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万历中叶顾宪成于无锡东林书院高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楹联,这颗种子便在腐土中疯狂滋长。
这帮人以清议为刃,以道德为甲,三十年间以科举为径:把持南北闱场,门生故吏遍及州府;
以舆论为器:操纵邸报、刻印文集,将“非东林即奸佞”植入士林骨髓;以死谏为名:杨涟、左光斗等以“搏首名”入仕途,竟成官场晋身捷径!
正是这层层叠叠的巨网,才能在短短一日内,让三百八十二名“热血”学子齐聚午门!
正午·午门,烈日将汉白玉地砖烤得蒸腾起热浪。
黑压压的人群聚集在巍峨的午门之下,足有数百之众。
其中大部分是身着襕衫、头戴方巾的国子监监生和京中各府学学子,夹杂着一些品阶不高的年轻官员。他们群情激愤,高举着临时书写的奏疏、声浪如潮:
“熊廷弼专权误国!擅启边衅!祸乱辽东!”
“陛下明鉴!收回成命!惩处熊蛮!”
“提督京畿市坊巡检总署,与民争利!盘剥商贾!天怒人怨!”
“西山矿案!行神宗旧政!苛政猛于虎!民不聊生!”
“陛下若不听忠言!国将不国!社稷危矣!”
口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自以为是的正义感和狂妄。
他们仿佛化身正义的化身,认定皇帝必须听从他们的“忠谏”,否则便是昏聩无道,必将导致江山倾覆!
守卫午门的,正是还在整编的武骧营亲军,士兵们身披崭新鱼鳞甲,手持长枪,腰挎雁翎刀,肃立如林,眼神锐利。
他们看着眼前这群聒噪的书生,心中憋着一股火气。
这些兵卒多是京畿良家子或边军精锐选拔而来,对这群不知兵事、只知空谈、还污蔑他们敬仰的皇帝和前线将士的“酸儒”,打心底里厌恶。
然而,军纪森严,上官严令不得擅动。他们只能强压怒火,用身体组墙,阻挡着试图冲击宫门的学子。
正是这份克制,助长了对方的嚣张气焰!
几个领头闹得最凶的监生,见军士们只是阻拦,不敢动手,胆气更壮。
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监生,仗着自己出身某江南大族,更是狂妄至极。他一边高喊着“奸佞当道,蒙蔽圣听!”,一边竟伸手用力推搡挡在他面前的一名年轻士兵!
“滚开!你们这些丘八,也敢拦我等为国请命?!”他唾沫横飞,神态倨傲。
说完更是踏前三步,指着武骧营士兵鼻尖唾骂:
“尔等匹夫!可知我叔父乃南京礼部侍郎?敢碰我衣角,必叫尔等充军九边!”
那士兵猝不及防,被推得一个趔趄,头盔都歪了。周围的士兵见状,眼中怒火更盛,握紧了手中兵器,但依旧强忍着没有发作。
就在这时,一名身着小旗服色、系统禁卫军出身的年轻军官,大步流星地走了过来。
他正是负责此段防务的小旗官陈锋!
“怎么回事?”陈锋的声音如同寒冰,目光如电般扫过那名推人的监生和面露愤懑的士兵。
“小旗”被推的士兵满脸屈辱,指着那监生,“他……他动手推人!”
陈锋的目光锁定在那名犹自一脸不屑的监生身上,眼神锐利得仿佛要将他刺穿。
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转向自己的士兵,声音陡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在午门前:
“尔等是什么人?”
士兵们下意识地挺首腰板,齐声怒吼:“天子亲军!”
“很好!”陈锋猛地转身,戟指那名推人的监生,声音带着金铁交鸣般的杀气:“天子亲军既要有天子亲军的样子,此人公然袭击天子亲军,形同谋反,给我拿下!”
“是!”两名如狼似虎的亲军士兵立刻扑上,不由分说便将那兀自叫嚣“你们敢……”的监生死死按倒在地,拖到陈锋面前。
午门前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那监生被按在地上,犹自挣扎叫骂:“放开我!你们这些丘八!知道我是谁吗?我要告御状,告你们……”
陈锋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嘴角勾起一丝残酷的弧度:“南京礼部侍郎算什么东西,我们的背后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大明帝国皇帝陛下”
“你不是问我们敢不敢碰你的衣角嘛?当然,当然不止~”
话音未落,他右手闪电般按上刀柄!
“锵——!”
一道雪亮的刀光如同匹练般划破空气!
“噗嗤!”
一颗戴着方巾的头颅冲天而起,滚烫的鲜血喷溅在午门前的青石板上,触目惊心!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了午门广场,方才还群情激愤、喧嚣震天的学子官员们,如同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他们脸色煞白,眼珠子瞪得几乎要掉出来,惊恐地看着地上那具无头的尸体和滚落一旁、犹带惊愕表情的头颅,以及持刀而立、浑身浴血的陈锋!
浓烈的血腥味弥漫开来,刺鼻欲呕。
“杀……杀人了!”
“啊——!”
短暂的死寂后,是更加混乱的尖叫和哭嚎。方才还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忠臣义士”们,此刻如同受惊的鹌鹑,腿肚子发软。
不少人首接瘫倒在地,更有甚者,跪倒在地,朝着宫门方向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
“陛下!陛下开恩啊!”
“冤枉啊!学生只是……只是忧心国事……”
“求陛下为我们做主啊!皇宫禁卫滥杀无辜!”
场面瞬间从“慷慨请愿”变成了“哭丧求饶”。这帮文人的血性与骨气,在真正的铁血杀戮面前,脆弱得如同薄纸,一戳即破!
午门前只剩下惊恐的哭嚎和浓得化不开的血腥味,局面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僵持。
就在这混乱与惊恐弥漫之际,人群中,一名须发皆白、身着七品官服的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他猛地推开身边搀扶的人,踉跄着冲向午门一侧的巨大石柱,用尽全身力气嘶声高喊:
“陛下!陛下啊!今日不听士子忠谏,他日辽东必遭大败!大明江山危矣!老臣……以死明志!!”
话音未落,在无数双惊恐的目光注视下,他竟一头狠狠撞向那坚硬无比的白玉石柱!
“砰!”一声沉闷而令人心悸的巨响!
老者头颅崩裂,鲜血脑浆迸溅在洁白的石柱之上,身体软软地滑落在地,当场气绝身亡!
又一条人命!
这惨烈的一幕,如同在滚油中泼入冷水,瞬间炸开了锅。学子们更加惊恐,哭声震天。
ps:谢谢大家鼓励支持,觉得还可以的朋友们点个五星好评,加个书架,作者现在猛猛的码字,一天西更!走过路过的支持一下!!!
(http://www.isfxs.com/book/GJ0CFH-10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