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忠义囚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忠义囚心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初春,许都的空气里还残留着料峭的寒意,然而丞相府邸的深宅大院却因一位特殊“客人”的到来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燥热与张力。下邳城破的烟尘尚未散尽,关羽那“降汉不降曹”的誓言如同金铁交鸣的回响,依然震荡在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这位名震华夏、被誉为“万人敌”的猛将,如同一柄锋芒绝世却被强行收入鞘中的神兵,被曹操以“汉帝”的名义,小心翼翼地供奉在了许都这座最华丽也最森严的牢笼之中。曹操对关羽的渴慕与忌惮,如同冰与火在他胸中交织翻腾,催生了一场极尽奢靡、却又步步惊心、暗藏机锋的笼络大戏。而在这出大戏的阴影里,还蛰伏着另一位同样身不由己的猛士——重伤濒死、被俘后侥幸存活,如今形同废人般依附于关羽的陈武,陈定国。

“云长,请满饮此杯!此乃西域进贡的葡萄美酒,窖藏十年,醇厚无比!”曹操的声音洪亮而热切,脸上洋溢着近乎夸张的笑容,他竟亲自离席,手执鎏金酒壶,为端坐如钟的关羽斟满了一樽色泽如琥珀般的琼浆。眼前的长案,由整块紫檀雕琢而成,其上玉盘堆叠如山,盛放着来自西海八方的奇珍异果:岭南的荔枝尚带着露水,西域的瓜果异香扑鼻,更有御厨穷尽心思烹制的“龙肝凤髓”(实则是鹿胎驼峰等顶级替代),令人目不暇接。金杯玉盏在烛火映照下流光溢彩,与丝竹管弦靡靡之音、舞姬水袖翩跹的曼妙身姿交织,营造出一派令人沉醉的歌舞升平。这己是短短旬月之内,曹操为关羽设下的第三场“小宴”,其规格之奢靡,远超款待任何王公勋贵。然而,身处这繁华漩涡中心的关羽,却如同一尊被强行镀上金粉的玄铁雕像,面沉似深潭之水,古井无波。他丹凤眼微阖,仿佛神游物外,对眼前流转的美酒佳肴、耳畔萦绕的靡靡之音、眼前晃动的曼妙身姿视若无睹。他端坐如泰山之松,身姿挺拔如千仞绝壁,那份沉静到极致的姿态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凛冽寒意,将曹操刻意营造的热络氛围切割得支离破碎。唯有他搁在膝上的、骨节分明的大手,偶尔会无意识地收拢,紧握成拳,青筋在古铜色的皮肤下微微贲起,才泄露出其内心并非表面那般平静无波。

曹操的“厚爱”如同汹涌的潮水,无所不用其极地试图淹没关羽这座孤岛:

“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绝非虚言,更像是曹操定下的铁律。每一次宴席的奢华程度都在挑战想象力的极限。曹操每每亲自主持,谈笑风生,从春秋大义谈到当世英豪,言语间极尽推崇关羽之勇武冠绝天下,忠义感召日月,那份“惺惺相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他们真是伯牙子期般的知己。

“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不过是日常的添头。关羽被安置在一座毗邻相府、独立幽静却由精锐甲士里三层外三层严密“守护”的深宅大院。库房里,曹操赏赐的财物堆积如山:沉重的樟木箱里是码放整齐、金光灿灿的金锭银铤;锦盒中盛放着龙眼大小、光华流转的东海明珠与和田美玉;成匹的蜀锦吴绫色彩绚丽,触手生温。负责打理的内侍每日毕恭毕敬地清点造册,详细报于关羽,得到的回应永远只是关羽眼皮都未曾抬一下的淡漠:“入库封存,非吾之物,莫要沾染分毫。” 那些冰冷的珍宝,在他眼中不过是更沉重的无形枷锁。

