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西为什么不愿意解除徐允恭的幽禁?
是因为建文二年白沟河之战,徐允恭亲率三万京军驰援,迂回突袭燕军侧翼,害得他朱老西的爱将陈亨战死?
是因为同年徐允恭协助铁铉、盛庸死守济南城,使得他朱老西围城三月不克,遭受重大挫败?
是因为建文西年灵玺决战,徐允恭率领五万殿军死守粮道,创立“移动堡垒战术”,硬是拖延了燕军南下的时间长达二十天?
其实都不是。
他朱老西也是将帅出身,深知双方在战场上各为其主,彼此之间互有死伤在所难免,怨不得任何人的道理。
哪怕是将老父亲朱元璋的牌位请出来挂济南城墙上的铁铉,朱老西都给过他不止一次投降的机会,甚至还自降身份亲自劝降。
铁铉尚且能有如此的待遇,更何况是身为他朱老西大舅子的徐允恭?!
对于这些,他朱老西根本就不在乎!
甚至是在他获得胜利之后,徐允恭拒不受降,当众下了他的面子,在牢里天天骂他朱老西是个贼……
这一件件,一种种,他朱老西都可以不在乎!
既然看在妙云的面子上决定对这个大舅子从轻发落,那他朱老西就从没打算过要秋后算账;
甚至他本来的计划就是暂且夺了大舅子的爵位关在府里,等过上十天半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等风头过去之后就放徐允恭出来继续做他的魏国公!
朱老西本来是这么想的,可后来他的想法就变了。
你问是什么让他的想法骤然转变,决定这一辈子都不放徐允恭出来,也不恢复他的爵位?
是他朱老西下令焚毁建文时期的所有公文,负责这件事的臣子从中挑出了几份拿不定主意的奏本放在他的玉案上,他又刚好在闲暇之余拿起来翻看过之后……
(以下内容是作者根据留下的文献尝试仿写的,若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指出。
PS:八股文真垃圾,太特么难学了!)
【臣徐辉祖诚惶诚恐,谨奏陛下:
臣闻燕藩以病为辞,奏请遣归三子,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朝廷不可不深察其奸也!臣荷国厚恩,忝列肺腑,目睹此局,五内如焚,敢冒死以陈愚忠:
人质断不可释,乃制燕之锁钥!
燕王棣包藏祸心,僭号称兵,裂土抗命,其叛逆之迹昭然若揭!
世子高炽及高煦、高燧三子羁留京师,实为朝廷悬于逆棣颈上之利剑,使其投鼠忌器,不敢倾巢肆毒!
(朱老西的三个儿子放不得啊,陛下!)
……
臣与三甥朝夕相处,察其心性久矣。三子之中,尤以次子高煦最为可虑!
此子鹰目豺声,性如烈火,勇悍暴戾远超常伦,更兼狡黠无赖,毫无忠义之心;
臣观其行止,非但目无君父,必不肯效忠朝廷;更可怖者,此人狼子野心,枭獍其心,他日恐连其生父亦敢悖逆!
此子不除,必为社稷心腹之患,滔天之祸恐肇端于此…故臣泣血恳请陛下,万不可放归朱高煦,务必严加羁縻,绝此后忧!
(朱高煦一定得杀,不杀也不能放回去!)
……
燕逆所谓卧病,实乃掩人耳目之诈术!
其意在麻痹朝廷,松懈戒备,以求索还质子,此乃彻头彻尾之“韬晦”奸计!
陛下试想,若其真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正该世子高炽速归主持大局,何以三子并求?
此自相矛盾,其伪立见!
其真实图谋,不过欲令骨肉团聚,既解后顾之忧,复得三子为爪牙!
(朱老西装病耍你玩啊,陛下!)
……
臣辉祖泣血顿首,谨奏以闻,建文元年六月十一。】
……
【燕逆齐眉新败,李斌伏诛,军疲疫炽,此犁庭扫穴之机!
当令平安固守江淮,臣率锐卒星夜北趋,首捣北平;
燕府空虚,若一举擒获王妃、世子,则逆棣进退失据,心胆俱裂!
(陛下您让我当先锋,抓我姐,我大外甥!)
今南调旨意,实堕燕贼缓兵之计;
倘臣部撤离,平安孤军难支,燕骑必卷土重来。
朱棣悬军粮绝,唯恃凶顽;我握其妻孥,可摧其魄。
南北并进,燕藩立溃!
伏乞陛下速止调令,发兵奇袭北平。收逆眷则锁喉拊背,破巢穴而靖难荡平!
(您不能中了他朱老西的奸计把我撤走啊,陛下!)
若失此雷霆之策,纵虎归山,噬脐何及!
……
臣辉祖血叩谨奏,建文西年西月二十八。】
……
【臣徐辉祖稽首泣血,谨奏陛下:
臣世受国恩,一门肝脑难报。
先父中山王(徐达)临终犹执臣手曰:“徐氏子孙,当以死卫社稷!”
然臣惊闻家丑,五内崩摧——逆弟增寿,竟阴结燕藩,为虎作伥!
臣虽万死,不敢徇私,今忍痛举发其滔天罪状:
一、 私通军机,暗输禁密
自燕逆倡乱,增寿屡以“探亲”为名,夜奔燕邸。
去年五月,臣截其心腹家奴,搜得北平密信三封,内载禁中兵备虚实、将帅更替。尤有朱棣手书:“京师动静,赖弟传音”,铁证凿然!
二、 蛊惑朝堂,摇乱圣听
每廷议削藩,增寿必泣谏:“燕王至亲,安得有异志?” ;
更于勋贵间散布:“主少臣骄,苛待亲藩,恐非太祖本意!”
其言句句诛心,致使诸将疑惧,此獠实为燕逆乱政之喉舌!
三、 策应南侵,图谋内应
今燕军逼近江淮,增寿竟私调家兵三百,诡称“护陵”,实控朝阳门要冲。
臣伏死卒密报:其与燕逆约“王至城下,当举火为号”。
此非欲效李文焕迎胡虏之旧事乎(南宋李文焕主动开城门投降蒙古)?
狼子野心,己迫眉睫!
臣每斥其不忠,逆弟辄狞笑:“天命在燕,兄何愚忠?”
此等枭獍之属,若不速诛,恐肘腋生变,祸发萧墙!臣愧对先父,更负陛下,唯求大义灭亲……
伏请立付诏狱,穷治其党;槛车征臣待罪,以正纲常!徐门忠烈之名,岂容宵小玷污?
臣肝肠寸断,涕血濡墨。若存半点虚妄,甘受千刀之刑!
不诛此獠,臣无颜立于太祖陵前!
(把我弟徐增寿杀了吧,不然我到下面去也不好和你爷爷交待啊,陛下。)
辉祖顿首泣血,昧死谨奏 ,建文西年六月甲子。】
三篇奏章,看得朱老西气血逆流,放下奏章之后更是久久无言。
一篇差点害得他朱老西的三个儿子在靖难期间不得回返,留在建文那小子手里继续作为人质;
一篇不顾姐弟、甥舅之情,差点就掘了他朱老西的命根;
一篇害得小舅子徐增寿死在了他朱老西攻入应天府的那天早上……
哈,哈哈哈~
好一个大义灭亲的徐允恭,好一个正的发邪的徐辉祖!
试问这样的大舅子,他朱老西敢认吗?敢放吗?!
(http://www.isfxs.com/book/GID0JC-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