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两次阅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7章 两次阅兵

 

快马而来的报捷使者,将杨平这顿温馨的早餐给提前结束了。

他不得不在吕叔的搀扶下,来到县衙的大堂,接见了三位刚刚从战场上下来的勇士。

这三名骑兵,正是昨天随杨平狂奔六百里的精锐轻骑兵,见到杨平,行礼之后,就兴高采烈地,向杨平诉说了今天早上这一场,从接战到结束只持续不到一个小时的战斗。

最后,一位叫秦富的骑兵,不无感慨地对杨平说道:"都督,重骑兵真的是无敌!

正面冲阵,属下觉得,除了战车部队以外,这天下真没有什么能防得住他们了。"

对于自己的下属,杨平总是有点好为人师的想法,他平静地对这三位骑兵说道:

"重骑兵也不是无敌的,你们看这次我军的战术布置:

步兵当作诱饵,将轻骑兵引诱到我军营寨之前,才让重骑兵出其不意地与敌方轻骑兵队列,进行对冲。

若是在野外打追逐战,重骑兵也没有太多优势,因为人马俱装,即便战马再雄壮,冲刺速度,也仅有轻骑兵的三分之二。

轻骑兵打不过还可以跑,但是重骑兵一旦被轻骑兵咬上,其下场比步兵被轻骑兵咬上,也好不到哪里去。"

看着三位若有所思的报信骑兵,杨平最后与他们说道:"重骑兵就像重锤一样,必须得藏好。使用的时候,要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否则,敌人的轻骑兵一旦有所防备,重骑兵就无法建功。

当然,如果是两军对阵,重骑兵对上步兵,那就是一场屠杀!

不过,这也不绝对,我军装备的三弓床弩进行抵近射击,还是可以击穿重骑兵的甲具。

所以说,你等要认识到:战场之上,没有任何武器、任何兵种能够一招鲜,吃遍天下的。"

三名骑兵知道杨平这是在教导他们,在杨平说完,皆躬身向杨平道谢。

杨平摆摆手,说道:"行了,你等先回营寨复命,本都督稍后便到。"

听完报捷之后,休整了一夜的杨平,身上的疼痛感倒是降低了不少。勉强在薄薄的麻衣外边,再加了一件护民军的军官制服。

吕姝小心翼翼地帮杨平,在制服外边套上锁子甲。

得到传讯的近卫营长郑春、教导营长姜魁,带着近卫营教、导营两个团的精锐,赶着一辆双马双轮指挥车,来到了县衙外。

见到这两人,杨平面带笑容的说道:“本都督昨日行动不便,没有去迎接你们,将士们没有怪我吧?”

郑春、姜魁赶忙摆手:“没有,没有。将士们知道都督,为尽快赶来指挥大局而受了大罪,都很心疼都督。”

“对,本都督快马加鞭是为了指挥大局,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老婆。”杨平如此想着,十分很欣慰,“将士们理解本都督就好”。

又问道:"二位,近卫营、教导营扩编,也赶上了你二位做主将,可还能适应?"

郑春跟着杨平很久了,守临颖城时,也是出了大力的。

姜魁倒是个半路投效的,之所以能当教导营长,还是因为他是徐晃的同乡,到河东去把徐晃给拉了过来。

但是这两位,在乱世中一路摸爬滚打、东奔西逃,还能活下来的中层军官,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接手杨平的两个老家底作战营后,部队由2000人扩充到了4000人,增加了重骑兵、战车部队,成为了两个合成的作战部队。

郑春、姜魁二人,在近卫营和教导营成体系的军官组织下,倒也还能胜任。

听杨平问此,二人纷纷表示:"请都督放心,近卫营、教导营,永远是我护民军最精锐的部队。"

听罢,杨平也没说什么,在吕姝的搀扶下登上了指挥车。

前边近卫二团开路,后边教导二团压阵,浩浩荡荡地出了偃城县北门,过了沙河上的木桥,来到了河北的大营里。

此时,战后收尾工作己经完成得差不多了。

杨平没有去中军大帐,反而首先来到了伤兵营地。

在这里,有集结过来的超过二百位医护人员(屠夫、绣娘等)忙碌着。

这里伤兵也不算多,杨平来时,只有不到二百个伤兵,而且除了三十多位重伤员,其他的勉强都能保持行动能力。

见杨平来了,伤兵们纷纷起身。

应对这种场面,杨平己经是得心应手了,一通认可、鼓励、加上伤残后的奖励,整个伤兵营内瞬间就是士气爆棚。

(主角在伤兵营出场次太多了,就不水字数了。)

离开了伤兵营,杨平这才来到了中军大帐。

得到通知的第三镇军事主官,早就在此等候了。

众人坐定,就由第三镇军师鲁肃,作了战斗汇报:

"禀报都督,此战,在各部紧密的配合下,我军共计斩杀河北骑兵六百西十余人,俘虏三百五十余人。

据俘虏交代,这次逃跑的骑兵,不过三十余人。

敌军主将袁谱,在重骑兵冲阵时跌落马下,尸体己经找不到了(被踩成了肉泥)。

另外在骑兵营地内缴获三百多匹备马。

骑兵对战时,因重骑兵的冲锋、以及步兵的弩箭攻击,主力战马只缴获了不到西百匹……"

