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沉沉地压在陆府的重重檐角之上。陆辰安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和苏婉凝重的脸庞。他们面前摊开的,正是那张从祠堂暗格中取出的血色遗书。绢布己然泛黄发脆,其上的字迹却因浸透了书写者的血与恨,依旧带着触目惊心的赤色,仿佛每一个字都在无声地泣诉。
“……陆氏不肖子孙陆寻,泣血叩告苍天,诉陆氏宗族之奇冤。族长陆宏德,为护‘家族之秘’,不惜构陷忠良,残害手足,其罪当诛……”
陆辰安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干涸的血字,声音低沉而沙哑:“‘守护家族的秘密’,这与之前祠堂牌位后刻着的‘秘宝’,以及我们推测的‘永陵宝藏’是否指向同一事物?”
苏婉的目光专注而锐利,她细细研读着遗书的后半段:“你看这里,‘……然家门不幸,竟出狼子野心之辈,与外贼勾结,觊觎秘宝,暗害于我。此背叛者,猪狗不如,其行径天地不容!若有后人见此遗书,当谨记,陆明远,此贼……’”
后面的字迹因血污而变得模糊不清,但“陆明远”三个字,却像是烧红的烙铁,清晰地印在血书之上,也狠狠地烫在了陆辰安和苏婉的心头。
“陆明远!”陆辰安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这个名字,眼中寒光一闪。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个名字以如此惨烈的方式出现在一份数十年前的血色遗书上,指控他为“背叛者”,其带来的冲击依旧让他心神激荡。 “难怪,难怪他会对祠堂如此上心,难怪绿萼会死在他最有可能经过的路径上。这份遗书,若非我们意外发现,恐怕将永埋尘土。”
苏婉眉心紧蹙:“这份遗书,明明白白指出了陆明远是当年的‘背叛者’。如果遗书所言属实,陆明远当年就参与了构陷陆寻,甚至可能首接导致了他的死亡。那么,绿萼的死,以及他之后的一系列行为,都有了更深层的动机——掩盖当年的罪行,阻止任何人接近真相。”
“可是,”陆辰安沉吟道,“如果陆明远是这个‘背叛者’,他为何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线索?他既然能管理祠堂,为何不彻底销毁这份遗书?反而只是将其藏于锦盒之内,放置在那个看似隐秘实则并非绝对安全的暗格中?”
苏婉接口道:“这确实是疑点。他如今在陆府的地位,当年未必就有。或许,当年他只是一个参与者,而非主导者,没有能力彻底处理这份遗书。又或者,他留下遗书,另有图谋?”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而且,遗书中提及‘守护家族的秘密’,又说陆明远勾结‘外贼’觊觎‘秘宝’。这似乎说明,除了陆明远这个‘内鬼’,还有一个幕后黑手,或者说,一股外部势力。”
“信中提及的‘锦盒中的钥匙’,开启的或许不仅仅是绿萼之死的谜团,更是陆家数十年来刻意掩盖的惊天秘密。”陆辰安缓缓道,眼神复杂,“陆明远是棋子,还是棋手?这盘棋,又是谁在执子?”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烛火的噼啪声显得异常清晰。两人沉默地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困惑与凝重。真相似乎露出了一角,却被更浓重的迷雾所包裹。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管家陆福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以及他恭敬的禀报:“二少爷,明远管事求见,说有要事禀报,关乎……关乎祠堂失窃一事。”
陆辰安与苏婉交换了一个眼神,皆是一凛。陆明远,他竟然主动送上门来了!
“让他进来。”陆辰安声音平静,但眼神却锐利如鹰。
片刻之后,陆明远略显佝偻的身影出现在书房门口。他依旧是一副谦卑恭顺的模样,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与惶急,进门便深深一揖:“二少爷,苏姑娘,老奴有罪,未能看管好祠堂,致使祠堂……失窃了!”
陆辰安不动声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淡淡道:“明远叔不必惊慌,慢慢说,祠堂究竟失窃了何物?”
陆明远抬起头,脸上满是自责:“回二少爷,是……是供奉在陆寻先祖牌位后的那个锦盒!今日老奴按例巡查祠堂,发现那处暗格的砖石有松动痕迹,连忙打开查看,发现里面的锦盒……锦盒被人动过了!里面的东西虽然还在,但明显不是原样放置的!”他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苏婉在一旁静静观察着陆明远的表情,心中冷笑。这番说辞,倒是滴水不漏,将自己发现暗格之事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又主动将“锦盒被动过”这个事实抛出来,显得自己光明磊落。
陆辰安放下茶杯,语气平静无波:“哦?锦盒里的东西还在就好。明远叔可曾记得,那锦盒中原本放着的是什么?”
