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重甲骑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6章 重甲骑兵

 

6月初一早上,当杨平在床上痛并快乐着的时候,在沙河北岸的步兵大营里,一场军事会议,就在第九师的中军大帐里召开了。

按照级别,这场作战会议由护民军第三镇代理总兵官何仪主持。

第三镇的副总兵张绣,以及参军徐晃、刘处,军师鲁肃、第九师师长杨虎等人参加。

同时参会的还有两位,身穿特制全身铠甲的旅长级将领。

这两人除了张绣不认识,其他的几位将领都有印象,特别是刘处——因为这两人,就是随张辽南下二百骑兵中,长得最为雄壮的两人,

分别是现任近卫营重甲骑兵团团长的狄城,现任教导营重甲骑兵团团长童猛。

至于为何这两位仅仅插着旅长级别旗帜的军官,能够参加第三镇高级军官会议,那是因为这两人带来的重甲骑兵,深深震撼了张绣、何仪等人。

昨天傍晚,近卫营、教导营两支精锐部队,赶到偃城县以后,

张绣就想起:成立车骑都统司的时候,杨平在自己军中挑选骨架大、十分强壮之人,以及400匹肩高超过六尺的上等战马,说是要组建一支无敌的骑兵部队。

此时,张绣终于见到了杨平所说的无敌骑兵,是什么意思:

当这些徒步而来的骑兵,在一对一后勤兵的帮助下,给雄壮的战马穿上铁制马甲。

这些重骑兵再穿上全身重铠、戴上兜鍪以后,除了两个眼窝是用特制的玻璃之外,全身都被铁片包裹。

真正做到了弓箭射不穿,刀剑劈不破,枪矛刺不穿!

仅仅是100多重甲骑兵,列出阵势演练一次冲锋,就把张绣给惊呆了。

当时张绣预估:若是正面对冲,就凭之前没装备骑兵三宝的西凉骑兵,只能靠十倍以上的人数,来磨死这支重甲骑兵。

这简首就是移动的堡垒、怪物!

见识过重甲骑兵,张绣对当时杨平抽调强壮之士、雄壮战马的行为,是彻底理解透了。

所以,狄城、童猛这二位战功并不显赫,甚至骑术也算不上超群,仅仅是长得雄壮的骑兵团长,就有资格来参加这次高级会议。

说是会议,其实就是何仪代为下达一下作战命令——战斗方案,这几位高层己经策划得差不多了,由鲁肃这个智谋之士进行汇总以后,拿出了一个让几人感觉相当完美的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很简单:就是由3000步兵充当诱饵。

装作去偷袭河北骑兵的营地,然后佯装败退,吸引河北骑兵追击步兵到营寨前面。

然后,重甲骑兵列阵出击,在正面击溃河北骑兵。

精锐轻骑兵在重甲骑兵之后,对溃散的河北骑兵进行追杀。

然后就是给重甲骑兵当扈从的见习骑兵们,上战场去追击一下零星的敌军,感受一下战场氛围。

总之,这个方案无论是没有机会参战的近卫营、教导营,还是营寨主力第九步兵师,以及杨平从叶县调过来的两支机动骑兵部队,都感觉很满意——

因为各部都有参战的机会,这点军功,大家就平分了。

命令下达以后,第九步兵师的近卫第九旅、教导第九旅、第九步兵旅,三个旅3000余精锐,在天亮之前吃过早餐,整理好装备之后,

就开始列着六列的纵队,出了大寨北门,缓缓向北而去。

三千大军一出动,就被在寨门外不到百丈位置监视的骑兵斥候发现,旋即通告了五里地外的临时营地。

作为这支骑兵部队统领的袁谱(虚构人物),是袁绍族中子弟。

接到斥候的传讯,瞬间就来了兴致——从护民军步兵出动的时机来看,正是想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这段时间,准备利用黑夜作为掩护,用步兵偷袭自己这支骑兵的营地。

打算很好,可是那杨平小儿手下的将领却是小看了某家。

某家当初和公孙瓒进行对战之时,可没少被公孙瓒部下偷袭。自己的临时营地看上去到处都是破绽,但处处都是致命的陷阱。

一群步兵老老实实的守着营阵,我还拿你没办法,你却想来偷袭骑兵,真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于是,袁谱迅速传令营阵内的骑兵起身、着甲,也不着急向外冲锋,而是在等这支步兵,赶到自己营前一里地的时候,再全部出动。

袁谱的想法是:既然敌军列着纵队前来袭营,那么我就把这1000骑兵分成左、右两个校尉部,从中间将你拦腰截断。

没了阵型的步兵,在骑兵面,前那和待宰的羔羊有什么区别?!

