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心里很清楚,长乐宫发生的事情绝对不能告诉母亲。因为母亲的“人淡如菊”并非是故作姿态,而是她发自内心地不想在这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去争斗、去抢夺。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平平安安地活下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地成长。
因此,当贾夫人询问起长乐宫的情况时,刘胜只是轻描淡写地回答说,太后只是想看看所有的孙子,自己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
听到儿子的这番话,贾夫人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她凝视着儿子那壮硕的身材,语重心长地说道:“胜儿啊,你母亲我出身平凡,并没有一个可以让你依靠的家族背景。所以,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我们就别去奢望了。等你长大之后,只需安心经营好自己的封地,再多多照顾你的弟弟,这样就足够了,明白吗?”
“知道了。”刘胜嘴上虽然应承着,但心里却忍不住暗暗翻了个白眼。从小到大,母亲总是反反复复地说着这几句话,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他不禁感到有些无奈,自己明明拥有一身强健的肌肉,箭术更是百发百中,却不得不深藏不露,将这些本事都藏匿起来。
男子汉,大丈夫,谁不想建功立业?谁不想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呢?
即使现在的刘胜还只是个孩子,但他身处后宫之中,自然也不是普通的孩子。他从小就耳濡目染,对于天下大事有着超出常人的认知和理解。
于是,刘胜就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悄无声息的。跟随窦太后学习治国之道以及后宫权谋。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悟性,让窦太后大呼他是可造之材。
与此同时,刘胜也在暗中与馆陶公主达成了一种默契。对于陈阿娇,他在深思熟虑之后,很快就收起了那一丝失落之情。
阿娇天真无邪,被娇宠得有些任性。然而,这样的性格或许适合像公主一样嫁给一个不能纳妾的驸马,但对于一个注定要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的皇帝来说,阿娇显然并不适合成为后宫之主。
毕竟,刘胜自己是什么人自己心里清楚,不可能能只对阿娇一人好。既然如此,倒不如单纯地将她当作妹妹,这样对自己对阿娇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而且,由于馆陶公主对自己的帮助,刘胜对阿娇的感情甚至超过了后宫中那些与他同父异母的其他姊妹。
王美人以为是谁在馆陶公主面前说了她的坏话挑拨了她们的关系,以至于公主突然之间改了主意。
但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却没有发现馆陶公主和后宫中的哪位妃嫔关系密切,也没有去接触哪位皇子。
于是便觉得自己还有机会。为此,她多次试图与馆陶公主重新建立联系,试图修复彼此之间的关系。
然而,馆陶公主在得知阿娇前世的遭遇后,对她心生厌恶,根本不可能与她重修旧好。不仅如此,王美人的这些小动作反而让她的一些行径暴露在了皇帝面前。
景帝得知这一切后,心中不禁有些伤感。在后宫众多的妃嫔中,他对栗姬那种充满占有欲的爱颇为欣赏,也喜欢年轻妃嫔们的青春美貌和曼妙身姿。但对于王美人,他有着一种别样的情感——那是一种他渴望己久的家的感觉。
从小到大,景帝在母亲那里所感受到的母爱十分有限。窦太后年轻时忙于协助父王汉文帝夺取天下,后来父王登基成为父皇后,她又整日与后宫的其他女子们争风吃醋,争夺父皇的宠爱。因此,景帝内心深处特别渴望能够体验到家的温暖,感受到母亲般的慈爱。
也正因如此,他的后宫之中,除了通过选秀入宫的各个家族的女子之外,还有许多女子都曾有过婚姻经历,甚至有过孩子。
然而,在朝廷官员们的眼中,皇帝此举并非出于私欲,而是为了鼓励生育,提倡寡妇再嫁,以自身的行为做出表率。
汉景帝虽然知晓王娡曾经嫁过人,但他首以为王娡是个寡妇,因此多有怜爱,万万没有料到,那个前夫竟然还活着。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一位道士的一句“贵不可言”的批命。于是,己经成婚并育有子女的王氏姐妹花,就这样被送进了他的后宫。
皇帝的伤心仅仅持续了一小会儿,他很快便在后宫中寻觅起了替代品。
贾夫人恰好进入了皇帝的视线。平心而论,贾夫人的容貌和气质都颇为出众,然而,每当皇帝想起贾夫人为他生下的大儿子时,心中就会有些许的不快。
毕竟,贾夫人入宫时年仅十三岁,到十九岁才生下大儿子,按常理来说,这个孩子不可能是别人的骨肉。可这孩子长得并不像自己,也不像他的那些兄弟,倒像是那行伍之人。
现在有子的妃嫔当中,程姬是世家女,唐姬原先是程氏的丫鬟。
选来选去竟无一个满意的替代品。
没有了心灵的慰藉处,汉景帝的内心仿佛失去了依靠一般,这使得他的心情变得愈发烦躁起来。
就连窦太后和馆陶公主都对皇帝的坏心情感到困惑不解,她们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皇帝的情绪低落,以至于朝堂之上的臣子们也开始有些人心惶惶。
幸运的是,馆陶公主并没有将阿娇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孩子来看待,因此在讨论朝廷事务时,她并没有刻意避开阿娇。
阿娇敏锐地察觉到了舅舅的异样,于是她好奇地问道:“最近朝政上面有没有发生什么让舅舅感觉烦恼的事情呢?”
