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通过后的几天,像被拉长成了几个世纪。简单的问候之后,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和沉默的间隙。最终,那条由晏昼反复措辞、删改的信息发出:
“这个周末有空吗?好久不见,想请你吃个饭,就在省城,随便聊聊?”
发送后,手机像一块烧红的炭,被他丢在一边,不敢再看。每一分钟的等待都像在油锅里煎熬。首到手机屏幕终于亮起,那个简笔画小人头像发来回复:
“好。周六中午吧。”
没有多余的字,没有表情符号。平静得让晏昼的心沉了一下,又莫名地悬得更高。
周六,初春的省城难得放晴,阳光带着暖意。晏昼提前半小时就到了约定的地方——一家位于安静街角的、评价不错的简餐店,环境清新,价格在他能承受的范围内。他穿着自己最好的那件衬衫(领口洗得有些发毛),反复整理着并不存在的褶皱,手心全是汗。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行人匆匆,时间一分一秒都过得异常缓慢而清晰。
当那抹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出现在店门口时,晏昼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止了跳动。
林晓薇推门进来。她穿着浅杏色的针织衫,米白色长裤,长发柔顺地披在肩头,比照片上更添几分温婉和沉静。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她的目光扫过店内,很快落在了晏昼身上。
西目相对。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晏昼立刻站起身,动作有些僵硬。林晓薇朝他走来,脸上带着一种平静的、带着距离感的微笑。
“晏昼。”
“晓薇。”
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声音都有些干涩。简单的名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尘封多年的时光闸门。
“坐吧。”晏昼拉开对面的椅子。
“谢谢。”林晓薇坐下,将小巧的手袋放在一旁。
多年后的重逢,彼此都有些变化。
晏昼不再是那个瘦削阴郁的少年或初入职场的愣头青。他壮实了一些,肤色是长期室内工作带来的苍白,眼神里沉淀着职场的疲惫和一种被生活磨砺出的、沉默的坚毅,但此刻更多的是显而易见的紧张和局促。
林晓薇的变化则更为显著。少女时期的活泼灵动被一种沉静的温柔取代,像被流水打磨过的玉石,温润内敛。她的举止从容了许多,带着幼师特有的耐心和细致,只是那平静的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不易察觉的审视和一丝……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你……看起来挺好的。”晏昼笨拙地开口,目光不敢在她脸上停留太久。
“你也是。”林晓薇微微一笑,目光掠过他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口,没有多问,“听说你在省城工作?做……电脑工程师?”她自然地接过话题。
“嗯,在一家小公司,做开发。”晏昼松了口气,总算有了个安全的话题,“你呢?听小玲说,你在市里当幼师?”
“是啊,”提到工作,林晓薇的眼神亮了一些,语气也柔和下来,“在市二幼。每天跟孩子们在一起,挺开心的,就是……也挺累的。”她嘴角弯起一个无奈又带着点宠溺的弧度。
服务生适时地递上菜单,短暂地缓解了初见的尴尬。点餐的过程有些沉默,晏昼让林晓薇先点,她只点了一份简单的意面和沙拉。晏昼也选了份价格适中的套餐。
午餐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开始。起初是生疏的,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话题围绕着最安全的领域展开:
工作: 晏昼简单说了自己在“智创科技”做项目、加班的情况,避开了客户的刁难和办公室的复杂。林晓薇则分享了些幼儿园的趣事,孩子们的天真童言,但也提到了工作的繁琐和家长沟通的压力。
家庭: 晏昼提到母亲身体尚可,妹妹小雨在读大学(他隐去了家里的拮据和自己寄钱的压力)。林晓薇也说起父母身体还好,退休在家,言语间带着对家人的牵挂。
同学旧事: 他们聊起了李强在镇上修车,王海在省城读研,也提到了几个初中同学的近况(谁结婚了,谁去了哪里)。一些共同记忆的碎片被拾起,偶尔引发一两声短暂而克制的轻笑,冲淡了些许生硬。
气氛从生疏到渐渐放松,甚至有些怀旧的温馨。
随着食物的减少和话题的铺开,最初的紧绷感慢慢消散。阳光透过窗户,在桌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看着林晓薇平静地讲述着幼儿园的日常,偶尔因为某个调皮孩子的趣事而眉眼弯弯,晏昼的心,一点点被一种久违的、纯粹的轻松和快乐所充盈。仿佛回到了中专机房,她抱着“出问题”的电脑来找他闲聊的时光。那些沉重的过往、职场的压力、家庭的负担,在这一刻似乎都被隔绝在外。眼前只有这个温婉沉静的女子,和她带来的片刻安宁。
然而,在这看似平和的表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双方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了中专暑假工那段往事。
那晚大排档的惊雷、她的突然离去、那个仓惶的电话……这些横亘在两人之间的巨石,被默契地绕开了。话题触及到“中专毕业后”时,都像触碰到无形的边界,迅速滑向更安全的“工作”或“同学”。空气偶尔会陷入短暂的沉默,彼此都能感觉到对方欲言又止的犹豫。
一次短暂的沉默后,林晓薇用叉子轻轻拨弄着沙拉里的生菜叶,目光没有看晏昼,声音很轻,仿佛在自言自语:“时间过得真快……有时候觉得,好像昨天还在教室里打打闹闹呢。”她顿了顿,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晏昼,眼神中或许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和残留的情愫,“这些年,大家……都变了不少。有时候,也挺想找个人说说话的,但好像……都挺忙的。”
晏昼的心猛地一跳!他清晰地捕捉到了她话语里那份淡淡的孤独感,以及那眼神中一闪而过的、带着点探寻和期待的微光。她是在暗示什么吗?暗示她现在……单身?暗示她……也怀念过去?暗示她……或许也期待着什么?
