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风的约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风的约定

 

新芽抽枝的第七天,守春园来了位穿白大褂的客人。

林亦可正蹲在花坛边给"念念"浇水——这是小芽给新芽取的名字,说它像陈素琴奶奶日记里画的"带着星星的芽"——抬头时,看见个戴眼镜的男人站在砖阵前,手里举着个放大镜。

"林律师,"他推了推眼镜,"我是市植物研究所的陈默。听说守春园有株特殊的续春花?"

陈默的放大镜下,"念念"的叶片泛着淡金色的光。

"这不是普通的续春花。"他用镊子轻轻夹起片花瓣,"花瓣里的花青素含量是普通品种的三倍,脉络里的金色纹路...像是人工培育的标记。"

林亦可想起陈素琴日记本里的记载:"1947年埋下的种子,每颗都带着'希望的标记'。"她翻出老照片,指给陈默看:"您看,1965年小秀姨在戈壁滩拍的续春花,和这株'念念'的花瓣纹路一模一样。"

陈默的眼睛亮了:"这可能是'守春花'的原生种!我在文献里见过记载,这种花只在革命老区的土壤里生长,能适应贫瘠环境,开花时会释放香气——"他突然顿住,凑近"念念"闻了闻,"您闻,是不是有股淡淡的茉莉香?"

消息像长了翅膀。

上午九点,守春园的老槐树下围满了人。王阿婆举着喇叭喊:"小周同志说要给'念念'做土壤检测!"朵朵拽着航航的衣角:"他说要测氮磷钾含量!"小芽蹲在"念念"旁,用树枝在地上画着:"陈默叔叔说,要让'念念'长得好,得每天浇三次水!"

林亦可笑着摇头。她望着"念念"舒展的新叶,突然想起昨夜秀姨说的话:"陈姨当年在戈壁滩种花,靠的是一碗碗攒的雨水;张秀兰外婆在延安种花,用的是洗过菜的水。春天从来不是靠'精心照顾',是靠'用心对待'。"

下午三点,天空突然阴了。

陈默举着伞冲进花坛,白大褂下摆沾着泥点:"要下雨了!'念念'的根还没扎稳,得赶紧——"

话音未落,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人群一阵骚动,王阿婆忙着收晾在绳上的蓝布,朵朵护着航航往凉亭跑,小芽却逆着人流冲向"念念"。

"小芽!"林亦可喊。

小女孩的银锁在雨里闪着光。她踮脚用塑料袋罩住"念念"的花苞,又蹲下来用泥土把根部的土压实:"陈默叔叔说,根要扎稳,得像陈素琴奶奶当年埋砖那样——"她突然顿住,仰起脸笑,"像给春天盖被子!"

雨停时,夕阳把"念念"的花苞染成了金色。

陈默蹲在地上,用仪器测着土壤湿度:"奇迹了。刚才暴雨冲垮了半块砖,可'念念'的根反而往更深的地方扎了。"他指着花苞,"看,它在下雨时就悄悄开了。"

林亦可凑过去。淡粉色的花瓣上沾着雨珠,脉络里的金色纹路像条小路,从花心一首延伸到叶尖。最奇妙的是,花蕊里竟藏着粒极小的种子,和"念念"芽尖上当年那粒,一模一样。

"这是..."小芽的声音发颤。

"自然传承。"陈默的声音也软了,"就像陈素琴奶奶当年埋下的种子,每一代都在延续。"

暮色渐浓时,众人坐在老槐树下。

秀姨泡了壶续春花茶,茶盏里浮着两片"念念"的花瓣。小芽捧着茶盏,突然说:"陈默叔叔,'念念'是不是陈素琴奶奶的'春天信使'?"

陈默笑了:"可以这么说。但它更是你们的'春天信使'——你们用心照顾它,它就用开花回应。"

林亦可望着"念念"在晚风中轻轻摇晃,突然想起陈素琴日记本里的最后一页:"春天不是花,是种花的人。种花的人也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小芽,"她轻声说,"你知道吗?'念念'的种子,会在明年春天长出新的芽。"

小芽歪着脑袋想了想,从口袋里掏出片樱花瓣。她把花瓣轻轻放在"念念"的花蕊旁:"那我要给它取名叫'传传',让它把春天传给更多人。"

深夜,林亦可坐在守春园的老藤椅上。

是每一个弯腰的人,每一次浇水的手,每一声轻轻的呼唤,把春天种成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

而此刻,这把火种正随着孩子们的笑声,随着"念念"的花香,随着每一粒新埋下的种子,在更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


    (http://www.isfxs.com/book/GCIJGD-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