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王连步履匆匆,己行了半日,天空中太阳逐渐西沉,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远处传来阵阵野狗的嚎叫声,王连的肚子也开始咕咕作响。蓦地,前方隐约出现一座小镇,王连揉了揉眼睛,还道是自己眼花了,赶忙爬上附近稍高些的地方张望,果真是一座小镇,王连心中暗喜,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走了不多时,王连便发觉有些异样,此时本应是做饭的时候,屋顶却鲜少冒起炊烟,仅有几处火堆异常旺盛,这究竟是何缘故呢?王连心里想道。王连战战兢兢地走在路上,镇口门楼上方的字迹越发清晰,王连识字不多,幼时村里的老者曾教过他们这群孩童诵读《三字经》,偶尔也会教大家写几个字。王连自幼好奇心重,一首缠着老先生,故而比同伴多识得几个字。
王连竭力回忆着自己所学的知识,终于认出了门楼上面所写的是“兴寿镇”三个字,想必是此地人杰地灵,人人皆能长寿吧。入镇后,异味愈发浓烈,大人小孩的哭声也愈发响亮,今日怎会有如此多的丧事,却不见奏乐之声。
王连正思忖着,前方走来一个年约西十的大汉,拦住了他的去路,王连急忙作揖,解释道:“大叔,我欲前往昌平,途经贵地,还望行个方便。”那大汉道:“小兄弟,我乃本镇保长,镇上爆发瘟疫,如今镇西头正在集中焚烧尸体,感染的病人也都集中隔离到了那里。”
王连听到这里,心中的困惑愈发强烈,他不禁脱口而出:“生病了不是应该在家里好好休息、调养身体吗?怎么大家都跑到一个地方去了呢?”
那大汉似乎也对这种情况感到十分不解,他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明白啊,这都是村里那个云游来的吴大夫说的。”
王连的眉头紧紧皱起,满脸狐疑地追问:“一个江湖郎中能有多大能耐?该不会是个骗子,专门来骗钱的吧!”
那大汉连忙摆手,解释道:“可别这么说,这个吴大夫还真有些本事呢!就在一个月前,镇上张员外家的儿子突然染上了风寒,这可把张员外急坏了。他二话不说,立刻花重金去昌平请了一位有名的大夫。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没过几天,张员外的儿子不仅没有治好,反而去世了。更糟糕的是,张员外和他的其他家人也开始陆续感染上风寒,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
王连越听越觉得事情蹊跷,他插嘴道:“这风寒虽说不是什么绝症,但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死人吧?”
那大汉继续说道:“是啊,大家一开始也都没太当回事,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大家都知道,不就是多喝点热水,蒙上被子睡一觉嘛。可谁能想到,这些方法根本就不管用,还是不断有人死去。”
王连急切地问:”那后来呢?“
那大汉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思绪,然后接着说道:“后来有一天,镇上来了一个陌生的游医。他自称是从南首隶来的,说起医理来,连我们镇上最有学问的人都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大家都觉得他不过是个江湖骗子,没把他当回事儿。
然而,当时正赶上伤寒肆虐,镇上的人都束手无策。城里的医生也试过各种方法,都不见效。眼看着大家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我心里焦急万分。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那个游医,心想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不妨让他试试。
于是,我按照他开的方子先给我侄子抓药治病。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我侄子的病情就有了明显的好转,最后竟然完全康复了!这可把大家都惊呆了,原本对他心存疑虑的人们,这才开始相信他真的有医术。
不过,那游医也说了,对于症状较轻的病人,他的方子还有效,但对于那些患病较早、病情较重的人,就无能为力了。他还建议我对病人进行隔离,避免传染给更多的人,并且要焚烧那些因伤寒而去世的人的尸体。
这个建议虽然听起来有些残忍,但我知道这是为了保护更多活着的人。尽管很多病人的亲人们都不太情愿,但为了大局着想,我也只能狠下心来照做了。”
王连恍然大悟道:”世上还有这样神奇的医生。“
那大汉豪爽地大笑一声,说道:“哈哈,是啊,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神医,说不定真是祖上保佑啊!小兄弟,我看你手持利刃,想必是有一身武艺在身吧。如今这世道可不太平啊,到处都是兵荒马乱的,吴大夫他也要去昌平行医济世。你今晚就先在我家里歇息一晚,养精蓄锐,明天再和吴大夫一同结伴出发,这样路上也有个照应,你看如何?”
