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陵容高烧,姐妹来看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陵容高烧,姐妹来看望

 

暖阁里,炭盆烧得通红,汤婆子滚烫,锦被厚重,却再也暖不透安陵容身体深处那彻骨的冰寒。华妃罚跪那日的风雪,如同附骨之蛆,彻底侵入了她的肺腑。

回宫后的当夜,她便发起了高烧。

起初只是阵阵畏寒,裹紧了被子也止不住地打颤,汤婆子抱在怀里如同抱着冰块。宝鹃忧心如焚,彻夜守在床边,不断更换着凉掉的汤婆子,用温水一遍遍擦拭她滚烫的额头和脖颈。安陵容昏昏沉沉,喉咙如同被烙铁反复灼烧,每一次吞咽都痛得她蜷缩起来,连那清冷的模仿音都发不出了,只剩下破碎嘶哑的呻吟。

到了次日,高烧非但未退,反而愈演愈烈。她双颊烧得通红,嘴唇干裂起皮,呼吸急促而灼热,每一次吸气都拉扯着胸腔深处针扎般的疼痛。剧烈的咳嗽如同风暴,席卷着她单薄的身体,咳得撕心裂肺,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咳出来。咳到极致,眼前阵阵发黑,只能无力地伏在枕上,每一次喘息都带着破风箱般的呼哧声。

膝盖的冻伤和手肘的磕伤在高温下也迅速恶化,红肿发烫,稍微一动便钻心地疼。身体像是散了架,沉重得连抬起一根手指都无比艰难。

“小主……小主您醒醒!喝点水吧!”宝鹃端着温水和太后赐下的珍贵药汁,哭得眼睛肿成了核桃,声音带着绝望的哀求。她用小银勺撬开安陵容干裂的嘴唇,一点点将药汁喂进去。

苦涩的药汁滑过灼痛的喉咙,带来短暂的刺激,安陵容微微蹙眉,无意识地吞咽着。但大部分药汁都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染污了洁白的寝衣。她意识模糊,仿佛置身于一片无边无际的冰火炼狱之中,时而冷得浑身抽搐,时而又热得如同被架在火上炙烤。混沌的脑海中,闪过养心殿皇帝穿透她的目光,闪过华妃刻薄的脸,闪过太后审视的眼神,最终都化作一片冰冷刺骨的虚无。

宝鹃见喂药艰难,心急如焚,再也顾不得许多,哭着冲出殿门,几乎是扑跪在闻讯赶来的管事太监脚下:“公公!求求您!禀告皇上,禀告太后!我家小主病得厉害!高热不退,咳得厉害,水米都难进了!求求您请个太医来看看吧!求求您了!”她连连磕头,额角很快青紫一片。

管事太监皱着眉,看着宝鹃凄惨的模样,又想到安陵容毕竟眼下还是“得宠”的,虽则这“宠”来得古怪,但万一有个闪失,他也担待不起。犹豫片刻,终于道:“行了行了,别嚎了!咱家这就去禀告!你好生伺候着!”说罢,匆匆转身离去。

然而,这深宫的消息传递,如同泥牛入海。皇帝正为西北军报焦头烂额,听闻安常在病了,只淡淡一句“知道了,让太医好生诊治”,便再无下文。太后那边倒是派了个老成的嬷嬷过来看了一眼。

那嬷嬷站在暖阁门口,并未走近床榻,只远远瞧了一眼安陵容烧得人事不省、咳喘不止的模样,又问了宝鹃几句症状,眉头紧锁,低声道:“瞧着是寒气入肺,来势汹汹。太后娘娘知道了,让你们好生伺候着,缺什么药材,只管去内务府领用太后娘娘的份例。”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安陵容痛苦蹙起的眉头,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只是这嗓子……怕是经此一劫,要好好将养些时日了。” 这话像是一道无形的判决。

嬷嬷走后不久,太医终于姗姗来迟。隔着丝帕诊了脉,又看了看安陵容的舌苔和喉咙,开了方子,无非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药材,又嘱咐务必静养,切忌再受风寒,尤其要“噤声”,让嗓子彻底休息。

太医的话,宝鹃字字句句都记在心里,可看着床上气息奄奄的小主,只觉得字字如刀。噤声?这深宫之中,失了这把嗓子的小主,还能有什么活路?

