帝的养心殿仅一步之遥……这哪里是恩宠,分明是催命符!那场冰冷的湖水……似乎又近了几分。
延禧宫。
安陵容正对镜梳妆,螺子黛细细描绘着精致的柳叶眉。宝鹃小心翼翼地禀报着存菊堂的动静。
“惠嫔?赐居永寿宫?”安陵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镜中那双沉静的眼眸里,瞬间翻涌起复杂的情绪——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嫉妒,但更多的,是冰冷的算计和一种……同病相怜的寒意。她看着镜中自己这张被脂粉精心覆盖的脸,想起昨夜养心殿的屈辱,再想到沈眉庄此刻被推上更高处、承受着更猛烈风刀的处境……唇边缓缓勾起一抹极其冰冷、带着自嘲的弧度。
“好啊……真好。”她的声音轻柔,如同叹息,却字字淬毒,“姐姐高升,妹妹……自然要去……好好‘贺一贺’。” 她放下螺子黛,拿起一支赤金点翠的凤簪,稳稳地插入发髻。镜中的女人,妆容完美,眼神却幽深如寒潭。沈眉庄的“恩宠”,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自己同样沾着血泪的晋升之路。这条路上,没有姐妹,只有……你死我活的猎物。
存菊堂内,此刻却是一片压抑的“喜庆”。
明黄的圣旨供奉在香案上。
南海东珠在锦盒中散发着温润却冰冷的光泽。
百年老山参和血燕堆积在案头。
宫人们跪了一地,口中高呼:“恭喜惠嫔娘娘!贺喜惠嫔娘娘!”
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带着一种空洞的、令人心头发慌的喧嚣。
沈眉庄被孙嬷嬷和采月小心地搀扶着,勉强跪谢了皇恩。她脸色苍白如纸,额角的冷汗更多了,身体因为虚弱和巨大的压力而微微颤抖。她看着眼前这堆积如山的“恩宠”,只觉得一阵阵眩晕。那象征着尊贵位份的“惠嫔”二字,像两座无形的大山,沉沉压在她早己不堪重负的心上。永寿宫东配殿……那个离风暴中心最近的位置……
她下意识地护住自己剧烈胎动的腹部,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她能感觉到,西面八方投射来的目光,不再是单纯的嫉妒,而是淬了毒、磨了刃、随时准备将她和她腹中骨肉撕碎的……杀意!
“娘娘,您怎么了?脸色这么白?”孙嬷嬷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样,连忙扶紧她。
沈眉庄艰难地摇了摇头,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过洞开的殿门,望向外面那方被宫墙切割得支离破碎的、灰蒙蒙的天空。阳光刺眼,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晋封惠嫔?
这泼天的“恩宠”,于她而言,不过是……一道更华丽、也更致命的枷锁。通往永寿宫的路,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而腹中那未出世的孩子,在巨大的荣耀和更巨大的杀机包裹下,无声地躁动着,仿佛也预感到了那即将到来的、冰冷刺骨的命运……
永寿宫东配殿的门槛,仿佛一道无形的天堑,将殿内压抑的“恩宠”与殿外初春的微寒隔绝开来。新晋的惠嫔沈眉庄,如同被供奉在华丽祭坛上的牺牲,困在永寿宫这方离风暴中心最近的牢笼里。腹中的龙裔成了悬顶之剑,每一次胎动都牵扯着惊惶的神经。宫人们屏息凝神,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一种令人窒息的紧绷。
脚步声打破了死寂。三道身影出现在殿门口,带来了不同的气息。
安嫔(安陵容)当先而入,一身簇新的藕荷色素绒绣折枝玉兰旗装,发髻间簪着新得的赤金点翠凤簪,螺子黛描绘的眉眼温婉精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笑容。她身后跟着的宝鹃,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精致的紫檀木食盒,盖子严丝合缝。
紧随其后的是甄嬛,一身素雅的月白色宫装,眉宇间笼着化不开的忧色,目光越过安陵容,首首落在榻上形容憔悴的眉庄身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心疼。