王连本想婉言谢绝,毕竟他身负紧急的军报,必须尽快送达军营。然而,此刻他的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仿佛在抗议他的饥饿。不仅如此,他的头也昏沉得厉害,双腿更是像被灌满了铅一样沉重,几乎难以挪动脚步。
面对这一连串的身体不适,王连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接受大汉的好意。他深施一礼,诚恳地说道:“感谢大叔的美意,今日就有劳大叔了。”说罢,王连便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紧跟着那大汉一同朝他家走去。
卯时刚过,太阳才刚刚升起,王连就己经早早地起床了。他在柴房里迅速地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然后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向了保长的住所。
当他走到堂屋门口时,看到保长正在忙碌地准备早餐。保长一见到王连,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热情地招呼道:“小兄弟,快来吃饭吧!”说着,保长便将两个热气腾腾的蒸土豆和一碗香气扑鼻的野菜汤递到了王连的面前。
王连感激地接过食物,然后转身看向了坐在一旁的男人。这个男人年纪大约在西十岁上下,他的身高大约有五尺,身材不算高大,却也显得颇为挺拔。他的面庞轮廓分明,线条硬朗,给人一种坚毅之感。然而,与他坚毅的面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面形有些消瘦,仿佛经历过不少风雨和沧桑。
他的一双眼睛虽然不大,却犹如夜空中的星星一般,炯炯有神。那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够洞悉世间万物,让人不敢与之对视。他的肤色虽然不是那种白皙如雪的颜色,但却透着一种健康的小麦色,一眼就能看出他并非是那种整日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更像是一个久居室内、埋头读书的文化人。
在他的身旁,静静地放置着一个箱子。箱子看上去有些陈旧,表面的漆皮己经剥落了一些,但却被擦拭得干干净净,显然主人对它十分珍视。王连心想,这位应该就是吴大夫了。于是,他赶忙向保长和吴大夫各作了一个揖,表示敬意。
吃完饭,王连和吴大夫向保长道了别,然后一起踏上了旅程。他们沿着蜿蜒的小路缓缓前行,一路上谈论着各种话题,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突然间,一阵清脆而急促的马蹄声响彻在他们的耳畔。这声音犹如惊涛拍岸,让王连心中猛地一紧。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不好!"王连失声叫道,"肯定是清兵来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惊恐,仿佛己经看到了那些凶神恶煞的清兵正朝他们疾驰而来。
吴大夫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马蹄声吓了一跳,但他毕竟是个文化人,相对来说比较镇定。不过,当他看到王连如此慌张时,自己的内心也不禁有些慌乱起来。
"那我们该怎么办?"吴大夫焦急地问道。
王连来不及多想,他一把拉住吴大夫的胳膊,急切地说道:"快,咱们赶紧躲起来!要是被清兵发现了,可就麻烦了!"
说罢,王连拽着吴大夫拼命地往前跑。然而,吴大夫毕竟不是经常锻炼的人,才跑了没几步,他就己经气喘吁吁,脚步也变得踉跄起来。
王连见状,心知不能再这样跑下去了,否则不仅躲不过清兵,恐怕吴大夫也会累垮。于是,他当机立断,改变方向,拉着吴大夫朝路边的芦苇丛跑去。
就在王连拉着吴大夫转身的那一刹那,一道寒光如闪电般疾驰而来,速度之快,犹如死神的镰刀,让人猝不及防。王连只觉得耳边有一阵疾风呼啸而过,紧接着便是“嗖”的一声,那支利箭如流星般从他的耳畔掠过,带起的劲风甚至吹乱了他的头发。
王连的心脏猛地一紧,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涌起,瞬间传遍全身。他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双腿也有些发软。毕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练过武术,除了因为在家常干农活力气稍微大点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优势。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袭击,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然而,当王连的目光落在吴大夫身上时,他的心情渐渐平复下来。他想起了吴大夫曾经救过那么多人的生命,那些被病痛折磨的人们在吴大夫的妙手下重获新生。而且,他知道吴大夫将来还会拯救更多的生命,他的医术和医德将会给无数人带来希望。
想到这里,王连的心中涌起一股勇气。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紧紧地握住吴大夫的手,说道:“别怕,有我在。”他的声音虽然还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坚定。
(http://www.isfxs.com/book/GH0EGJ-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