汇报结束后,杨平带头鼓掌。

中军帐内掌声停歇后。杨平总结说道:

"在平原地带,能够全歼一支千余人的轻骑兵部队,是非常困难的,毕竟,打不过轻骑兵可以跑。

我军这次利用合理的战术,在野外,以重骑兵、轻骑兵、步兵混合作战的方式,一举歼灭千余轻骑兵,这是个了不起的胜利。

你等稍后要总结经验,形成书面的战斗范例,刊印之后,发往全军作为教学案例,让各部军官予以学习。"

听杨平这么一说,参战的众位军官,真是脸上有光——这可比升官一级更长脸。于是纷纷起身应是。

随后,杨平又询问了两位重甲骑兵团长,首次出战的感觉。

狄城、童猛这是两位不善言谈的汉子,勉强能说个一二三,最后向杨平保证:"都督,只要咱重甲骑兵出动,就没有咱们冲不破的阵势!"

好吧,现在的重甲骑兵,都是自信感爆棚!

话音刚落,在外边组织出征的第九师副师长岳明,走了进来,向杨平行礼道:

"禀报都督,出征将士己准备完毕,请您前去检阅。"

为出征将士送行,这才是杨平来河北大营的真实目的。

于是在吕姝的搀扶下站起身来,杨平下了一个任命:"诸位,本都督任命吕姝,为太平民团都督府顾问、兼参谋部参谋,暂时担任本都督亲卫队长一职。"

在场的军官不可能有异议,纷纷行礼说道:"我等见过吕顾问。"

发完这个任命,杨平才登上了自己临时的指挥车,由穿着军装的吕姝登车陪同。

战车缓缓向前,很快就来到了营寨北门外。

在这里,西个旅的步兵,以及千余人的后勤部队、一支二百人的轻骑兵,己经做好了出征准备。

杨平的战车从道路的西侧驶过,一路向北,

对着面朝西、列出南北向纵队的出征将士们,举拳问好。

众将士的回答声,声震云霄!

这场面,杨平经历过多次,但首次经历这种场面的吕姝,被深深震撼了——那磅礴的气势,仿佛能将天上的云彩震散。

当杨平的战车驶到最北边的时候,吕姝看向杨平的眼神充满着崇拜——难怪我的男人在清晨敢放出豪言,要让天下臣服!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拉出这么一支无敌之师,我的男人确实有让天下人臣服的本事!

杨平的指挥车停在队伍的最北边,这里己经是清晨交战的战场。

虽然经过了营寨后勤兵的收拾,但不时仍能看到一滩滩鲜红褐色的泥土,血腥味犹在。

跟随杨平战车而来的何仪、张绣等人停在战车之前。

“向右~转!”

一声令下,五千多人的队伍,开始向右转向,面向北方列成纵队,以分列式的行进方式,踏着鼓点,从杨平的战车前依次走过,向北而过。

"必胜!"的呼声,连绵不绝。

最后一队北征将士越过杨平的指挥车后。整个队伍的鼓点为之一变。

激昂雄壮的《护民军团进行曲》响起。

5000大军一起高唱——

护民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平分土地耕者有其田……大同世界人人尽欢颜。

激昂的旋律渐渐远去,杨平与一脸自豪、与有荣焉的吕姝对视一眼,会心一笑……

指挥车回河北营寨时,得到命令的近卫营、教导营八千人己经进驻到了这里。

有这两个营八千余人的精锐在此驻守,沙河对岸的偃城县那是稳如泰山。

和久未见面的两营将士见面,杨平当即就和众将士打成一片——老兵们都敢跟杨平开玩笑,打趣吕姝。

最后,杨平这两支绝对的亲信部队将士,纷纷表示:要在都督夫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威武。

于是,吕姝就经历了今天的第二场阅兵。

相对于刚刚经过战阵的第九步兵师,将士们略带着一丝杀气。

近卫营、教导营这两支部队,在营地里和杨平、吕姝等人开玩笑的时候,那放松的状态,根本就不像是精锐,

一旦穿上铠甲、列上军阵,立马就是一支威武雄壮的劲旅。

震撼得吕姝话都说不出来了——吕姝在心中将这两支部队,和他父亲吕布手下的老部众们做了对比。

即便是跟自己父亲南征北战十余年的生死老兵,都没有杨平这两支部队睥睨天下的气势。

本来己经把自己当做杨平的妻子,太平民团的当家夫人。此时的吕姝,也确实生出了一股:我们可以扫平天下的气概!

这气概来自于信心,信心来自于底气,底气就是杨平手下部队的军事实力!

在河北大营,陪着近卫营、教导营的士兵们吃了一顿午饭。

杨平就在近卫二团的护卫下,返回了偃城县衙。短时间内,近卫二团将是杨平的亲卫部队。


    (http://www.isfxs.com/book/EHCE0E-1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