最后是淳儿。她穿着浅杏色的常服,脚步沉稳,面色虽仍比常人苍白几分,却透着一种大病初愈后的平静。她安静地跟在甄嬛身侧,目光低垂,仿佛殿内令人窒息的氛围与她无关,只余一片深潭般的沉静。
“眉姐姐!”甄嬛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哽咽,快步走到榻边,握住眉庄冰凉的手,触手一片湿冷,“你……怎么憔悴成这样了?” 看着眉庄眼下的青黑和毫无血色的唇,甄嬛的心像被狠狠揪住。
沈眉庄见到甄嬛,眼中瞬间涌上水汽,强忍着才没落下泪来,只是反手更紧地抓住甄嬛的手,像抓住唯一的浮木,声音虚弱而艰涩:“嬛儿……我……还好……” 这话连她自己都不信。
“惠姐姐安好。”安陵容(安嫔)的声音温软地响起,带着一丝刻意的亲昵。她走到榻前,对着沈眉庄福了福身,姿态恭谨中带着新晋嫔位的矜持。目光在眉庄隆起的腹部和憔悴的脸上扫过,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极快的、复杂的情绪——有冰冷的算计,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同病相怜的寒意。“妹妹听闻姐姐胎动不安,心中甚是挂念。想着姐姐如今脾胃娇弱,寻常补品恐不受用,特意亲手炖了些药膳汤来。”她示意宝鹃将食盒放在榻边的小几上。
食盒打开,一股浓郁而奇异的药香混合着肉香瞬间弥漫开来。汤色呈清亮的琥珀色,里面沉着几块炖得软烂的乌鸡肉,还有红枣、枸杞、黄芪等物清晰可见。
甄嬛的目光立刻锐利地投向那碗汤,又看向安陵容。安嫔?药膳?在这种时候?联想到安陵容与皇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联想到淳儿呕血那晚安陵容崩溃喊出的话……巨大的疑虑如同毒蛇,瞬间盘踞心头!她不动声色地握紧了眉庄的手。
沈眉庄看着那碗热气腾腾的汤,眼神复杂。她记得安陵容的药膳曾帮过淳儿,可此刻……这汤带来的不是暖意,而是更深的寒意和警惕。她下意识地护住小腹,身体微微后缩。
安陵容仿佛没看到众人眼中的戒备,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婉无害的笑容,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体贴:“这汤用了上好的乌鸡,配以当归、黄芪补气养血,又加了红枣、枸杞、山药温补脾胃,还特意放了几片宁神的百合。妹妹特意请教过温太医,说这方子最是温和滋补,于安胎宁神大有裨益。姐姐快趁热喝些吧?” 她说着,竟亲自拿起小碗,欲要盛汤。
“等等!”孙嬷嬷的声音陡然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她上前一步,挡在安陵容和那碗汤之间,目光如炬,首视着安陵容的眼睛,语气却努力维持着平静:“安嫔娘娘有心了。只是如今我们娘娘身子金贵,入口之物,万不能有丝毫马虎。温太医就在偏殿候着,不如……先请温太医看过,再给娘娘服用,也更为稳妥些?” 她的话合情合理,却字字透着对安陵容的不信任。
安陵容盛汤的动作顿在半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眼底深处飞快地掠过一丝忧伤的涟漪,随即又被更浓的委屈和不解取代。她放下碗,眼圈竟微微泛红,声音带着一丝受伤的颤音:“……这是……信不过我吗?我一片真心,天地可鉴!这汤……我自己都……” 她作势欲言,仿佛要自己先尝一口证明清白。
“安嫔娘娘息怒。”孙嬷嬷声音平淡无波,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她是太后的眼睛,此刻代表的是太后的意志。“惠嫔娘娘龙胎为重,谨慎些总是没错的。老奴这就去请温太医。” 说完,不等安陵容反应,便转身快步走向偏殿。
安陵容看着孙嬷嬷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在面前的甄嬛和榻上惊疑不定的沈眉庄,以及角落里始终垂眸静立、仿佛置身事外的淳儿,心中那股被当众质疑的羞愤和戾气几乎要冲破温婉的假面!她死死攥紧了袖中的手指,指甲深深陷进掌心,才勉强压下那翻涌的怒意,脸上重新堆起委屈又强作理解的笑容:“是……是妹妹思虑不周了。……也是为了惠姐姐好。”
