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讲完就辟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章讲完就辟谣

 

一无所获当然是不可能一无所获的。始皇陛下还收获了满大秦的绯闻!

大秦时期的人们较为淳朴,尤其是在愚民的影响下,更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别人说什么信什么。

(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更何况那可是天幕!天上的玩意儿啊!祂怎么可能会说谎?!!

黔首的坚信不疑,并且私以为韩非就是秦始皇的“皇后”!稍微有点见识的黔首果断向周围的人传播——

唉!你们知道吗?秦始皇他没有立皇后!!这不是旧情难忘是什么??

这些绯闻,秦始皇本人……可能是不知道的。秦法规定不议君王,可他们谈论的又不是君王!谈论的是“皇后”啊!

基数过大,不少小吏两眼一抹黑。

秦蛮蛮一个故事讲完还有些意犹未尽,喝了一大杯水:【以上!就是秦非的故事了!】

【我通过一系列史实堆砌加上个人情感和语言上的引导性从而来误导众人:他们二人真有什么私情。

而真实的情况是——

大秦一统六国的基调己然定下,不管有没有韩非,韩国所占据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它是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韩非的死亡是秦始皇的有意为之。不能为我所用,那也必须不能让韩非为他人所用。

张良之所以刺杀失败却没有被抓住,一来是因为秦始皇对大秦各地的掌控力有所下降,二来是因为张良本人足够足智多谋。

如果真论起来秦始皇对韩非能有什么感情的话——那应该是失望更多一点。

一个人的思想和一个人的行动是相反的两个方向。对于秦始皇而言无异于现代的网恋奔现失败。】

<韩非思想上对一统天下赞同,可行动上却在谋求韩国的苟延残喘,可不就思想和行动不符吗?>

<对喽,这才是我们记忆中的秦始皇。柔情蜜意什么的和他根本搭不上边啊好不好?>

<怪不得老人家常说:“眼见则实,耳听则虚。”主播是根据历史上一些真实事件添油加醋改编的,甚至因为添加了史实而更加的有可信度了。>

<如果没有亲眼所见,那么不管是从谁那里听来的消息,都要存有至少三分质疑。——秦太宗。>

<那怪不得秦太宗对儒家那么不喜了。秦太宗本人又没有真的见过孔子,听他说过这些话!三分质疑明摆着摆在那儿呢,他们还一天到晚“子曰子曰子曰”,是真的嫌弃自己死的不够快啊。>

儒家子弟:“……”

啊对对对!诸子百家当中,就他们“子曰”最严重。

现任君王不喜欢他们,下一任君王还是不喜欢他们!至少连续五十年的打压,那不是没活路了吗???

咸阳城郊外的一处院子里,叔孙通蹙眉望向天空,不断的思索着求变之法。

他勉强能从后世人的言语当中推测出下一任君王的秦太宗也不是针对谁,就是纯属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人。

这世间所有上位者都是多疑的,这不是缺点。只不过明君可以压制住自己的多疑,用理智来判断这个人是否可用、这件事是否可行罢了。

他的弟子很是不理解:“孔圣人怎么会有错的地方?十九公子凭什么存疑?”

儒家之中,质疑父亲是大逆不道的,质疑老师是不允许的,质疑君王是值得提倡的。

大抵都是如此。

叔孙通冷笑一声:“凭他不信儒信法,只要十九公子未来放手法家不管,法家就能把儒家逼的就此断绝。”

五年打下江山,还是疑似在大秦与他为敌的前提下。这位马上君王,对天下的掌控力对比秦始皇只会多不会少。

若是进一步想,如果儒家得到了君王的大力支持,其他诸子百家也会被儒家打压的一文不值。

弟子不服道:“可君王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呢?我等难道不应该进行规劝吗?”

君王错误而不加以规劝,那和佞臣有什么差别?

叔孙通看了他半晌,冷不丁的问:“你是不是觉得十九公子的脾气好?”

弟子顿了一下,没说话。

天幕之人讲,哪里有现实的有实感?十九公子嬴炎,在咸阳城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和老好人。

叔孙通:“你走吧,老夫就当没有你这个弟子。”

蠢货!进了史书也是和那些在泰山上与始皇作对的人一个下场的蠢货!

弟子一怔,眼含热泪,满脸不舍的行了一礼:“那弟子就此告退。”

在弟子走后,叔孙通摸着胡子,喃喃自语:“养济院是不是要招夫子来着?”

秦蛮蛮突然收起戏谑的表情,正色道:【历史研究最忌讳的就是用现在人的情感和思想去揣测前人的行为逻辑。承认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优劣也是“以史为鉴”的一种。】

<突然发现主播好会啊,先抛个狗血剧本吸引眼球,再正经科普。>

咸阳宫中,嬴政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些。

“总算她还是个明白人。”他冷哼一声,余光瞥见李斯还跪在地上,淡淡道,“起来吧,朕还不至于被这种荒唐言论蒙蔽。”

李斯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刚站起身就听见秦蛮蛮继续道:【那么韩非说完了,咱们谈谈官配——秦敬!!!】

柴敬:……,完了,冲我来的!

韩非己经死了,但她还活着啊!!

但凡和刚刚的一个尿性,那她……

“儿啊,如若等会儿为母昏过去了,你记得拿保心丸救阿母啊!”

嬴炎非常认真:“放心吧!阿母。”

【“秦敬”CP的起源,要从那场的咸阳宫夜宴说起——】

秦蛮蛮又切换成说书人模式,手中凭空出现一把折扇,“啪”地展开。

<来了来了!正宫娘娘来了!>

柴敬瑟瑟发抖:对不起哈,并不是很想当这个正宫。

【话说那当时,王翦迟迟无法攻陷赵国之际,秦王嬴政过了生辰,故举办夜宴一切从简。】


    (http://www.isfxs.com/book/GJEBJD-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