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与一众属吏达成离职协议,一口气任命了十几个新的属吏,刘备的小日子更加轻松了。
都是自己人,绩效也好打,那个最不受待见的,就是年底背锅的最佳人选。
这天刘备躺在院里的摇椅上晒太阳,这把工匠打造、上漆的椅子,比现行的榻舒服多了。
一旁摆着桌椅,和几把胡凳,贾诩端坐书写,画的是曲辕犁和一牛耕作的图像。
由于自己对作画只通了六窍,剩余一窍的事情,只能留给贾诩代劳了。
刘备一边磕着婢女燕霜递过来的松子,一边让燕冰念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西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念到这里,燕冰有些犹豫,道:“主人,这首诗会不会有些讽刺过头了?如今党人之祸尚未解除,只怕有心人会借此生事。”
刘备头也不转的问道:“文和,燕冰的话你也听到了,你说我这两首《悯农》诗如何?”
贾诩笔也不停,埋头答道:“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劳力者就算终日奔波,也难得一顿饱餐。”
“但愿主公日后能不忘初心,那就是百姓的福气了。”心里却想也没见你哪天少吃肉了!
刘备见贾诩丝毫不提“有心人”的事,开口对燕冰解释道:“如今天下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陛下知道,朝堂的衮衮诸公也知道,而且比你我都清楚。”
“我作为地方官,体恤民情,怜惜民生是应该的。只要不细究农夫饿死的原因,所有人都会装不知道。”
燕冰眼神闪过一丝黯然,自家不也是世代辛劳耕作,也逃不过家破人亡么。
刘备拍拍她的手背,又继续开口道:“草原传来新的情报,文和你的上谷郡防御体系,只怕要改改了。”
贾诩写完最后的几个字,停笔收纸道:“愿闻其详。”
“商队从鲜卑首领的护卫队里,听到了一则消息:檀石槐去年生病了,而且到今年还没好。”
“一旦有变,只怕幽并两州又要生乱。”
贾诩捋了捋下巴道:“檀石槐儿子是什么情况,可有消息探到?”
“檀石槐如今只有和连一个成年儿子,据说贪财好色,在鲜卑中的声名不怎么好。”
“目前右北平以西的东部鲜卑有八万控弦之士,上谷至右北平的中部鲜卑约有三西万人,上谷以西的西部鲜卑也有八万人,弹汗山鲜卑汗廷也有五六万首属战士,合计有二十五六万之众。”
贾诩沉吟许久道:“以我之见,这和连上位后,必定要择机南下,取得胜仗,才能树立威望,巩固汗位。”
“而五原、朔方、云中、代郡、山谷等地,己连年寇掠,残破不堪。”
“到时候鲜卑会大军,很可能会越黄河深入大汉。”
刘备心里默默竖起了大拇指,暗叹自己的“绑架”之明。
嘴上却说道:“正是如此,我打算去太守那里请假,回涿县数日。一来探望家人,二来要和阎公等人商议下部署。”
“我当初来涿鹿,是担心鲜卑短期内会吞并乌桓,全部占据上谷、代郡。”
“如此一来,天险非我所有,即便将来牧守一方,也难有作为。”
“如今天赐良机,鲜卑新首领继位,只怕短时间内无法服众。我打算收集上谷郡内乌桓情报,以本县为根基,择机将其一举荡灭。”
“之后再沿途设置险关要塞,以此来抵御边患。”
贾诩听了不置可否,迟疑问道:“主公,你目前只是涿鹿县令……且朝廷设有护乌桓校尉,擅杀乌桓首领,可是死罪!”
“去年使匈奴中郎将张脩擅杀单于,可是下狱处死了。前车之鉴未远,愿主公三思!”
刘备指着贾诩面前的书纸道:“上谷郡守就在这里面!至于领兵问题,边郡可以设置都尉。”
东汉自光武后内地郡撤销都尉,仅在边郡保持了都尉一职。遗憾的是上谷郡没有,只有护乌桓校尉,驻在张家口附近。
“护乌桓校尉自高柳城兵败后,威望己大不如前,如今只在右北平等地驻守。上谷防守空虚,我稍加运作,应该不是难事。”
贾诩闻言默然良久,不是自己跟不上主公的思路,而是对方在危险的边缘反复横跳,件件事情的谋划,都不像忠臣良将。
刘备起身走过来,拍拍贾诩肩膀道:“文和,格局要打开,胆子要大点,重点是结果,我对你有信心!”
“我走之后,你用心收集乌桓和鲜卑情报,让华雄配合你。等我回来后,再一起谋划。”
贾诩深吸一口气,却闭目不语。过了一会,又缓缓开口道:“昔日秦惠文王要封樗里疾为庶长,而樗里疾却请封‘左更’,主公以为他为何要辞高职而就低位?”
刘备愕然,忙坐下来正色回答道:“备不知。”
“樗里疾认为左更之位虽卑,却掌有军权。像庶长这样的高官,对他来说犹如画饼充饥。”
“山东六国合纵攻秦,楚怀王以六国之兵,却败于秦国大良造樗里疾,主公以为是什么原因?”
刘备闻言心头一松,道:“我西去凉州之时,曾见函谷关、潼关,真是山河形胜之地,易守难攻。”
贾诩摇摇头道:“欲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险关要塞不过是死物罢了。”
“樗里疾以为,楚怀王名为合纵长,实际却调不动其他国一兵一卒。而樗里疾仅是大良造,秦国数十万甲士却如臂指使。”
刘备闻言,脸色逐渐凝重起来。对着贾诩认真施了一礼,道:“请先生教我!”
贾诩面色缓和道:“如今太守虽为两千石高官,实际各州郡权利,被地方豪强所据。”
“只要世族豪强不答应,太守就难有作为,稍有差池,就会罢官去职。”
“如果主公为一郡太守,多半会被各方掣肘,难以有所作为。”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动则有悔。因此,主公谋取两千石之位,实在是过犹不及!”
刘备听到这里,顿时后背冷汗涔涔,确实是飘了。
贾诩又道:“以诩之见,谋取两个属吏位置足矣。”
“太守长史,六百石。长史下属军司马,三百石。”
“这两个职位协助边郡太守掌兵马,有此实权在手,等主公立足既稳,声望日隆,其余可缓缓图之。”
刘备听后果断采纳,起身长拜:“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贾诩起身避开,连声说不敢。
心下不由腹诽:“使唤我的时候叫文和,发现我有用了又叫先生”。
没奈何上了贼船,还跳不下去,只能用心谋划如何不伤文和了。
(http://www.isfxs.com/book/GCIIFI-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