药煎好了,宝鹃和小宫女们合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给安陵容灌下去小半碗。或许是药力起了作用,或许是高烧耗尽了她的体力,后半夜,那撕心裂肺的咳嗽终于稍稍平息了些,呼吸也略微平稳。但她依旧深陷在高热的梦魇中,眉头紧锁,嘴唇无声地开合着,像是在呼唤什么,却发不出一点声音。额头上不断渗出虚汗,宝鹃一遍遍擦拭着。

天快亮时,安陵容短暂地恢复了一丝清明。她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视线模糊了好一会儿才聚焦。映入眼帘的是宝鹃哭肿的双眼和憔悴不堪的脸,还有窗外透进来的、灰蒙蒙的天光。

她想开口说话,喉咙却像被砂石堵死,只发出一阵微弱的气音,伴随着剧烈的灼痛。她想动一动,身体却如同被巨石碾过,沉重而酸痛,尤其是膝盖和手肘,依旧传来清晰的痛楚。

“小主!您醒了!”宝鹃惊喜地凑近,声音带着哭腔,“您感觉怎么样?还烧吗?要不要喝水?”

安陵容眨了眨眼,意识缓慢地回笼。身体的痛苦清晰地告诉她发生了什么。她试图抬起手摸摸自己的喉咙,手臂却酸软无力。

嗓子……真的坏了吗?

太医说要噤声……要养……

养多久?

明日……养心殿……还能去吗?

一连串冰冷的问题如同毒蛇,缠绕上她刚刚苏醒的意识。她看着宝鹃担忧恐惧的眼神,心中却一片麻木的死寂。

跪后的第三日,安陵容的高热终于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满身的疲惫和一片狼藉的虚弱。她依旧昏沉地躺在层层锦被中,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呼吸间带着痰鸣的嘶声,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胸腔深处残余的疼痛。喉咙的灼痛感稍减,却依旧发紧,吞咽困难。膝盖和手肘的伤处被妥善包扎着,但稍微挪动便传来清晰的钝痛。

宝鹃正用小银勺一点点给她喂着温热的蜂蜜水,动作小心翼翼,生怕呛着她。殿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和病气,炭火依旧烧得很旺,却暖不透安陵容眼底那片深潭般的死寂。

“小主,您再喝一点……”宝鹃的声音带着哭过后的沙哑和强撑的希冀。

安陵容只是微微偏开头,闭上了眼睛。身体的极度虚弱让她连拒绝的力气都懒得使,只剩下一种深沉的、无边无际的疲惫和麻木。她甚至觉得,就这样一首躺下去,不再醒来,也是一种解脱。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宫人压低声音的通传:“小主,莞嫔娘娘和淳常在来看您了。”

安陵容眼睫几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虚弱的睁不开眼睛。

甄嬛和淳儿己快步走了进来。甄嬛今日穿着素雅的藕荷色旗装,外罩一件银狐斗篷,眉宇间带着明显的忧色。淳儿则穿着一身娇嫩的鹅黄,小脸绷得紧紧的,圆圆的杏眼里盛满了真实的担忧和心疼,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浓重的药味和安陵容憔悴不堪的模样让两人都吃了一惊。淳儿更是倒抽一口凉气,眼圈瞬间就红了,走到到床边:“安姐姐!你……你怎么病成这样了!”她看着安陵容苍白消瘦的脸颊和干裂的嘴唇,声音都带了哭腔。

甄嬛也走到床前,看着安陵容紧闭双眼、气息微弱的模样,眉头紧锁,眼中是真切的怜惜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她轻轻握住安陵容露在被子外、冰凉的手,那手瘦得骨节分明。

“陵容,”甄嬛的声音放得极轻,带着安抚,“我和淳儿来看你了。你感觉如何?太医怎么说?”

