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缑氏山刘备进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缑氏山刘备进学

 

正月二十二日刘备收到刘元起通知,要在后天出发。

刘元起托人打听到了一个商队,近期要从涿县前往洛阳,可以顺道搭乘前往。

于是,出发的时间就提前了。

刘备和刘德然结伴到涿县,顺利会合到了商队,然后顺着官道,离开了涿县。

刘德然的兴奋维持了一天左右,刚离开家乡,左瞧右瞧都是新鲜的。

但是马车不给力,还是比较颠簸,甚至不如骑马舒适。

如果身下不垫厚点,几天下来,浑身都颠的要散架了。

而刘备的注意力不在沿途,在给车夫递上一块炉饼后,两人的聊天迅速步入正轨。

这支商队是中山甄家的行商队伍,就是大名鼎鼎的甄皇后甄宓。

这次南下是带了去年收购的皮毛,到邺城散一批货物。

再补充铁器和粮食,运到洛阳卖掉。

每天大约走80-120里,有时候遇到天气不好,或者连续数天赶路,会略微休息半日。

这样到了二月初五到了邺城。

刘备和刘德然在商队附近找地方休息,而商队开始散货收货。

刘德然叫刘备一起出去逛街,刘备出于小心,还是拒绝了。

自己身上带了三十五斤精盐,按现代的计算方法折算,大约是16斤不到。

大部分用缝制的麻袋套了三层,放在了行囊里,约2斤用小陶罐装着放在怀里。

三日后商队开始出发,这一次首接走到了洛阳10多里处。

刘备问清了前往缑氏山的方向和路线,便和刘德然离开了商队,踏上了前行的道路。

刘德然还在感叹。此行遇到的人和新奇的事,刘备的思绪却在另一些事情上。

自从到了冀州附近,太平道的信徒逐渐多了起来。

刘备都看到了很多人在用符水治病救人,邺城内更是每条街都能看到。

这个时候的官府,对太平道还是持着听之任之的态度。

觉得太平道是劝人向善,能教化百姓,官府也乐见其成,毕竟是在帮自己解决麻烦。

可谁也想不到,十年后的大贤良师,会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

在刘备看来,黄巾起义不是愚昧和落后的代表。

而是活不下去的百姓,忍无可忍的奋力一搏。

如果这天下人人能吃饱,怎么可能有,“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这样振聋发聩的呐喊?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与?”朝廷难辞其咎!

既然这天下走错了路,那就让我亲手把他扶回正轨,刘备在心里默默地立下信念。

刘备两人一路连问带找,总算到了缑氏山附近。

这名字实在难以启齿,缑(gou)氏居然和某些下流之物谐音,读起来有点羞涩。

山脚的一片平地上,正中间是三间连在一起的大木屋,两侧和周围都是分散的茅屋土墙。

有山有水有树林,看起来是山明水秀,就是不知道夏天蚊子有多大。

两人到达后,找人问了下,随即到木屋的一角。

有一位学生在代劳登记造册的事情。

这位年轻学子起身施礼道:“在下高绣,敢问两位可是来卢师处拜师求学的?”

两人也连忙应答,互通了姓名,随后高绣在竹简上给两人登记。

又告知两人,三月初一,卢植会在学堂内举行拜师礼。

让两人提前准备好束脩,熟悉礼节。

刘备两人一一应下后,出去找居住的地方。

两侧排列有序的茅屋,都有编号,如甲子、乙丑等,两人排到了乙酉、丙戌。

两侧之外还有零落分布的,是家境较好的学生,自己造的木屋。

刘备进屋后反锁了门,从怀里掏出一把木铲。

在土炕内侧掏了个洞,把层层包裹的精盐和小罐的精盐都放进去。

铺平稻草后舒了一口气,随意铺了床铺,便出去洗手。

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刘备到了学堂下首的一个茅屋,这里面有灶台。

因为条件有限,大部分学生是缴纳粮食,然后集中做饭,个别有财力的也可以自己开小灶。

排队的时候,身前的这位同学吸引了刘备的注意力。

长相俊美,又高又帅,是刘备羡慕的类型,忍不住就多看了两眼。

吃饭的时候,刚好在一个案前就食。

刘备顿时发动技能,与对方交换了名片,心里恍然,原来是伯圭兄。

自己命里的老大哥,一路提携自己不少。

互通姓名后,才发现大家都是幽州老乡,关系一下子拉近不少乡。

公孙瓒是辽西人,去年初来的,刘备刘德然是涿郡人。

饭后刘备又拉着公孙瓒散步消食,了解了卢植这个书院的情况。

卢植大约是在熹平元年,到这里钻研学问,并教书授徒。

刚开始只有两间茅屋,后来束脩收多了,又扩大了规模。

去年的时候,教书的名声传开。

很多寒门子弟和平民百姓子弟来到了这里,对于世家弟子来说,基本没啥吸引力。

随后的几日,刘备和刘德然准备了十条肉干,也置办了一些日用和学习品。

三月初一早上,刘备在学堂见到了卢植。

是个大帅哥,身高一米八五以上,皮肤白皙,胡须可捋。

既有温润如玉的气质,也不乏阳刚的气息。

可以说,是很多女生心中,成熟男人的完美形象。

开口讲话后,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让刘备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精英人士的风范。

卢植介绍了自己,和讲学的时间。

高绣从旁上前,开始了拜师仪式。

各个新来的学子,手捧束脩,上前递给卢植。

卢植收取后放在旁边,十条肉干着实不少,但是没办法。

这是卢植、郑玄师兄弟认可的礼节。

收了束脩后,卢植回赠了《论语》、葱、芹菜,通“聪”、“勤”,就是字面的意思。

等众弟子谢过退后,卢植又领大家朗诵了《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通操作下来后,礼成,刘备如愿成了卢植的一名弟子。

只是自己没打算在这里混个三五年,时间宝贵,找机会用套路爆一下名声。

变卖掉资产后,就回涿郡苟着发育了。


    (http://www.isfxs.com/book/GCIIFI-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