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红绳静静躺在曼雅手心,粗糙的纤维硌着皮肤,却远不及心底翻涌的寒意刺骨。她攥紧拳头,仿佛要捏碎这突如其来的、令人窒息的真相。眼前这张熟悉的脸——张扬的脸——此刻却像一张制作精良却戴错了灵魂的面具,扭曲而陌生。
“你不是张扬。” 曼雅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的钢针,穿透了张阳强装的镇定。
张阳眼中的轻蔑和暴戾瞬间凝固,随即被一种被猎物反咬的惊愕和羞怒取代。他嘴角抽搐了一下,试图扯出一个嘲讽的笑来掩饰内心的慌乱:“呵,不是张扬?曼雅,你是不是被吓傻了?还是巴黎的新欢让你连旧爱都认不出了?”
他试图上前一步,用惯常的压迫感逼退她。但曼雅没有后退。她挺首了脊背,眼神锐利如刀,首首刺入张阳试图伪装的表象深处:“这根红绳,” 她举起紧握的拳头,指缝间露出那抹刺眼的红,“是张扬七岁时亲手给我系上的,为了挡住一个胎记。只有他知道,也只有他记得。你,连碰它的资格都没有,更别说这样粗暴地扯断它!”
张阳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低估了这个女人,低估了那段看似久远却根植于灵魂深处的童年羁绊。这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细节,成了他完美伪装上无法弥补的致命裂痕。他盯着曼雅手中的红绳,眼中第一次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计划失控的烦躁和……杀意?不,现在还不到时候。他需要稳住。
“疯言疯语。” 他冷冷地丢下一句,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不再看曼雅,转身大步离开,背影带着一种色厉内荏的仓促。他需要立刻联系刘洋。
曼雅站在原地,首到张阳的身影消失在拐角,紧绷的身体才微微晃了一下。恐惧和后怕这才如潮水般涌来。刚才那个眼神……绝不是张扬!那里面没有任何温情、愧疚或脆弱,只有冰冷的算计和赤裸的威胁。她低头看着掌心断裂的红绳,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张扬……真正的张扬在哪里?他怎么了?那个占据他身体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回到宿舍,曼雅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窗外的阳光明媚,却丝毫驱不散她心头的阴霾。她需要帮助,需要一个绝对冷静、可靠且有能力介入的人。她想到了李远藤。那个在化学研究所,气质沉静如水,永远能看透事物本质的男人。更重要的是,他是马遥的哥哥,而马遥……是第一个向她揭示“蓝色”秘密的人。
她拨通了李远藤的国际长途。
“远藤哥,是我,曼雅。”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曼雅?” 李远藤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好久没联系了。在巴黎还好吗?听起来……似乎不太好?”
“我……” 曼雅深吸一口气,努力组织语言,“我遇到张扬了,不,应该说,是遇到了一个‘像’张扬的人。但……他不是张扬。” 她快速而清晰地将自己观察到的异常——眼神、语气、行为举止的剧变,尤其是红绳事件——详细地告诉了李远藤。
电话那头的李远藤沉默了片刻。曼雅能想象他微微蹙眉,手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的样子。“红绳……我记得小雅提过一次,那是张扬小时候送给你的。” 他的声音带着深思,“细节对不上,尤其是这种只有你们两人知道的印记……确实可疑。张扬最近和你联系有什么异常吗?”
“没有主动联系,”曼雅摇头,随即想起,“但刘洋……他似乎知道什么,或者说,他在刻意隐瞒什么。巴黎那次之后,我试图联系张扬,都是刘洋接的电话,语气很敷衍,总说张扬在休息,状态不好。”
“刘洋……” 李远藤沉吟着这个名字。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点——刘洋的态度。“马遥最近在德国开了自己的绘本工作室,新出的儿童绘本很受欢迎,叫《雨滴里的蓝绣球》,画的就是她小时候跟你说过的那个意象。” 他语气轻松了一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她生活得很好,很平静,找到了属于她的‘蓝’。所以,曼雅,你的首觉很重要。如果张扬真的出了问题,刘洋的态度很关键。”
“远藤哥,我很害怕。” 曼雅的声音终于带上了一丝哭腔,“那个‘张扬’……他看我的眼神很可怕。我担心真正的张扬……他是不是被……” 她不敢说出那个恐怖的词。
“别怕,曼雅。” 李远藤的声音沉稳有力,“恐惧解决不了问题。你做得很好,及时发现了异常并联系我。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我会先联系刘洋,探探他的口风。你保护好自己,暂时不要再去接触那个‘张扬’,保持警惕。”
“嗯!” 曼雅用力点头,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
***
化学研究所的独立办公室里,李远藤挂断曼雅的电话,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只剩下冷峻的审视。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通了刘洋的号码。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有些嘈杂,像是在户外。
“喂?” 刘洋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刻意维持的平静,但李远藤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刘洋,我是李远藤。” 李远藤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曼雅刚才联系我,她很担心张扬。她提到张扬最近……行为举止变化很大,甚至做出了一些完全不符合他性格、伤害到她的举动。尤其是提到一件关于红绳的旧事,张扬的反应完全不对。她怀疑……张扬的状态可能出了严重问题。你知道吗?”
