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23年6月1日,李治顺利登基,终于在22岁这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开始接管这个庞大的帝国。
六月十日,李治以舅父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令其与褚遂良同心辅政,李治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因此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尤其是长孙无忌以国舅的身份辅政,凡是长孙无忌的建言,李治无不嘉奖采纳。
对于此时的李治而言,长孙无忌不仅是大舅,更相当于诸葛亮那样的存在,尽管贪权,但是总体而言也是为了朝廷的发展。
此时的李治依旧是扮演好好外甥。
同时8月份的时候,李治在皇位上也待了两个月,也算是掌握了一些事情,同时也开始加封一众老臣,无论是功勋外戚还是宗室,都得到了该有的封赏。
彼时8月份又赶上了河东大震,大手一放便是免税三年同时组织救灾。
半年的时间,朝廷的内政方面也算是得到了稳定。
贞观时期打下来的治世依旧在延续着,同时高中的时代也正是到来永徽元年1月份的时候,李治加封自己的妻王氏为皇后,长子李忠为太子。
当然就目前来看,李治这个腹黑仔在文治方面表现的还行。
但是大唐实在是太大,并且随着李靖一代的老将逐渐凋零,原本被揍趴下的突厥又觉得老子又行了。
在永徽元年的时候,突厥兴兵,高宗派高侃扬了突厥,于是乎他们选择了投降,但老六就是老六,虽然他排行老九,但还是将投降的全都宰了,为突厥之后,降而复叛,埋下伏笔。
原本笑嘻嘻的,李治就不笑了。
此时高侃,刚刚率军回到长安,正打算让车鼻可汗表演一场突厥的舞蹈时,而天目影就播放到这样神奇的内容,虽然突厥可汗,看不到天幕,但并不影响李老九觉得有些丢脸。
“咳咳咳”
“诸位爱卿,还不好好善待这位大唐舞王”
李治有些挂不住脸,这题目真的是没礼貌,竟然随意把别人的想法还有实训给爆出来,真的是太不讲道德了。
不过此时天幕依旧在播报他的功绩尤其是在对外的功绩
在北方,剿灭了突厥之后,但因为一些神奇的骚操作,又推动了后突厥的长生,无可奈何之下,只能让程务挺防守北方,原本短暂霸占的漠北之地,并没有彻底收服。
在东北方面虽然少平了百济高句丽,也重锤了新罗但最终还是让新罗独立,甚至还丢了熊津都督府,无奈之下选择设立黑水漠河都护府,为后来的辽朝兴起,奠定了基础。
西北之地,虽然爆锤西域诸多小国,但用人不明,错用苏海政,迫使西突厥十姓,与唐朝人心分离,下令放弃龟兹等安西西镇,并把安西都护府撤到西州,放弃不少战略要地。
与吐蕃,更是三次大败。
兵败大非川,丢失吐谷浑。
兵败青海湖,丢失日月山。
兵败湟川,防线后撤。
天幕之下的李治,越听越觉得不对,虽然看起来是年年增长,斩获颇丰,但打下来的这些地盘不仅没有守住甚至连他父亲打下来的地盘都丢了?
“嘶”
而此时的天幕也做出了个总结
史书评价最为到位:宽仁而失远略。
用后世的说法,唐高宗李治就是一个微操大师,只要他能任用那些名将全力相信他们,那么就算一时之间没能取得战果也不至。鱼丢失掉了祖宗打下来的地盘。
尽管唐高宗的武德十分充沛,但不顶用,不仅没能开枪扩出,反而还丢失了不少。
但至于打仗方面,其实他大可以歇一歇将打仗这件事情交给可靠的将军就行。
“唉,老九还是继续当一个读书学习的王爷得了”
天幕之下的李承乾,看到九弟这般大兴征战又没能取得战略上的成就,也是感觉不爽。
至于永徽元年的大唐官员己经把天幕之上记录到的将军都己经记录下来,并且分门别类的记好了,尽管现在改名可能来不及不顾,得知了这些名臣之后也可以提前巴结一番。
“陛下,这些是刚才天幕提到的一些将军,地下可以合理应用,当然更多情况下还是相信大唐的将军们”
对于长孙无忌的劝诫,李沾虽然有些不服,但似乎他不瞎搞的话,可能大唐会得到更多?
与其他大一统专制时期的贤明君王都是一样的套路,降低税赋,轻徭薄役,在缓和社会矛盾的前提下,任用贤臣,多听谏言,广施仁政,尽可能的让祖辈建立的太平之世,再长久一些就己经是一个标准的明君。
其中推行均田制更是维系了唐初府兵制,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上的贫富差距。
当然,李治这家伙在法律一道却颇有建树。
其中,永徽三年(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相对来说,这一时期的执法状况宽平公正,犯罪率较低。
甚至有一次,相关方面的官员汇报,如今天下只有50位比较轻的犯人在牢狱之中,由此可见,此时唐朝还算得上太平之世。
当然太平久了,人就容易飘,尤其是他在泰山封禅之后,更是浪到天边去了,大兴土木,当然国库还算是颇有钱财,一时间还能支持新修宫室这件事情。
因此到了后期,随着均田制及府兵制的瓦解,社会的经济也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只不过理智这家伙幸运就幸运在这,虽然经济上除了些问题,但从总体来看依旧处于太平之世。
而且晚年他也因为身体问题,选择让午后负责处理朝政,而他也就高高兴兴的嗝屁了,在他治理的几十年里,除了永徽4年的那场陈硕真发动的农民起义之外,就少有骚乱。
在古代帝王之中算得上比较幸运的他父亲李世民,给他打下了一个足够富裕的江山。
他也开开心心的造了几十年之后还有老婆管理江山几十年,虽然身体在最后几十年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干得不错的明君。
人生圆满生下来的一众孩子,其中有两个成为了皇帝,不过相比于他的功绩,他的风流史更加著名。
(http://www.isfxs.com/book/GD0CDI-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