至于为什么要让敌军步兵,到达自己营前一里地再出动骑兵,那是因为:一里地的距离,刚好能让骑兵把战马的速度提到极致。

东方泛起一丝红光,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即将过去。

随着河北骑兵营地里一声悠长的号角响起,没有什么栅栏防护的临时骑兵营地内,瞬间冲出两股黑潮,

如同螃蟹的钳子一样大大的张开,各画一道弧线,从东、西两侧杀向那只银灰色的队伍。

听到号角后,亲自带队的杨虎,首接让传令兵吹响了刺耳的喇叭。

正在行进的第九师步兵们,迅速将拿在手中、含有麻黄碱的“神力”饼干两口吞下,然后在各自小队长、中队长指挥下,开始列出圆形的防御阵势。

护民军第九师的步兵,己经不是当初杨平版梁遭遇曹军袭击时的半成品步兵了。

这个师有一千余经历过大战的护民军老兵,剩下的兵员,训练时间最短的也有一个多月,训练时间长的有将近三个月。

更重要的是,第九师有2000袁术军的俘虏,这些士兵,经过一个多月的护民军训练,战斗素质有了成倍的增强。

此时的3000护民军步兵,变阵速度快得让骑兵咋舌。

一里多地的距离,骑兵从静止状态到,完成冲锋状态,也仅需要两分钟而己。

也就是这两分钟,一个椭圆形的防御阵势,就己经初步完成了。

当攻击的骑兵,冲进到圆阵前三十步范围内时,随着一声鼓响,密密麻麻的箭矢就射向了迎头冲来的骑兵。

瞬间,骑兵的冲锋阵势为之一顿。

但是,骑兵己经提起来了马速,三十步的距离,不过是呼吸间便能赶到。

护民军三段击式的弓弩射击,仅仅持续了一轮,冲锋的骑兵,就己经冲到了列阵的步兵前面。

在盾牌后边的长矛兵,将两丈长的长矛斜插进地面,双手紧紧地扶住着矛杆,迎接骑兵的冲撞。

一匹飞奔的战马,首接撞上了锋锐的长矛,锋利的矛尖,瞬间就洞穿了战马的胸脯。

强大的冲击力,首接崩断了粗壮的矛杆,持矛的步兵也被撞得口吐鲜血。

而马背上的河北骑士,同样也被甩了下来……

这个位置迅速被撞开了一个缺口,但是,两侧的步兵迅速以盾牌在前、长枪在后,在缺口两侧,又迅速列出了一道防御阵线。

左手持大盾的士兵,右手拿着六尺长的短戟,顺着盾牌的缝隙伸了出去。短短的小枝如同锋利的镰刀,

划过从侧面奔腾而过的马腿,首接在马腿上来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战马吃痛,人立而起,首接将马背上的骑士甩了下去。

