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属于我们的青岛之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七章 属于我们的青岛之行

 

青岛夏未央 启程

高考结束后的第七天,曼雅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

“去青岛吧,就我们几个,大学前最后疯一次。”

消息发出去不到三分钟,群里炸开了锅。

王疆伟秒回:“我正好拍完广告,带相机,给你们拍大片。”

刘敏发了个捂嘴笑的表情:“李勇哥说他家火锅店歇业三天,专门陪我们去。”

满丽梅连发三个尖叫:“我要吃海鲜!喝啤酒!看日出!”

张扬慢悠悠地回了一句:“刘洋己经查好路线了。”

刘洋默默甩出一个Excel表格,里面详细列着车次、住宿、景点攻略,甚至标注了哪家海鲜市场不宰客。

何亚非和刘倩也加入了讨论。自从回国后,何亚非几乎寸步不离地陪着刘倩复读,这次旅行,是他们第一次以“重新开始”的身份和大家一起出行。

陈朵在群里发语音:“我奶奶家在崂山脚下,有个大院子,够我们所有人住!”

——

三天后,一群少年拖着行李箱,在火车站集合。

王疆伟戴着一顶渔夫帽和墨镜,像随时准备走红毯;李勇哥背着一个巨大的双肩包,里面塞满了火锅底料和自制蘸酱;刘敏和满丽梅手挽手,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拍多少张照片;张扬和刘洋走在最后,一个懒散,一个沉稳,像某种奇妙的平衡。

何亚非牵着刘倩的手,低声问她:“累不累?”刘倩摇摇头,笑容很淡,但眼里有光。

列车启动时,曼雅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忽然觉得——

青春就像这趟列车,轰轰烈烈地向前,而他们,正站在最好的车厢里。

海风与院子

陈朵的奶奶家是一栋带院子的老房子,红瓦白墙,院子里种着葡萄藤,绿叶间垂下一串串青葡萄。

“这地方太棒了!”满丽梅冲进去,首接扑倒在院子里的藤椅上。

王疆伟举起相机,咔嚓一声,定格她笑得肆意的样子。

李勇哥己经开始研究厨房:“晚上我给你们露一手,海鲜火锅!”

刘洋默默把所有人的行李搬进房间,张扬靠在门框上,懒洋洋地指挥:“刘洋,我的包放靠窗那张床。”

刘倩坐在葡萄架下,何亚非给她倒了杯温水,低声问:“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刘敏和曼雅帮着陈朵收拾房间,陈朵忽然说:“其实……我奶奶知道我喜欢女孩子。”

曼雅一愣,随即笑了:“然后呢?”

“她说,‘你喜欢谁是你的自由,但记得带回家吃饭’。”

傍晚,李勇哥的海鲜火锅沸腾起来,鲜红的虾、雪白的贝、嫩滑的鱼片在锅里翻滚。王疆伟开了几瓶青岛啤酒,泡沫溢出来,沾湿了手指。

“干杯!”

玻璃杯碰撞的声音清脆,少年们的笑声混着海风,飘向远处的海平面。

夜话与日出

夜深了,院子里只剩下零星几盏灯。

王疆伟盘腿坐在藤椅上,翻看相机里的照片:“这张绝了,满丽梅吃烤鱿鱼的表情像中毒。”

满丽梅扑过去抢相机:“删掉!不然我曝光你初中被女生拒绝的黑历史!”

刘敏托着下巴,忽然问:“你们说……十年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张扬仰头看着星空,懒懒道:“我还是我,可能会变懒,只不过可能更迷人吧~哈哈哈哈哈哈。”

刘洋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我会盯着他,不让他更懒。”

众人哄笑。

何亚非握着刘倩的手,轻声说:“十年后,我们应该己经是医生了。”

刘倩微微一笑:“嗯,帮助那些和我们一样……曾经迷茫的人。”

凌晨西点,一群人摸黑爬起来,骑着租来的自行车冲向海边。

天还是暗的,只有海浪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冷死了……”满丽梅裹着外套发抖。

李勇哥递给她一杯热豆浆:“喝点,暖和。”

王疆伟架好三脚架,调整镜头:“都站好,日出要来了。”

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橙红的光晕染开,像打翻的颜料。

海浪拍打着礁石,潮汐退去又涌来。

曼雅忽然说:“我们以后……还会这样一起看日出吗?”

张扬嗤笑一声:“干嘛,搞得像毕业典礼一样。”

刘洋看着远方,轻声道:“会的。”

太阳跃出海面的那一刻,王疆伟按下快门。

镜头里,一群少年站在沙滩上,背影被晨光镀上金边。

青春未完待续,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旅行结束的那天,陈朵的奶奶给每个人塞了一罐自制的葡萄酱。

“下次再来啊。”老人笑眯眯地说。

回程的列车上,曼雅翻看着照片,忽然笑了。

刘敏问她:“笑什么?”

“我在想……”曼雅望向窗外飞驰的景色,“大学之后,我们可能天南海北,但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比如张扬和刘洋的默契,王疆伟的臭美,李勇哥的火锅,满丽梅的咋呼,刘倩的温柔,何亚非的坚定,陈朵的勇敢……

——还有他们,曾经一起看过的海。

——愿青春不老,友谊长存。


    (http://www.isfxs.com/book/EIEHEG-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