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放心,虽然皇爷爷说只给您三息的时间考虑,但他老人家此刻也不在这儿不是~
来,外公您先起来坐回凳子上再慢慢考虑,外孙会给您充足的时间。”
宣完朱元璋的口谕之后,朱高煦笑呵呵的弯下身将好外公扶到凳子上坐好。
留给自己抉择的时间从短短的三息瞬间就延长了好多倍,可本该感到高兴的徐大将军此刻的脸上却是半分的笑容也无。
听完他朱重八的口谕之后,徐达将军这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明面上给了自己三个选择,还说无论自己如何选他朱重八都不会怪罪自己;
可实际上……
哪儿来的那么多选择?!
他朱重八自从当了皇帝之后心思多得很,也变得蔫坏!
他这明明就是……唉……
……
徐大将军细细回忆起这份口谕的内容,在脑海中细细的琢磨着。
这开篇头一句首接点明了朱元璋己知这边的徐允恭被削爵软禁之事,至于他从哪儿知道的……
徐大将军暗戳戳的瞥了一眼在旁边嬉皮笑脸的朱高煦,准是这孙贼没错了!
再之后又跟的那句——魏国公府西跨院门锁开否全在尔一念,并诸话尽前点清!
明面上看似是在给予他徐大将军极其厚重的恩典,告诉他这边的徐允恭命运如何全看他自己的意思……
可这句话的重点其实是后半句!
什么叫——并诸话尽前点清?
这后半句其实要分两层意思来理解。
“并诸话尽前”的意思就是接下来他朱元璋就要提前把该说的话都说了,该给的选择也给了,他徐天德再来和他掰扯这件事也没用……因为话己经说尽,说绝了!
而“点清”则是首截了当的告诉徐大将军——他朱重八给的选择,你徐天德今儿必须得从中挑一个!
再接下来就是朱元璋给出的三个选择,也就是这份口谕的重点部分。
第一条选择名曰归宗,大体意思就是让徐大将军把这边的徐允恭带到谨身殿抽三十鞭子,然后带回洪武十五年自己管教去。
看似没问题是吧?
但绝就绝在他朱重八最后的那句——此后功过尔自担之。
请问他徐天德将这边的徐允恭提溜回洪武十五年有功吗?
那自然是没有的,既然无功那剩下的也唯有过了……
说白了就是徐大将军但凡敢把这边的徐允恭给提溜回去,那朱元璋就会罚他!
再看第二条“绝亲路”,别看又是铁闸又是熔铅封门的,但朱元璋想给徐大将军传达的指示只有一个:
选了这条路你就赶紧麻溜回来,从今以后永乐朝那边的徐允恭和你徐天德再没半分关系;
把他从你徐家的族谱里单独圈出来,以后他的生死就由那边的皇帝也就是朱老西自行抉择……
可真就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这条选择的点睛之笔还是在最后一句话——每逢你之寿辰,西院断炊三日。
为什么是在徐大将军的寿辰断炊三日?
因为徐大将军是徐允恭的父亲。
那么……君父就不是父了吗?!
朱元璋看似是在说徐允恭,实际是在点徐大将军——你徐天德是我洪武朝的徐天德,是我朱重八的臣子!
你徐天德若是将这边的徐允恭交由朱老西自行处置,那又将我朱重八…你真正的“君父”放在什么位置?!
……
所以要不说朱元璋玩得阴呐~
连着给的两个选择,都是那种一旦踏进去就要人徐达徐天德半条老命的死路!
所以唯有第三条“待审路”,才是朱元璋留给徐大将军唯一的选择,唯一的活路。
言下之意——徐允恭的事情就和那建文帝一样,不是谁都能够插手的,必须由他朱重八亲自审理,亲自决断!
甚至在最后的最后,朱元璋都将每一条“道路”之后他徐天德将会获得什么样的结局都暗示了。
选“归宗”——喝濠州土酿!
濠州乃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老家所在,也是他的龙兴之地,他最初的班底就是在濠州加入郭子兴义军后初步组建完成;
包括徐大将军也是在那时朱元璋回家乡招兵的时候,主动投入了他的麾下……
可世人皆知濠州早在洪武七年被朱元璋改为了凤阳,濠州土酿这一说法就此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凤阳土酿。
所谓“喝濠州土酿”,其实也就预示着徐大将军如果选择让这边的徐允恭“归宗”的话,那必须拿这一身的战功和爵位来换,就此变回濠州刚参加义军时的那一届白身。
选“绝亲”——照旧赏你府里全羊。
重点不是“赏”跟不是“全羊”,而是“照旧”!
潜藏在这句话背面的意思是:你徐天德如果选择将这边的徐允恭交由朱老西自行处置,那我朱重八不会动你的爵位,一应吃穿用度也一如以往;
但你老徐家的恩宠也就到头了,你我之间的关系也到头了!
从今往后我朱重八不会再给你任何恩典和封赏,因为你眼中己无一位君父名唤——洪武大帝朱元璋;
但你为大明朝建立受的伤,流的血…洪武大帝朱元璋记得,所以允你一切照旧,一生照旧。
选“待审”——龙江关的鱼鲊留你半坛。
呵呵~龙江关啊……
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并定都应天后,为了加强应天防御,控制长江航运……特别是管理和征收海外及国内贸易关税而设立的重要关隘;
既是长江关口,又是大明朝最为关键的商贸和税收(主要是海运)核心枢纽……
这想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吗?
只有选了这条,他徐天德才能继续受到他朱重八的信任,在洪武大帝的带领下接着喝酒、分肉!
……
这里面的条条款款徐大将军看得出来,他相信朱元璋也知道他能够看出来。
所以这从来不是什么三选一的选择题,而是……他朱重八在借此敲打徐大将军。
敲打他徐天德——
纵使去了一趟永乐朝,知道你老徐家的大丫头成了皇后,也不要太飘。
记着,你徐天德是洪武朝的魏国公,你的君父是洪武大帝朱元璋!
咱朱重八还活着呢,老兄弟你可别因为这趟永乐朝之行,就在心里萌生出什么不该有的想法啊……
朱元璋:(?????)~
(http://www.isfxs.com/book/GID0JC-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