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满载而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章 满载而归

 

祁老爷子忍不住皱了皱眉。

一石细粮竟然涨到一千两百文了,他若是没记错的话,半年前才五百文呢。

北边又是打仗、又是逃荒的,今年的粮食产量一定比往年更低,再加上涨价涨成这样,不知又要饿死多少人。

“小哥,那这粗粮要价多少呢?”

“粗粮一石八百文,老爷子,您也别再纠结了,我们掌柜的说了,过两日还要涨价,况且您也瞧见了,就是涨到天上了,也根本不愁卖!”

说罢,小二便也不再多言,去铺子后边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或许在他眼里,这俩人根本没打算买多少粮食,只是过来问问。

毕竟说句实话,他在这铺子里干了这么些年,也从没有过哪一年粮食价格涨成这样。

再这么下去,他们这儿就是不打仗,百姓们也该活不下去了。

刚得到消息,明年的赋税又要加重一倍了,往年他们那些农户,只要上交两成收成即可,明年就要变成四成了。

现在只能祈求上天保佑,明年千万要风调雨顺,可不能再出什么岔子。

不然,就是他们这些开米店的,也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祁叔,该买的还是得买,那小哥说的也不无道理。咱们初来乍到,至少要等到明年七八月份,才能收下第一批粮食,可现在才十二月,这七八个月里,不能一点东西也没得吃啊。”

可价格确实是太贵了。

纪元平的目光落在眼前一堆堆粮食上,心里不由感叹,方才卖了十两银子,还没在口袋里捂热呢,好吧,现在少说也得花去一半。

祁老爷子也不再多问,而是转过身,把他们的板车里的东西整理好,等着待会儿把粮食放进去。

纪元平上前几步,对那店小二说道:

“小哥,劳烦您了,咱们要买粮。先来二十斤细盐,十斤粗盐,另外……细粮和粗粮也各来五石吧。”

“多、多少?”

店小二一愣,他没听错吧?

或许是……五斤?

“二十斤细盐,十斤粗盐,细粮和粗粮各来五石。”

纪元平很有耐心地再次重复了一遍,又问道:

“咱们的板车不大,恐怕没办法一次性拉走这么些粮食,没带走的,可以暂且放在店里吗?我和我叔只有两人,恐怕不跑个两三趟,真带不走。”

纪元平的声音很大也很清晰,这回店小二总算是听清楚了。

一次性买了一千多斤粮食啊,这可算是一般人家里的大客户了!

店小二顿时眉开眼笑地凑了过来:“这位客官,您稍等!敢问您是住在本镇的吗?”

“对,咱们住在南桥村,有什么问题吗?”

纪元平面上是一片平静,心却提了起来,难道不是本镇人,就不卖粮食?还是说,有什么别的问题?

“那就没问题了!您一次性买这么多粮食,又是本镇人士,待会儿咱们会安排伙计,帮你们送到家的,放心,这来回的车费啥的,咱们不收!”

“哦,那就好,那就麻烦小哥了。”

“不麻烦,不麻烦!您这边请,咱们把价钱算一下。”

店小二的脸上始终挂着和善的笑,态度比方才好的不止一星半点。

“粗盐是七十文一斤,细盐咱们这里是一百文一斤,再加上五石粗粮和五石细粮,一共是六两银子外加七百文。要我说呀,像您这么果断的人可不多!方才我也没跟您说假话,咱们掌柜的说了……”

店小二悄悄上前一步,压低声音,凑到纪元平耳边道:

“这北边的人啊,来多了!咱们南边的粮食,恐怕不大够吃,往后的形势会越来越严峻,粮食还是早买了好啊。”

说罢,就抬头赶紧看了看四周,又忍不住嘱咐纪元平:

“哎哟,客官,我刚才跟您说的话,您可千万别跟其他人说,咱们自个儿心里清楚就行了!”

“放心吧!银子都在这儿了,你数数对不对?”

纪元平叹了口气,这些银子放在以往,他就是拼死拼活地干上一年也挣不上,没想到如今这么轻易就花了出去。

而且剩下的这几两也怕是留不住。

天气越来越冷了,过几日,他得买些碳在家里备着。

他也听女儿说了,这地方啊,压根就没有睡炕的习惯,幸好他还没来得及出去问,否则得让别人笑掉大牙。

“对了,小哥,你知道哪儿有菜种子卖吗?”

纪元平想起来,他家那几亩地还空着呢,得种些菜下去才行。

往年,在老家的时候,不管是粮食种,还是菜种,都是各家自留的。可他们到这儿人生地不熟的,总不能大刺刺地跑人家家里讨要吧?

就是要给银钱,人家也不一定会给你,对陌生人嘛,总归心里多少有些戒备。

店小二琢磨了一会儿,说道:

“您可以去前面的一个集市上看看有没有,咱们店里的伙计去套牛车了,上路还有一会儿工夫,您去看看吧,咱们等你回来再出发。”

“多谢小哥了!”

纪元平转身又跟祁老爷子打了声招呼:“祁叔,您在这儿候着,我马上就回来。”

“去吧,有我在这儿呢。”

纪元平在集市上转了几圈,没想到还真在一个老婆婆的那儿买到了一些萝卜种子,还有青菜种。

他想着,反正自家地多,能种就多种点吧!

所以他几乎把老婆婆摊子上的种子,都买了个遍。

老婆婆怕他不会种,还细心跟他讲了种子要怎么种,怎么浇水,怎么保温……

回去的路上,纪元平不由在心里感叹,自从到了这南方,遇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心善的人。

对了,过些日子,他得拿些山货去里正家,这村里什么情况,他还不清楚呢。

纪元平回到米店里时,伙计们也把粮食装上车,套好牛车准备出发了。

等到了村里,已经是快到晌午了。

田头地里的,都有人在干活呢。

突然看到几个陌生人,赶着牛车进了村,不由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站起身望了过去。

有人认出了那是镇上米铺的伙计——

“这是北边搬来的那户人家?那车上是他们买的粮吧?”

“哟,我瞧着少说也有八九百斤啊!”


    (http://isfxs.com/book/JHBBJH-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