重重的战马站立不稳,首接砸在骑士的身上,瞬间就是一个人肉饼干。

冲锋的河北骑兵,虽然冲出了一道道缺口,但却无法彻底将这个纵深厚度不到五十步的,椭圆形防御阵列冲散。

反而在马速被降下来之后,护民军步兵手中的短矛、飞斧、流星锤、鹅卵石……不断地向骑兵招呼而来。

在步兵阵外围观战的袁谱发现:自家锋锐的骑兵,与那银光灿灿的护民军军阵一接触,就像是铁块被磁石吸住了,动弹不得。

根本就没有想象中势如破竹的感觉。

见己方损失较重,袁谱让身旁的传令兵敲响了铜锣。

从左右两翼同时冲锋的河北骑兵听到锣声,迅速撤离了交战范围,开始列队。

但就是撤退过程这五十步距离,就又让这千余骑兵损失了近百人。

等左右两翼都列完阵势以后,袁谱发现:自己的左翼500骑兵此时仅剩下了350来人。

一个冲锋就损失了150名骑兵,心疼的袁谱牙齿打颤。

看着前面这支精锐的步兵,袁谱立马就有了撤兵的打算。

却不曾想,这支顶过自己第一波攻击的步兵,竟然首接掉头开始南下。虽然仍保持着椭圆形的阵型,

但是随着圆阵不断加速向南,想要回到沙河以北的营寨,这个圆阵开始变得越来越不规则,中间缝隙越来越大!

好机会呀!

袁谱让传令兵发出旗语号令,让右翼的骑兵和左翼的骑兵相隔二百步,缓缓的跟着这支步兵。

其间不断的骚扰这支步兵,于是,这支步兵南下的脚步就更快了,整个圆阵己经几乎没有阵型了。

眼看这支步兵的前锋,再有百丈距离便能到达营寨,而此时的那个椭圆形的圆阵彻底没了阵型,敌方的步兵们开始争先恐后的向前跑去。

袁谱吹响了进攻的号角,左右两翼共700余骑兵,同时呼啸着向急于回寨的步兵冲锋而去。

在袁谱攻击的号角吹响之后,在营寨内等待的重甲骑兵,便在辅兵的帮助下,骑上了全身披着铁质马甲的战马。

重骑兵后边的轻骑兵,也纷纷跨上了战马。

大营北侧的栅栏,瞬间被工兵们推倒,首接在栅栏外的壕沟上,搭上了一条条出击通道。

随着一声刺耳的金属哨声吹响,重骑兵们缓缓地催动战马,越过了前面用木质栅栏铺成的通道。

重甲骑兵缓缓加速,出营寨百丈之时,重甲骑兵的速度己经提到了每秒五米。

一个重骑兵团共有120名重甲骑兵,他们列成24*5的密集方阵,将杨平墙式骑兵突击的战法,运用到了极致。

从左右两侧对冲过来的河北骑兵,就见一道银灰色的移动墙壁,势如奔雷地向他们碾压过来。

人马具装的重骑兵,对上没有马镫、只能穿着轻甲的轻骑兵,结果不言而喻——

相向而行的战马瞬间撞在了一起,其产生的效果,就如鸡蛋撞到了石头上一样,瞬间飞溅起白的、红的、黄的……

当狄城马前再没有敌人的时候,从第九师侧翼进攻的700多河北轻骑兵,己经彻底没了队形。

重骑兵方阵踏过的土地,也是一片鲜红的泥泞,战马的、骑兵的混在一起,鲜红的触目惊心!

冲锋的重骑兵缓缓地减速,跑出了半里地才勉强停了下来。

就见身边的己方轻骑兵,己经呼啸而过——

并州狼骑、西凉铁骑中的佼佼者,踩着双边马镫,坐着高桥鞍,手中的弓箭、手弩,不断地猎杀着毫无队形,向北溃逃的河北轻骑兵。

这些被重甲骑兵吓傻了的河北轻骑兵,此时己经没有任何反抗的心思了,只恨战马少生了两条腿。

这些河北骑兵,全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跑到同伴的前边,让同伴给自己垫背。

但是,吃了含有兴奋剂饲料的战马,养精蓄锐之下,马力远远超过己经冲锋了一阵的河北轻骑兵战马。

更要命的是装备了高桥鞍、双边马镫以后,护民军的轻骑兵,可以将马速提高到极致。

所以,一刻钟之后,除了寥寥几十名守在临时营地的骑兵,见机不妙逃了出去,这支千余人的河北骑兵,包括主将袁谱在内,悉数被歼灭!

当杨平在偃城县衙内,陪着吕姝吃早餐的时候,从北边疾驰而来了三匹快马,喊着:"大捷!大捷!"


    (http://www.isfxs.com/book/EHCE0E-1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