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 章 刘家各各是人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十一 章 刘家各各是人才

 

天幕下的李世民麻了。

如果真如这动漫展现的一样,那他真的是,万古不易的贼了。

“幸好”

“不对,你们这些后人真不礼貌,咱不是千古一帝吗?你们怎么能这么在背后蛐蛐我?”

二凤无奈正想开哭时被长孙娘娘带走了,此时的天幕又换了一个视频。

【接下来向您走来的,便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以来地位最稳固权力最大的太子同时也是帝国的常务副皇帝大明洪武太子朱标是也】

“哈哈哈,不愧是我的标儿就是比之前的那些太子都要牛逼”

朱元璋高兴的欢呼,但马皇后却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毕竟之前上的两位太子,可都没能顺利继位莫非?

洪武时期的文武大臣对着这位太子爷,那可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赞赏。

当然洪武25年之后的蓝域以及即将因为蓝玉案牵连的数万官员也在那里幽怨的看着天幕。

“天幕哇,为什么您来的那么晚呢”

“大哥啊”

永乐年间的朱棣在看到天幕盘点他大哥的时候又不自觉的回忆起曾经的时光,当然此时尽管对他大哥是极尽贬损,甚至还专门编写了一本奉天靖难记来嘲讽他,但依旧对他大哥爱的深沉。

同时,随着天幕的播放,注定会有好几位朱棣将要被打。

当然天幕之下的其他太子们,尤其是明朝之前的太子,对于朱标这个外号都十分不服,尤其是一些自诩与父皇关系还不错的太子。

弘治朝太子,朱厚照看着天幕说道

“懿文太子或许受宠,但这个受宠的太子应该是我才对”

十二三岁的朱厚照,正是最为呜呜渣渣的年纪,整天在皇宫里闹腾,精力充沛,神强体壮。

【既然讲到了懿文太子朱标,那么就不能光讲朱标太子还要讲他的父亲朱重八娘亲马秀英】

朱重八,这位开国皇帝,在一众皇帝的身世之中可以说是最为低贱贫困苦的,也是,龙凤猪西位千古一帝中的第4位。

自宋运告终,天命真人立国大都,法《易》取国号“大哉乾元”,元朝便诞生了。

作为中华历史上第1个有异族入主中原进而吞并天下的王朝,尽管作为正统只是入主中原98年,但依旧给后人留下了深厚的印象。

“啥?九十八年?”

忽必烈,这就有点不服了,老子好不容易建立下来的如此低谷,这帮不当忍者的鳖孙就只传承了98年?

“真金,滚过来,你要好好看看,你的孩子怎么就那么蠢,怎么就是把我大元98年就浪费了”

此时大元不过刚建立了两三年,真金还是太子,也是乖乖拿着一张小板凳陪在父王身边观看这个天幕。

元朝稳定了几十年之后,很快因为上层的政治斗争内乱也逐渐而生。

最关键的是神州的母亲河黄河又发癫了,哪怕是不擅治水的游牧民族也被逼得无可奈何选择治水。

嗯,黄河两岸治河的名夫发掘了其中一个石人,很熟悉的套路,几乎每一位想要投身创业大潮的创业者都会搞出一些奇迹。其中在这波创业浪潮之中最有名的便是那一句话

“莫道石人三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其中刘福通韩山童领导的红巾军,也是趁势起兵,在山东一带开始树立反元大旗,作为半圆的阻力,他们很快就聚集了十几万名夫在山东一带正面战场之上与大元干起来了。

此时天幕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话

【卯金刀之谶确实牛逼】

(刘家人个个都是人才,刘邦刘秀顺利统一天下,刘备,刘裕,刘黑挞,刘福通等都是一世豪杰)

也被戏称为最喜欢造反的姓氏。

此时天幕下方熟读历史的人物全都懵逼了,有些事情不怕你不想,就怕你乱想。

此时的邓禹,对着自己的好基友刘秀调侃道。

嘿,你说这上面的那个刘秀是不是你?

躬耕于南阳的刘秀对于损友的调侃毫不在意此时的他内心只有两件事,当执金吾娶阴丽华,不过眼下还是先种地吧。

当然此时的主角朱元璋,据传还在卖钩子,当然也有可能己经投军了。

【咳咳咳,言归正传】

这位千古一帝朱重八,在成为千古一帝之前,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凡至极的普通人。

高祖朱百六,爷爷朱西九,爸爸朱五西,听起来他们朱家很喜欢数学,但这名字与数学没有一毛钱关系。

身为凤阳农民出身的朱重八,世代为农或者说世代为刘姓地主当牛做马。

(哪怕是朱元璋也要当刘老爷的牛马)

当然,由于元朝实行的是包税制的政策,元朝的达官贵人只管收钱享乐,而落实到了地方上的税收就非常的沉重。

老朱同志,就在这种严酷的税收环境之下,艰难成长。

当然,时代的一粒沙对于个体户乃至单个家庭而言,都是无比沉重的打击,老朱家破产了,朱元璋的大哥大嫂,二哥三哥以及一众兄长都开哥饿死,就连他爹妈也不幸,死在这无穷不尽的灾难之下。

此时的老朱,感觉天塌了,仅存的兄长还有姐姐也是自寻生路去了。

当然在分别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将父母下葬,朱五西与陈夫人,一生也没有太多积蓄,想要下葬也是难上加难,也就刘家的老地主仁慈给了两块草席,将他们草草安葬。

当然此时的刘老地主不知道,就因为这样一个善举为他留家创造了一个200多年的侯爵之位,哪怕朱明皇朝内乱,这个爵位依旧老老实实传承,首到大明集团破产那一天。

完全可以成为低风险高回报的完美投资。

天幕之下各大时空的地主也都羡慕了,尤其是生活在凤阳一带的地主们。

也不知到底哪个姓刘的那么幸运?

随着反元浪潮的风起云涌,朱元璋不对,此时还叫朱重八,也在随波逐流之中。投入到了此次的反元浪潮之中,并且开始显现出自己的不同之处。


    (http://www.isfxs.com/book/GD0CDI-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