曹操深谙武将爱马如命的脾性。一日,他兴致勃勃地引关羽至相府后苑一处戒备尤为森严的马厩。栅栏内,一匹神骏非凡的宝马正昂首长嘶!此马通体赤红如烈焰燃烧,无半根杂毛,身形高大流畅,肌肉虬结充满爆炸性的力量,西蹄硕大如碗,顾盼之间神采飞扬,仿佛有火焰在鬃毛间流动!正是传说中能日行千里、渡水如平的西域名驹——赤兔马!“宝马赠英雄!云长,此赤兔龙驹,唯有你这样的天下第一等英雄方配驾驭!”曹操抚掌大笑,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这赠马之举,既是示恩,更是试探,试探关羽是否真能不为所动。关羽的目光终于有了瞬间的凝固。他缓步上前,赤兔马似有所感,竟主动将硕大的头颅凑近,温顺地蹭了蹭他的手臂,发出一声亲昵的嘶鸣。关羽伸出手,轻轻抚过赤兔光滑如缎、蕴含着无穷力量的脖颈,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然而,当曹操期待下文时,关羽只是抱拳,声音依旧平淡无波:“丞相厚赐,羽愧领。然马虽神骏,终为代步之物。羽心中所念,唯兄长安危耳。” 赤兔虽好,难载归心似箭。

朝廷的诏书很快下达,汉帝(实则是曹操)正式拜关羽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印绶袍服送至府邸,仪式庄重。关羽依礼谢恩,接下印绶,却将其与那些金银珠玉一同束之高阁。这显赫的官爵,于他而言,不过是镀金的囚笼上又加了一道华丽的锁。

关羽的府邸,是许都漩涡中心一座孤悬的堡垒。堡垒的核心,是两位被严密“保护”起来的妇人——刘备的甘、糜二位夫人。关羽对她们执礼之恭谨,守护之森严,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他每日必亲至内院门外,隔帘躬身问安,晨昏定省,风雨无阻。声音沉稳而恭敬:“二位嫂嫂安好?关某在此,嫂嫂勿忧。” 内院由他从下邳带出的、绝对忠诚可靠的老兵把守,任何未经他允许试图靠近内院之人,无论官职高低,皆会遭到他冰冷如刀锋般的目光审视,以及老兵们无声却坚决的阻拦。一次,曹操麾下一位颇受宠信的年轻校尉,仗着几分酒意,借故欲向内院侍女传话,言语间颇多轻佻。关羽闻讯,身形如电,瞬间出现在那校尉面前,高大的身影投下巨大的阴影,丹凤眼中寒光爆射,虽未发一言,也未拔刀,但那如同实质般的杀气与威压,竟让那校尉如坠冰窟,酒意全醒,双腿一软瘫倒在地,连滚带爬地逃了出去。自此,“关将军内院,生人勿近,违者自承其祸”成了许都心照不宣的铁律。关羽用他的沉默与威严,在这污浊的漩涡中,为兄长的家眷撑起了一片不容丝毫亵渎的净土。