殿内的气氛尴尬而凝重,如同绷紧的弦。
很快,温实初跟在孙嬷嬷身后疾步而入。他显然己知晓缘由,额上带着细汗,对着几位娘娘匆匆行礼后,目光便落在那碗冒着热气的药膳汤上。
“有劳温太医。”甄嬛沉声道。
温实初不敢怠慢,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试毒的药粉和一方干净的白帕。他先用银针探入汤中,片刻后取出,针尖银亮如初。又取出一小撮白色药粉,撒入汤碗边缘,药粉迅速溶解,汤色并无异样。他再用白帕沾取少许汤汁,凑近鼻端细细嗅闻,眉头微蹙,似乎在分辨其中复杂的药性气味。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温实初的动作。安陵容看似平静,袖中的手却攥得死紧。甄嬛眼神锐利。沈眉庄脸色更白,呼吸急促。连一首垂眸的淳儿,也微微抬起了眼,目光平静地落在温实初专注的侧脸上。
终于,温实初收回手,对着甄嬛、安嫔和惠嫔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肯定:“回禀莞贵人、安嫔娘娘、惠嫔娘娘,此药膳汤所用食材药材,皆属上品,配伍精当,君臣相佐,温补而不燥烈。当归、黄芪补气生血,山药、红枣、枸杞健脾养胃,百合宁心安神,乌鸡为血肉有情之品,最宜滋养。于惠嫔娘娘此刻气血不足、心绪不宁、胎动不安之症,确为……极好的滋补调理之品。” 他特意加重了“极好”二字,眼神坦荡,显然并无虚言。
甄嬛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看向安陵容的目光复杂难辨,有疑虑未消,却也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沈眉庄护着腹部的手也微微放松,看着那碗汤的眼神不再全是恐惧。
安陵容在温实初说出“极好”二字时,心中那块巨石轰然落地!她脸上的委屈化为温婉的关切,甚至带上了一丝被误解后的释然:“温太医既说好,妹妹就放心了。” 她重新拿起小碗,亲自盛了半碗汤,小心翼翼地吹了吹,递到沈眉庄面前,声音柔得能滴出水来:“姐姐,快趁热喝了吧。为了孩子,再没胃口,也多少用些。”
沈眉庄看着眼前这碗被温实初验证过“极好”的汤,又看着安陵容那无比“真诚”的脸,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这汤无毒,可安陵容这个人……她犹豫着。
“眉姐姐,”一首沉默的淳儿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带着大病初愈后的清润和平静,目光落在沈眉庄隆起的腹部,“温太医说了……极好。” 她的话语极其简单,却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她没有看安陵容,只是看着沈眉庄,眼神里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仿佛在说:汤没问题,喝吧,为了孩子。
沈眉庄对上淳儿那双沉静无波的眼睛,又低头看了看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是啊,为了孩子……她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接过安陵容手中的碗。温热的瓷碗入手,那温度却驱不散她心底的寒意。她闭上眼,屏住呼吸,将那碗混合着复杂药香和更复杂人心的汤,一口一口,艰难地咽了下去。每一口,都像是在吞咽滚烫的砒霜。
汤碗见底。
安陵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温婉至极的笑容。
甄嬛看着眉庄强忍不适的模样,心中酸涩难言。
淳儿缓缓垂下眼帘,重新归于那片深沉的静默。
温实初悄然退下,殿内弥漫着药膳的余味和一种无声的、令人窒息的暗流。这碗被验证“极好”的汤,仿佛一道无形的绳索,将西个女人的命运,在这深宫永寿宫的方寸之地,更紧地、也更危险地……捆绑在了一起
(http://www.isfxs.com/book/GCEDGC-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