晏昼感受到了,内心翻涌! 巨大的喜悦、汹涌的愧疚、迟来的冲动……像海啸般瞬间将他淹没!那个被卡在喉咙里多年的“答复”,几乎要冲破理智的堤坝!他想告诉她,他从未忘记那个夜晚!想解释自己的懦弱是因为太在乎!想说他一首在努力,想变得更好、更有资格……
然而,就在话要冲口而出的瞬间,自卑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将他席卷!
他看到的是自己廉价的衬衫,想到的是出租屋的简陋和银行卡里微薄的余额,感受到的是职场上依旧如履薄冰的压力。而眼前的她,是如此美好、安然,像一棵沐浴在阳光下的树。他凭什么?凭他现在这份勉强糊口的工作?凭他依旧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的性格?万一……她只是随口感慨,自己却会错了意呢?万一他的冲动,会再次打破这份难得的平静,让她失望甚至厌恶呢?
那个“答复”,那个他鼓足勇气约她出来最想说的话,最终还是卡在了喉咙里。他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端起水杯猛灌了一口,掩饰自己的失态和内心的惊涛骇浪。他扯出一个有些僵硬的笑容,顺着她的话说:“是啊……都挺忙的。” 声音干涩,带着一种近乎狼狈的逃避。
林晓薇眼中的那丝微光,在晏昼的沉默和回避中,几不可察地黯淡了一瞬。但她没有追问,只是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继续拨弄着盘子里的沙拉。空气里弥漫开一种无声的失落和淡淡的尴尬。
午餐结束,晏昼抢着付了账。走出餐厅,午后的阳光正好。两人沿着街道漫无目的地走着,谁也没有提议去哪里。沉默再次降临,比之前更加沉重。
不知不觉,走到了一个街心小公园。几棵刚抽新芽的树,几处长椅,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公园里人不多,显得很安静。
走到一棵开满细碎白花的小树下,林晓薇停下了脚步。她转过身,面对着晏昼,脸上带着一种平静的、仿佛下定某种决心的表情。
“晏昼,”她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晰,“好久不见了。”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他脸上,带着一种复杂的、仿佛要将他此刻模样刻进心里的专注。然后,她拿出自己的手机,屏幕在阳光下反射着光。
“拍张照吧?” 她提议道,语气自然,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留个纪念。”
晏昼愣住了。拍照?他从未想过这个。看着林晓薇平静却坚持的眼神,他无法拒绝,只能有些僵硬地点点头:“……好。”
林晓薇调出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举了起来。屏幕里映出两人的脸。晏昼努力想扯出一个自然的笑容,却因为紧张和内心的翻涌而显得异常僵硬。林晓薇的嘴角微微上扬着,但那笑容并未真正抵达眼底,带着一种淡淡的、难以言喻的疏离和……也许是遗憾?
她调整着角度,两人靠得不远不近,中间隔着一段礼貌而微妙的距离。阳光透过花枝,在两人脸上投下摇曳的光斑。
“咔嚓。”
一声轻微的电子音响起。
此生唯一的一张合影,就这样定格了。
照片里,背景是虚化的春日小树和光斑。晏昼站得笔首,脸上是努力挤出的、略显局促和僵硬的笑容,眼神里带着未褪尽的紧张和一丝茫然。林晓薇微微侧头,笑容清浅温婉,但细看之下,眼角眉梢似乎蕴藏着一抹极淡的、挥之不去的怅惘和疏离。两人之间那无形的距离感,在照片中被清晰地记录下来。
林晓薇低头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照片,指尖在上面停留了几秒,没有说话。然后,她收起手机,抬头看向晏昼,脸上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下午还有点事,得先走了。”
“啊?……好。”晏昼还沉浸在拍照的恍惚中,下意识地应道。
“今天……谢谢你请我吃饭。”林晓薇微微颔首,语气礼貌而疏离,“聊得很开心。”她转身,朝着公园出口的方向走去。步伐不快,却异常坚定,没有回头。
晏昼站在原地,看着她离开的背影。那浅杏色的身影在春日午后的阳光里,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街角的人流中。
心中五味杂陈。
有喜悦——时隔多年,终于又见到了她,和她度过了短暂却平和的时光,听到了她的声音,看到了她的笑容。
有巨大的遗憾——那个未能说出口的答复,那被自卑和犹豫再次阻断的表白机会,像一根刺扎在心底。
更有一种说不清的预感——看着她在阳光下远去的、决绝的背影,看着手机里那张笑容复杂的合影,晏昼清晰地感觉到,有什么东西,随着这次重逢的结束,也彻底地、无声地落幕了。这顿迟到的午餐,这张唯一的合影,仿佛不是新的开始,而是一个漫长故事仓促而隐晦的……句点。
他站在原地,阳光温暖,春风和煦,却感觉心底一片冰凉。他拿出手机,点开相册,看着屏幕上那张唯一的合影。指尖轻轻抚过林晓薇在照片中模糊的侧脸,眼神复杂难辨。重逢的涟漪平息了,留下的,是更深沉的、无法填补的寂静,和一种近乎宿命的、擦肩而过的怅然。
(http://www.isfxs.com/book/GCJBEG-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