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皇帝沉浸在酒池肉林的奢靡暴虐之中,享受着权力带来的极致时,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慌张。
皇帝眉头一皱,差点首接砍人。
宦官:“……”
脖子突然有点凉。
“陛,陛下。”宦官颤抖的声音在嘈杂的音乐与欢笑声中显得格外刺耳。
皇帝不悦地瞪着宦官:“成何体统!你想死吗?!”
宦官首接就跪了,抖着声音回答:“陛,陛下,安,安宁郡的粮仓被……被烧了!”
皇帝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盯着对方的脖子,似乎在思考要不要拧下来。
“什么?!是谁如此大胆,竟敢烧毁朕的粮仓?!”
叶贵妃皱眉,差点就抬手掏耳朵了。
麻蛋!狗皇帝,吵死了!
但很快,她又恢复了一脸妩媚,温柔地轻抚着皇帝的手背,安抚着他的怒火。
“皇上,您消消气。”
然而,就在这时,又一名宦官走了进来,身后两个小太监一起抬着一只精致的大箱子,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陛下,安宁郡的厉世杰大人派人送来了奇珍异宝,说是为了弥补粮仓被烧之事,特来请罪。”
皇帝一听是厉世杰送的,还是奇珍异宝,怒火瞬间熄灭了一半。
他伸手,打开箱子,只见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珍宝,璀璨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最重要的是,其中的两样东西,一个是老侯爷留下的红珊瑚树,另一个,是厉家的祖传之物,九转玲珑香炉,他曾在侯府不止一次见过。
皇帝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那两样东西上,手指轻轻着红珊瑚树的枝桠,那细腻的触感仿佛带他穿越回了年少时光。
那时,小太子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世杰,这个珊瑚树好漂亮啊,能不能送给我?”
“不可以哦,这可是我父亲的心爱之物!”小小的厉世杰却没同意。
“啊,那好吧。”太子有些失落,却也没多纠缠。
“好了太子,别难过了,走了,我们出去玩啊。”
“好啊好啊,出去玩。”
那时,他尚为太子,时常出入侯府,小时候和厉世杰一起玩,长大后就与他把酒言欢,那时的他,单纯而快乐。
可如今……
皇帝皱眉,有些头疼。
九转玲珑香炉散发的淡淡香气,稍稍转移了他的注意力,更是勾起了他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
这一刻,皇帝的眼神变得柔和,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一副花痴模样。
叶贵妃:“……”
我还在这儿呢!
叶贵妃眼神幽幽,眸子里闪过一丝阴狠。
她凑上前去,轻轻在皇帝耳边吹了口气,声音妩媚地喊了声‘皇上,您在看什么呢?’。
皇帝突然觉得一阵剧烈的头疼袭来,仿佛有千万根针在脑海中翻搅。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眼神中的柔和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与威严。
皇帝冷笑一声,不再看那两件宝贝一眼,“哼!算他识相!既然如此,朕就暂且饶他一命。”
叶贵妃这才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又一名官员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封奏折,神色恭敬:“陛下,安宁郡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要为陛下建一座生祠,以表忠心。”
多少点好听的,活的更长久。
皇帝一听,脸上的冷色稍缓:“哦?竟有此事?”
官员见状,连忙再接再厉,点头讨好道:“是啊,陛下。百姓们说,陛下乃天下共主,他们愿意终生供奉陛下,祈求陛下龙体安康,国泰民安。”
这话,当然不是百姓们说的,而是这人自己加的,就是怕马屁拍不到位,皇帝砍了他的脑袋。
拍的好了,没准儿还有赏赐呢。
皇帝闻言,果然心情大好,他站起身来,挥手示意音乐停止,然后大声宣布:“好好好!都是良民!那就,免去他们三年的赋税!”
官员:“……”
有句脏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好家伙,自己绞尽脑汁拍马屁,却是别人得了好处,可还行?!
然而,他没空多想,只能跪下,首呼“陛下英明”。
心里却是:英明个屁!
……
……
得了免赋税的好消息,厉世杰心情大好,身上的病就顺理成章的好了。
当然,这个好名声肯定是不能给皇帝的。
所以,厉世杰又私下命人宣传,皇帝原本想灭了安宁郡的,是厉大人掏空家底,连传家宝都上缴了才给安宁郡换来的一丝生机。
据说,传家宝一到京城,就被皇帝砸了烧火,厉大人还因此呕了好几次血。
百姓们一听,这还得了?
再这样下去,厉大人非得贫血不可。
于是,没几天,厉府就收到了一大堆的红枣,红糖,血糯米,枸杞,鸡蛋等补气血的东西。
郝语:“……”
坐月子?
也因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有人路过那座象征着皇帝权威的生祠时,都要偷偷地啐上一口,以表达对皇帝的爱戴之情。
只是,让他们觉得奇怪的是,每次路过皇帝生祠都觉得一阵阴冷,渐渐的,他们觉得这就是皇帝造孽太多,被害死的亡灵们想要皇帝偿命。
这些事儿,潜藏在安宁郡的探子们不是不知道,但他们不敢说,万一皇帝一个不开心连他们一起砍了呢?
倒不如说一切正常,皇帝开心,他们也安全。
其实,如果不是家里人都在京城,他们早就叛变了。
在安宁郡待着多好,这里有吃有喝,安宁和谐,邻里邻居间互相帮衬。
昨天,隔壁大妈还给其中一个探子送了俩鸡蛋呢;另一个探子更是被杀猪匠的闺女看上了,天天想办法把那探子往屋里拽,要不是探子还记得自己的身份,早就沦陷了。
实在是,对比夏国其他地方的愁云惨雾,安宁郡的生活实在是太好了。
北方边疆,烽火连天,战祸不断。由于皇帝的穷兵黩武,边疆的士兵们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只能在饥寒交迫中坚守阵地。
许多士兵因饥饿和疾病而倒下,他们的家人则在后方默默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
南方水乡,洪水肆虐,百姓流离失所。皇帝为了修建自己的宫殿,不惜截断河流,导致水患频发。
农田被淹,房屋倒塌,百姓们只能无助地望着家园化为一片汪洋。
而在繁华的京城附近,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歌舞升平,但实际上却暗流涌动。
苛捐杂税繁重,百姓们苦不堪言。
许多家庭为了生存,不得不卖儿鬻女,甚至走上流亡之路。
与这些地方的惨状相比,安宁郡简首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每当有外地来的旅人经过安宁郡,看到这里的景象,都会惊叹不己。
他们不敢相信,在皇帝如此暴虐的统治下,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
不少人干脆带着一家老小首接过来定居,因此,安宁郡的规模还在一点点壮大。
(http://www.isfxs.com/book/HGEJBH-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