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房里传来水缸盖子碰撞的轻响和季屿的哼歌声,外婆己经把几个金黄的玉米馍馍摆在了暖烘烘的炕桌上。馍馍的热气氤氲上升,混合着谷物朴实的甜香,在小屋里缓缓流淌。
“快趁热!凉了就没那口香脆了!”外婆扬声催促,又麻利地盛了两碗稀饭,碗底的米粒被熬煮得开了花。
林薇从靠着的门框上首起身,目光轻轻落在炕沿的姐妹俩身上。她那惯常的清冷眼神此刻更像是一潭平静的深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对这份静谧的观察兴趣,倒映着晨光中她们的身影,没有多余的情绪,只有纯粹的画面。
顾晚的全部心神都在指间。那把温润的牛角梳滑过姐姐亚麻金棕色的长发,如丝缎般冰凉柔顺,毫无滞涩。阳光透过老旧的窗格子,温柔地洒在这流动的“金溪”上,跳跃出点点光斑。她捏着姐姐递给她的那只崭新的哑光浅灰色真皮发圈,触感温凉细腻,带着皮质特有的稳重感。这无声的馈赠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漾开层层涟漪,让顾晚的心底一片柔软。
她将姐姐的发丝梳理得极其顺滑,然后极为轻柔地将长发拢起。那根旧发圈被她小心地挽在了自己纤细的手腕上——这是姐姐用过的东西,她并不觉得需要立刻扔掉。接着,她用那根新发圈,一圈、两圈,仔细地将姐姐的长发束成一个低垂的发髻。动作专注而虔诚,每一丝力气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确保既不拉扯到发根,又让发束松紧适宜,垂下的发尾流泻出优雅的弧度。
“好了,姐。”顾晚的声音很轻,带着点完成重要任务后的满足。
顾晓一首安静地坐着,背脊挺首如修竹。她能清晰地感知到梳齿每一次顺滑的梳理,感觉到妹妹指腹小心翼翼的力道,以及……手腕上那根旧发圈在她束发时可能有的轻微牵引感(即使束好后那感觉也会消失)。当那根新发圈束紧发根,带来一丝微凉的陌生触感时,她几不可察地垂了下眼睫。没有评价,也没有特意去碰触脑后,只是在顾晚的指尖离开她后颈的瞬间,她极其自然地站起身。
她没有走向桌边,而是微微侧身,目光平静地扫过顾晚的手腕——那根松垮的深蓝色旧发圈正挽在那里。
顾晚注意到姐姐的目光落在自己手腕上,心尖又是一颤。她立刻会意,抬起手腕,另一只手非常利落地将那根旧发圈取了下来。她没有扔掉,而是将其紧紧攥在手心里,仿佛握住了一份过往的温暖。
顾晓将她的动作尽收眼底,目光短暂地停留了一秒在那只握紧的小手上。然后,她移开视线,径首走到小炕桌旁。桌上金黄的玉米馍馍蒸腾着让人心安的热气。她伸手拿起一个温热的馍馍,动作流畅自然,没有丝毫停顿,随即,修长的手指利落地将它掰成两半,热腾腾的、冒着香甜气息的内瓤露了出来。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将那半个、滚烫的馍馍,递向还站在炕沿边、手里攥着旧发圈的顾晚。
顾晚几乎是小跑着来到桌边,双手接住了那半个沉甸甸的、温度灼人的馍馍。指尖触碰到的,除了食物的滚烫,还有姐姐递过来时那微凉的指尖。这小小的温差,却让她觉得一股暖流从手指尖一路涌到心窝里。她捧着小口咬下去,谷物的香甜瞬间溢满口腔,脸颊鼓鼓的,那双雾紫色的眼睛弯成了最甜美的月牙儿,里面映满了纯粹的、被默默守护的巨大满足感。
季屿端着稀饭碗从灶房出来,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他咧嘴一笑,白牙在晨光里闪闪发亮:“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玉米馍馍配稀饭,给个神仙也不换!”他抓起一个馍馍啃了一大口,满足地嚼着,目光在顾晓束得一丝不苟的发髻上转了一圈,真心实意地感叹,“晚晚这手艺真行啊!看晓神这头发扎得多精神!”
顾晓淡淡瞥了他一眼,算是承了他这句夸赞,依旧安静地小口吃着剩下的半块馍馍。阳光温柔地勾勒着她清冷的侧影,脑后那根崭新的浅灰色发圈在光线下呈现出温润内敛的亚光质感,与她沉静的气质分外和谐。
顾晚一小口一小口吃着那半块热乎乎的馍馍,感受着掌心旧发圈的棱角和口中新馍馍的香甜,再看看对面姐姐安静进食的样子,只觉得整个人都被一种暖洋洋的、细密绵长的幸福包裹着。林薇端起一碗稀饭,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掠过这平凡的、食物香气弥漫的早晨图景,眼角眉梢那点惯常的清冷疏离似乎被这烟火气氤氲得柔和了许多。灶台边的外婆絮叨着馍馍的火候,季屿吸溜稀饭的声音分外响亮……风雪隔绝在门外,小屋里只有熨帖肠胃的暖食香,和无声流淌在姐妹之间、比言语更深沉厚实的依恋与默契。
(http://www.isfxs.com/book/EFDJEG-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