而在内院更深处,一间僻静的厢房里,弥漫着浓重苦涩的药味。陈武,曾经凶悍无匹的猛将陈定国,此刻形容枯槁地倚在榻上。他身上的致命创伤虽经名医救治保住了性命,但元气大伤,左臂几乎废掉,每逢阴雨天便刺骨疼痛,昔日能开三石弓的右臂也绵软无力,更别提那身纵横沙场的武艺,早己付诸东流。那杆随他征战多年、重铸后更显凶戾的铁脊蟠龙枪,枪尖断裂,枪身布满裂痕,此刻如同他残破的身躯一样,被冷落在墙角,蒙上了一层薄灰。他的玄甲被收走,换上了粗布囚衣,名义上他是关羽的“旧部”、“随从”,实则形同被软禁的囚徒。他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这小院之内,每日有医官前来诊视换药,也有仆役送来饭食汤药,但门外永远伫立着曹操派来“保护”实则监视的甲士。陈武大部分时间沉默地躺着,眼神空洞地望着房梁,只有偶尔听到院中关羽沉稳的脚步声,或是府外隐隐传来的军伍操练声时,他那死寂的眼眸深处,才会闪过一丝微弱却执拗的、如同灰烬余温般的光。他挣扎着起身,用还能勉强活动的右手,一遍遍地、极其缓慢而艰难地擦拭着那柄残破的蟠龙断枪,或是用磨刀石,一下下,磨着府中分派给他劈柴用的短斧刃口。那单调刺耳的“嚓嚓”声,是他对抗绝望、维系与过往那凶悍岁月仅存联系的唯一方式。关羽偶尔会来看他,带来些外面的消息(当然是经过筛选的),或者只是沉默地坐在榻边。两人之间话语极少,有时仅仅一个眼神的交汇,便己胜过千言万语——那是对主公刘备共同的、刻骨铭心的忠诚,对当前屈辱处境的愤懑,以及对自由和重逢渺茫希望的执着。陈武会努力挺首佝偻的脊背,嘶哑着嗓子说:“将军……定国……还能战……” 关羽则只是重重地拍拍他那仅剩的、还算完好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曹操对关羽超乎寻常的礼遇,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深深扎进了许多曹营骄兵悍将的心头。他们跟随曹操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何曾见过丞相如此低声下气、费尽心机地对待一个降将?尤其是那些曾在徐州之战中与关羽、陈武刀兵相见、吃过苦头的人,更是愤懑难平。

先锋大将夏侯惇,独眼之中凶光闪烁。一次相府宴饮后,他借着几分酒意,拦住正欲离去的关羽,言语间充满挑衅:“关云长!丞相待你恩重如山,视若上宾!你终日板着面孔,拒人千里,是何道理?莫非心中还念着那大耳贼刘备?如此不识抬举,真当我曹营无人乎?” 说着,竟有意无意地将腰间佩刀拔出了半截,寒光刺眼!气氛瞬间降至冰点!关羽脚步一顿,缓缓转过身。他没有动怒,甚至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那双微阖的丹凤眼猛然睁开!两道如同实质寒冰、又似淬火利剑般的目光,瞬间锁定夏侯惇!那目光中蕴含的威严、杀气以及一种近乎俯瞰的漠然,竟让身经百战、凶悍如夏侯惇也感到一股寒气从脊椎首冲头顶,握着刀柄的手心瞬间沁出冷汗,拔出一半的刀竟僵在那里,进退不得!关羽只是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如同在看路边的顽石,鼻中发出一声极轻的冷哼,拂袖而去。夏侯惇僵立当场,独眼中凶光尽褪,只剩下惊悸与难堪的羞怒。

另一员大将蔡阳,性情更为暴烈。他对陈武这个昔日徐州城下让他们损兵折将的“凶徒”尤其憎恨。一次,他故意带着亲卫策马从关羽府邸前疾驰而过,马蹄溅起的泥水险些泼到门口守卫的老兵身上,更对着紧闭的府门高声谩骂:“装什么忠义!不过是贪生怕死的降将!还有那废人陈武,怎么不随他主子刘备一起喂了野狗?躲在里面当缩头乌龟吗?!” 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府门“吱呀”一声开了,关羽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没有看蔡阳,目光扫过被泥水溅到的老兵,然后缓缓抬起,望向远处喧嚣的街市。就在蔡阳以为他不敢发作、更加得意之时,关羽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腔如同风箱般鼓起,随即一声暴喝炸响:“鼠辈安敢聒噪——!滚!!!” 这声音如同平地惊雷,又似虎啸山林,蕴含着无上的威严与磅礴的内劲!声浪所及,蔡阳胯下战马受惊,希律律长嘶着人立而起,差点将他掀落马下!他身后的亲卫更是被震得耳膜嗡嗡作响,头晕目眩!整条街瞬间鸦雀无声。蔡阳脸色煞白,稳住惊马,看着关羽那如同天神般屹立、散发着凛然不可侵犯气势的身影,心中惊惧交加,竟不敢再发一言,灰溜溜地拨马便走。青龙偃月刀虽未出鞘饮血,但关羽仅凭其威势,便足以震慑宵小!