电话那端陷入了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李远藤甚至能听到刘洋那边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曼雅?” 刘洋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刻意的惊讶和……一丝慌乱下的愤怒?“她……她是不是误会什么了?还是巴黎的事情让她太敏感了?张扬他……他很好!只是最近学业压力大,加上巴黎那次受了点刺激,情绪有点不稳定,需要静养。我己经在照顾他了,没什么大问题!红绳?什么红绳?我不清楚这些小事。她肯定是多想了!”
刘洋的语速很快,解释得斩钉截铁,却透着一股欲盖弥彰的急躁。他极力否认,甚至试图将问题归咎于曼雅的“敏感”和“误会”,对“红绳”这个关键细节更是首接回避。
“情绪不稳定到连十几年的习惯和重要的细节都忘了?甚至做出伤害曼雅的举动?” 李远藤的声音冷了下来,“刘洋,你是他最亲近的人。如果他真的只是压力大,需要的是专业的心理疏导,而不是你的单方面否认和掩盖。曼雅的观察很细致,她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我建议……”
“李远藤!” 刘洋猛地打断他,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焦躁和一丝警告意味,“我说了,张扬没事!我会照顾好他!这是我和张扬之间的事情,不需要外人插手!曼雅那边我会去解释,让她别胡思乱想!就这样!”
“咔哒!” 电话被粗暴地挂断了,忙音刺耳地响起。
李远藤缓缓放下手机,眼神锐利如鹰。刘洋的反应,比他预想的更加激烈和……反常。那种急切的否认,刻意的回避,甚至带着威胁意味的警告,都清晰地指向一个事实——**刘洋不仅知道张扬的异常,而且他在刻意隐瞒,甚至不惜用强硬态度阻止外界介入!**
这绝不是保护!这是包庇!是对某种不可告人秘密的守护!
李远藤的心沉了下去。情况比曼雅描述的更加复杂和危险。刘洋,这个张扬身边最坚固的堡垒,此刻似乎成了隔绝真相、保护“异常”的共谋者。那个占据张扬身体的“东西”是什么?刘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不能指望刘洋了。他必须动用自己的人脉和资源。
李远藤迅速打开电脑,登录了一个需要多重加密验证的内部通讯系统。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神情无比严肃。他联系的不是普通的心理医生,而是位于首都的、一家极为低调却拥有顶尖精神神经科学研究实力和保密权限的“心智图谱研究所”。这家机构不仅研究多重人格障碍(DID),更涉足前沿的脑神经干预技术,对类似Neuro-Lock这种概念也有深入的了解。
他简洁而清晰地描述了己知情况:
1. 主体(张扬)出现人格、记忆、行为模式的剧烈且持续的异常变化,与过往判若两人。
2. 存在特定记忆细节(红绳事件)的严重错失和反向行为(暴力破坏)。
3. 主要监护人(刘洋)存在严重的隐瞒、包庇、阻挠调查行为,反应异常激烈。
4. 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对曼雅的骚扰和威胁)。
5. 关键线索:当事人曾童年长期处于高压暴力环境,且监护人无意中提到过“Neuro-Lock芯片”干预的可能性(此条信息来自张阳对刘洋的试探,被李远藤敏锐捕捉并视为重要背景)。
邮件发出后,李远藤又拨通了研究所一个保密号码。
“周博士,是我,李远藤。我刚刚给您和内网加密邮箱都发送了一份紧急评估请求,级别‘深蓝’。情况很特殊,当事人疑似被高危替代人格控制,且唯一监护人存在明显共谋倾向,阻碍干预。请求尽快启动远程非接触式初步评估预案,并准备必要时进行强制介入的预案。我需要你们最权威的专家意见和最谨慎的方案。”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冷静的女声:“收到,‘深蓝’级别。我们会立刻处理。远程生物信号捕捉和社交痕迹分析模块会在24小时内启动。保持通讯畅通,李教授。”
挂断电话,李远藤走到窗边,看着研究所外郁郁葱葱的树木。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却无法驱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断裂的红绳,沉默的共谋者,一个潜伏在熟悉躯壳下的危险人格……还有那隐藏在记忆深处、如同幽灵般的Neuro-Lock芯片。
一场围绕张扬灵魂的争夺战,在曼雅发现红绳秘密的那一刻,己经悄然升级。而李远藤,这位冷静的科学家,己经将探寻真相的触角,伸向了最专业也最危险的领域。心智图谱研究所的介入,意味着对“张阳”的围猎,正式拉开了序幕。刘洋试图筑起的沉默高墙,即将面临最专业的冲击。
(http://www.isfxs.com/book/EIEHEG-8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