馆陶公主思索片刻后回答道:“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罢了,以前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呀。”
阿娇继续追问:“那后宫当中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馆陶公主想了想,说:“除了他对王美人起了一些疑心之外,倒也没有其他特别的事情发生。”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解。
阿娇若有所思地说:“阿娘,你可知道?舅舅对于王美人的感情是与众不同的。”
馆陶公主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不就是处处顺着你舅舅,当个善解人意的解语花嘛。我送给你舅舅的女人当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啊。”
“那阿娘可有想过她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后宫女子不少,和王美人长相,性格相似的女子应该也有,为什么舅舅独宠王美人呢?阿娘是舅舅一母同胞的姐姐,以前的时候,舅舅可有过什么求而不得。”
“你舅舅…….”馆陶公主本来想没有什么的,话说了一半突然想起。“你舅舅不会……不会喜欢那种成过亲有过孩子,充满母性的女人吧。”
想起王美人平时装腔作势的样子,馆陶公主越想越觉得自己猜对了。于是搜罗美人的时候,也倾向于这个方面。
没过多久,又有一位美人被送入宫中,献给景帝。这位美人姓金,年方二十五,虽比景帝小不了几岁,但也可称得上是徐娘半老了。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她己育有一子,但其容貌清丽,身材婀娜多姿,比起那些豆蔻年华的少女来,更具一种成熟的韵味和魅力。
果不其然,这位金姓女子入宫后,很快便获得了皇帝的宠爱。馆陶公主见状,心生一计,为了能够挟制住这位得宠的女子,她决定将金氏的儿子于适之接到公主府中抚养。
对于这一系列的事情,阿娇似乎并未太过在意。她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与刘彻一般年纪的于适之身上。越看,她越觉得这个孩子有些眼熟……非常像……非常像卫子夫的儿子刘据。
“娘,”阿娇突然开口,“这个金氏,或者于家,有没有姓卫的亲戚呀?”
“你问这个做什么?”阿娇的母亲疑惑地看着她。
“我觉得于适之长的很像卫子夫的儿子,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亲戚关系呢?”这个世界不会这么小吧!
“这金氏确实有一个姐姐嫁到了一户姓卫的人家,据我所知,这卫家家境还算殷实。按常理来说,他们家的女儿应该不会沦落到平阳公主府上去做的吧。”馆陶公主面露疑惑地说道,但她心中却不禁对这件事产生了一丝怀疑。毕竟,世事难料,有时候天灾人祸的意外就是来得如此突然,即使是一个原本家境殷实的家庭,也难保不会突然遭遇什么变故。
“这卫子夫有一个哥哥叫卫青,还有一个姐姐叫卫少儿。这卫少儿和平阳县县吏霍仲孺私通,还生下了一个孩子,名叫霍去病。
这卫青和霍去病可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啊!”阿娇说道,虽然她对卫子夫充满了厌恶,但对于卫子夫的幸运,她还是感到十分羡慕。毕竟,卫子夫出身卑微,却能有如此有能力的家人,最终还能成为皇后,这其中卫青和霍去病的功劳绝对不可小觑。
(http://www.isfxs.com/book/HICIJH-8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