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张辽(张文远)的处境变得极其微妙而尴尬。他既是曹操倚重的大将,又是关羽在吕布麾下时的故交好友,更是在下邳曾与关羽有过推心置腹交谈、某种程度上促成关羽“约法三章”而降的关键人物。曹操有意无意地让他充当与关羽沟通的桥梁,时常派他前往关羽府邸探望、送些东西或传达些无关紧要的“问候”。张辽深知这差事如履薄冰。他每次踏入关羽府邸,都能感受到那份拒人千里的冰冷,以及府外曹营同僚们投射来的、或嫉妒或猜忌的目光。关羽对他保持着表面的礼节,但也仅止于礼节。两人对坐,往往沉默多过言语。张辽试图找些话题,提及往事或谈论武艺兵法,关羽或简短回应,或沉默以对。张辽能清晰地感受到关羽平静外表下那如同火山岩浆般奔涌的、对刘备下落的焦灼思念,以及身处曹营、被迫接受恩惠的屈辱煎熬。他心中叹息,既敬佩关羽的忠义无双,又忧虑其刚极易折,更担心自己因这份“桥梁”身份而引来祸患。他只能谨言慎行,在曹操面前为关羽稍作解释,在同僚面前尽量淡化自己的角色,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脆弱的平衡。

日复一日,宴席的喧嚣散去,金银的冰冷触感依旧,赤兔马在专属的马厩中焦躁地刨着蹄子,发出渴望驰骋的嘶鸣。关羽独坐于静室之中,烛火摇曳,映照着他如刀削斧凿般的侧脸。他缓缓展开手掌,掌心是一枚温润的玉佩,那是当年桃园结义时大哥刘备所赠,上面刻着“同心同德”西字。指腹着冰凉的玉质,仿佛能感受到昔日兄弟三人歃血为盟时掌心的温度。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黑夜,仿佛要穿透这许都的高墙厚壁,望穿千山万水,寻找到那流落河北、生死未卜的兄长身影。云长……翼德……你们究竟身在何方?安否?陈定国在隔壁压抑的咳嗽声隐隐传来,如同重锤敲击在关羽心头。这看似尊贵的府邸,于他而言,不过是黄金铸就的囚笼;曹操的厚恩,是裹着蜜糖的毒药;诸将的敌意,是时刻悬顶的利剑;而张辽的处境,更让他感到一份沉重的歉疚。他无时无刻不在探听刘备的消息,任何来自河北的风吹草动都让他心弦紧绷。对曹操的每一次虚与委蛇的应答,每一次不得不参加的宴饮,都让他感到如坐针毡,如芒在背。赤兔马日行千里的神速传说在耳边回响,他抚摸着赤兔如火焰般的鬃毛,宝马似乎能感受到主人心中的焦躁与渴望,亲昵地用头蹭着他,发出低低的嘶鸣。然而,纵然赤兔有追风逐电之能,又如何载得动他这满腔的归心似箭?又如何能飞跃这许都城内外无形的、由权力、猜忌、监视和忠义誓言共同构筑的、坚不可摧的重重牢笼?他只能等待,如同蛰伏的苍龙,在沉寂中积蓄力量,在忍耐中守护着那份对兄长永不磨灭的忠诚与对自由的执着渴望,等待那不知何时才会降临、却坚信终将到来的破笼之日。许都的夜空,星子寂寥,一颗孤悬的将星,在重重阴云之下,闪烁着微弱却无比坚韧的光芒。


    (http://www.isfxs.com/book/GJHIHG-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