安陵容依旧闭着眼,没有回应。那只被甄嬛握住的手,也毫无生气,冰冷而僵硬。

宝鹃连忙跪下行礼,哽咽着将安陵容的病情和太医的诊治说了一遍,尤其强调了“寒气入肺,需静养,尤其要噤声养喉”。

“噤声养喉……”甄嬛重复着这西个字,目光落在安陵容的脖颈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而复杂。她太清楚这把嗓子对陵容、对皇帝、甚至对太后而言,意味着什么了。这病,来得太不是时候,也太……凶险了。

淳儿听着,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她将食盒放在一旁,也凑到床边,小心翼翼地用自己温热的小手包住安陵容另一只冰凉的手,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却努力放得轻快:

“安姐姐,你别怕!好好养着!太医说了要静养,要噤声,那咱们就一句话也不说!就当……当在闭关修炼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她试图用孩子气的比喻冲淡沉重,“我带了上好的燕窝和雪梨膏来,最是润肺的!宝鹃,你记得炖给安姐姐喝!”

她顿了顿,看着安陵容依旧紧闭的双眼和毫无血色的脸,小脸上的神情忽然变得异常认真,那是一种超越了她年龄的、属于穿越者的洞悉和恳切。她凑得更近些,几乎是贴着安陵容的耳朵,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气声说道:

“安姐姐,我知道你心里难受,觉得没意思……可你千万别多想!真的!什么嗓子,什么恩宠,都是虚的!只有身子骨是自己的本钱!你先把身子养得壮壮实实的,比什么都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深宫的路还长着呢,谁知道明天会怎样?养好了身子,才有将来啊!一切……都会好的!你信我!”

淳儿的话语如同暖流,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信服的力量,试图融化安陵容心头的坚冰。尤其是那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和“一切都会好的”,仿佛蕴含着某种只有淳儿自己才懂的、关于未来的沉重预言。

安陵容紧闭的眼睫剧烈地颤抖起来,一滴泪水无声地从眼角滑落,洇入鬓角。她依旧没有睁眼,但那只被淳儿握着的手,指尖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甄嬛将淳儿的话听在耳中,看着陵容滑落的泪水,心中百感交集。她轻轻拍了拍淳儿的手,示意她先让开。然后,她转向宝鹃,语气果断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

“宝鹃,你立刻拿着我的腰牌,亲自去太医院,请温实初温太医过来!就说是我请的,请他务必即刻前来为安常在诊治!要快!”

“温太医?”宝鹃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巨大的惊喜!温实初的医术是后宫公认的精湛,更重要的是,他是甄嬛的心腹,为人最是稳妥可靠!有他来看,小主就有救了!“是!奴婢这就去!谢莞嫔娘娘!谢娘娘!”宝鹃激动地连连磕头,爬起来跌跌撞撞就往外冲。

甄嬛重新看向安陵容,看着她眼角未干的泪痕,声音放得更加柔和,却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陵容,温太医医术高明,定能治好你的病。至于嗓子……”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安抚,却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慢慢来,总会好的。眼下最要紧的,是把身子养好。别想太多,万事有我在。”

安陵容依旧闭着眼,但胸腔的起伏似乎明显了些。甄嬛的承诺和温实初的名字,像投入死水潭的石子,终于激起了一丝微弱的涟漪。她缓缓地、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动作幅度小得几乎看不见,但甄嬛和一首紧张注视着的淳儿都捕捉到了。

淳儿破涕为笑,连忙道:“对!安姐姐,你听见了吗?甄姐姐请温太医来了!温太医可厉害了!你一定会好起来的!”她又拿起帕子,小心地替安陵容擦去眼角的泪痕。

殿内沉重的气氛似乎因甄嬛的决断和淳儿的话而稍稍松动。安陵容依旧虚弱地躺着,闭目不言,但那股浓得化不开的死寂,似乎被撕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身体的痛苦依旧,喉咙的隐患如同悬顶之剑,但“温实初”这个名字,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来自甄嬛阵营的、强有力的支持,让她冰封的心湖底层,那点为了母亲而必须活下去的微弱意志,终于艰难地探出了头。

她静静地躺着,等待着。等待着那位医术高明的温太医,也等待着,这具残破躯壳和那颗麻木心灵,在命运的夹缝中,挣扎求生的下一步。窗外的天光透过窗棂,在窗前投下斑驳的光影,明暗不定,如同她此刻渺茫难测的未来。


    (http://www.isfxs.com/book/GCEDGC-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