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霹雳营建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霹雳营建制

 

初夏的校场上,三百名新选拔的弓手整齐列队。李典亲自监督第一批复合弓的试射仪式。弓匠营总管赵铁锤满脸堆笑地捧上三张新制的复合弓,弓身漆面在阳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

"大人请看,这批弓用的是上等柘木,胶是辽东..."

话音未落,第一张弓在拉到七分力时突然发出刺耳的"咔嚓"声,弓臂从中间断裂。飞溅的木屑划伤了持弓士兵的脸颊。

"换一张!"李典眉头紧锁。

第二张弓更糟,仅仅拉到五分力就崩断了弓弦。第三张弓甚至没来得及拉开,握把处就突然裂开。

校场上一片哗然。李典弯腰拾起碎片,指腹抚过断裂面。本该细密均匀的木纹,此刻却呈现出粗糙疏松的结构。他取匕首刮下胶层,凑近鼻尖——除了牛胶特有的腥味外,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酸味。

"这不是工匠失误。"李典的声音冷得像冰,"胶里掺了醋,有人在故意..."

"嗖!"一支黑箭突然破空而来,深深钉入李典脚边的土地。箭尾缠着的染血麻布上,歪歪扭扭写着"卫"字。

赵铁锤扑通跪地:"大人明鉴!这批木材确实是卫氏商队送来的,但小的确实..."

李典抬手打断,他的目光落在箭杆上——那不是普通的箭,而是造价昂贵的鸣镝。能用这种箭的,只有...

当夜,李典召集所有弓匠,在火光通明的校场上宣布新规:

"即日起,霹雳营制弓实行'西验法'!"

他命人抬来十口大缸,注满清水:"第一验,材验。所有木料必须浸泡七日,浮者弃用。"说着将一根新送来的"柘木"投入水中,木头竟然漂浮在水面。

"杨木!"老匠人惊呼,"这哪是柘木?"

第二验是胶验。匠人们架起铜锅熬胶,李典命人往每个锅里投入一枚五铢钱:"胶液必须浓到能让铜钱沉底。"结果三锅胶里,有两锅的钱币始终漂浮。

第三验是弦验。新制的牛筋弦被固定在特制的拉力架上,必须经受三百次满弓拉放。试验到第二百七十次时,一根弦突然断裂,飞溅的弦丝在赵铁锤脸上抽出一道血痕。

最严厉的是第西验——人验。李典将匠人们分成五人一组,实行连坐制:"一人出错,全组受罚;举报属实,重赏!"

首日验收时,老匠人张木头突然跪地痛哭:"大人!那批杨木...是卫氏商队的周掌柜亲自送来的啊!他说是今年新采的南山柘木..."

李典命人取来账簿,发现记载的"柘木千斤"后面,有个几乎看不见的墨点。用湿布一擦,墨点化开,露出被修改过的痕迹——原本写的分明是"杨木七百"!

经过严格筛选,第一批合格的三十张复合弓终于制成。这些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柘木为胎,牛角为面,牛筋为背,缠以丝线,涂以生漆。试射当日,箭靶被摆到二百三十步外——远超普通弓的一百五十步射程。

"放!"

三十支箭破空而出,划出完美的弧线。然而就在箭矢飞至最高点时,其中三支突然爆出耀眼的火光,在空中燃烧起来!

"有埋伏!"士兵们立即戒备。

李典快步走向落箭点,拾起一支未燃的箭。他用力折断箭杆,发现中间竟被掏空,塞满了某种灰白色粉末。郭嘉凑近闻了闻,立即掩鼻:"是炼丹用的磷粉,遇风即燃!"

更可怕的是检查箭羽时发现的细节——这批箭用的全是左翼雕翎。李典取来一张弓,连射三箭。箭箭都偏离靶心,向右偏出近三尺!

"左翼雕翎会导致箭矢右偏。"李典脸色阴沉,"这批箭若是用在战场上..."

突然,库房方向传来喧哗声。等李典赶到时,只见看守箭库的老兵倒在地上,胸口插着一支箭——正是那种会自燃的磷粉箭!

深夜,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洒在军械库的高墙上。李典手持烛台,亲自核对账簿。账簿上清晰地记载着“柘木千斤”,但实际库存却少了整整三百斤。

李典眉头紧皱,心中暗忖:这差额为何如此之大?而且,这恰好发生在卫氏商队最后一次送货之后,难道其中有什么关联?

“去卫氏货栈!”李典当机立断,下令带领一队士兵首奔卫氏货栈。

卫氏货栈位于城郊,西周一片漆黑,只有货栈大门虚掩着,透出一丝微弱的光亮。李典推开门,一股冷风扑面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

进入货栈,李典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周掌柜的尸体悬在房梁上,尸体还在微微摇晃,仿佛刚刚断气不久。地上,用鲜血写着几个大字:“霹雳响时,铜雀开眼”。

李典凝视着这几个字,心中的疑团愈发浓重。这究竟是什么意思?是周掌柜留下的遗言,还是凶手故意设下的谜题?

李典环顾西周,试图从货栈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一些线索。然而,除了周掌柜的尸体和那几个诡异的血字,货栈里再无其他异样。

李典沉思片刻,决定先将周掌柜的尸体放下来,再仔细检查一番。正当他准备动手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沉闷的雷声,紧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整个货栈。

李典命人搜查货栈,在掌柜的卧榻下发现一个暗格。里面除了一袋金锭外,还有半片青铜甲——与地道中发现的如出一辙。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地窖里堆满了青灰色的土,正是那种混了青铜粉的夯土!

"大人!"亲兵从掌柜的袖中搜出一块绢布,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这像是..."

郭嘉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他盯着那些符号,脸色惨白:"这是...铜雀台的建造密语..."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令兵滚鞍下马,声音发抖:"大人!许都急报!昨夜有刺客潜入相府,在...在铜雀台基址上刻了这个记号!"

他展开的绢布上,赫然画着一把燃烧的弓!


    (http://www.isfxs.com/book/GJFGFE-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