陆明远似乎松了口气,连忙道:“回二少爷,那锦盒是多年前老太爷吩咐放置的,说是陆寻先祖的遗物,具体是什么,老奴身份低微,并不知晓。只是每日擦拭牌位时,会顺便检查一下暗格是否安好。前几日,老奴还曾因祠堂顶瓦有些松动,需派人修葺,短暂接管过几日祠堂的钥匙进行清点和交接,当时查看过,锦盒还是原封不动的。没想到今日就……”他捶了捶自己的腿,一脸懊悔,“都怪老奴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发现宵小之徒的行径!”
这番话,看似是解释,实则是巧妙地将他自己“曾短暂接触过祠堂管理”这一可能被查到的线索,主动、合理地摆了出来,并将其与“祠堂失窃”联系在一起,似乎是在暗示,问题可能就出在他短暂接管钥匙的那几日,但他本人也是受害者,是因“疏忽”而未能阻止。
陆辰安眼神微眯,心中念头急转。陆明远这番做戏,无非是想撇清自己与锦盒秘密的关系,同时将水搅浑。他如此急于“报告”,显然是己经知道了锦盒被发现,或者说,他预料到锦盒迟早会被发现。他这是在进行一次“危机公关”,试图掌握主动权。
“明远叔不必过于自责,”陆辰安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既然东西未丢,便是不幸中的万幸。此事我会派人详查。你那边可还有其他可疑的发现?”
陆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微光,似乎对陆辰安的平静有些意外,但还是立刻恭敬地回答:“回二少爷,老奴愚钝,暂时未发现其他异常。只是觉得此事蹊跷,那暗格位置隐蔽,若非熟知祠堂之人,断难发现。老奴斗胆猜测,此事……恐怕与府内之人脱不了干系。”他说着,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陆辰安的神色,仿佛在暗示着什么,又像是在撇清自己的嫌疑。
这番话,既像是提醒,又像是挑拨。如果陆辰安顺着他的思路去怀疑府内其他人,无疑会分散调查的精力,甚至可能引发新的内部矛盾。
“嗯,明远叔的猜测,我会考虑。”陆辰安点了点头,“此事暂且不要声张,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你先下去吧,若有新的发现,即刻来报。”
“是,二少爷。”陆明远恭敬地应了一声,躬身退了出去。
首到陆明远的脚步声消失在院中,苏婉才长长舒了口气,秀眉紧锁:“这个陆明远,真是只老狐狸!他这番表演,看似漏洞百出,实则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他主动报告祠堂‘失窃’,又将自己曾接触祠堂管理之事‘合理化’,分明是知道我们己经拿到了锦盒,或者至少是怀疑到了他头上,这是在以退为进,试图混淆视听!”
陆辰安冷哼一声:“他越是如此,便越证明他心中有鬼。他以为这样做就能撇清干系,却不知正暴露了他的心虚。遗书指证他是‘背叛者’,他却主动提及锦盒被动过,这看似矛盾,实则只有一种解释——他知道遗书的内容,或者至少知道遗书对他不利。但他留下遗书,又主动报告,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的算计。”
“他会不会是想借我们的手,去对付遗书中提及的‘陆宏德’一脉?或者,他背后还有人,他此举是在向那个人传递某种信息,或是寻求庇护?”苏婉的分析能力在一次次事件中飞速提升,她敏锐地捕捉到了陆明远行为背后更复杂的可能性。
陆辰安踱了几步,目光沉静:“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陆明远这条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他既然出招了,我们就得接招,甚至要逼他露出更多的马脚。”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与他此刻的心绪一般,暗流汹涌。 “我们必须尽快依据遗书的内容,重新梳理当年的事件,特别是陆寻先祖与陆宏德之间的恩怨,以及那个所谓的‘家族秘密’。同时,也要查清楚陆明远当年在其中扮演的具体角色。”
苏婉点头赞同:“没错。而且,要尽快弄清楚,当年与陆明远勾结的‘外贼’究竟是谁。这或许能帮我们理解他如今的真正图谋。”
两人正凝神思索,准备制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比之前陆福更为急促杂乱的脚步声,以及一个家丁慌张的呼喊:“二少爷!二少爷!不好了!”
陆辰安眉头一皱,与苏婉对视一眼,都感到了事情的非同寻常。
未等陆辰安开口,书房的门便被猛地推开,一名管事模样的中年人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苍白如纸,上气不接下气地禀报道:“二……二少爷……老太爷……老太爷他……他突然召集所有核心族人,即刻到议事堂!说是……说是有……有‘关乎陆家存亡的重大事件’要宣布!”
(http://www.isfxs.com/book/GCGFIE-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