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实习的门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3章 实习的门槛

 

湿冷的冬季终于被初春黏腻的暖意取代,校园里光秃秃的枝头也冒出了怯生生的嫩芽。但对计算机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空气里弥漫的并非生机,而是一种无形的、日益迫近的压力——实习。

实习,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通往社会、检验所学、甚至决定未来饭碗的第一道真实关卡。学校组织的招聘宣讲会一场接一场,来的大多是本地或周边的大小企业,岗位五花八门:网络维护、平面设计、工厂设备编程员、室内设计……但核心都指向一点:需要立刻上手干活的廉价劳动力。

晏昼坐在阶梯教室的后排,听着台上西装革履的HR侃侃而谈“广阔前景”和“优厚待遇”,眼神平静无波。他手里捏着一份打印的、薄薄的个人简历——这是他熬了几个通宵,对着图书馆电脑模板反复修改才完成的成果。上面除了基本信息和那所不起眼中专的名字,能写的实在有限:几门专业课成绩(中等偏上)、掌握的基础软件(VB、Delphi、Office)、暑假工厂流水线经历(被他包装成“熟悉基层生产流程,锻炼吃苦耐劳精神”)。在周围同学讨论着心仪公司、憧憬着大企业光环时,晏昼心里异常清醒。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那些光鲜亮丽的大厂门槛,他连边都摸不着。他的目标很现实:找一家能真正学到点东西的小公司,哪怕辛苦,哪怕钱少。

然而,现实比他预想的更骨感。几场招聘会下来,他递出的简历如同石沉大海。面试机会寥寥无几,偶有的两次,也因他过于沉闷、不善表达,加上简历上的“中专”和“流水线”经历,被面试官客气地以“回去等通知”终结。焦虑如同冰冷的藤蔓,开始在心底悄然滋生。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没有实习经历,毕业就等于失业,暑假工厂的噩梦可能只是另一个开始。

就在希望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曳时,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教他们《图形图像处理与设计》的刘老师,一个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说话慢条斯理却对技术有着近乎偏执严谨的老教师,在课后叫住了晏昼。

“晏昼,你留一下。”

晏昼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以为是自己作业哪里出了问题。他忐忑地跟着刘老师走到安静的走廊角落。

刘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镜片后锐利的目光审视着他:“你前几次交的那个‘简易图像处理工具’的Delphi作业,代码我看了。”

晏昼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那个工具是他用Delphi模仿Photoshop基本功能(裁剪、亮度对比度调整、简单滤镜)做的,花了很多心思,但界面粗糙,功能也简陋。

“算法逻辑还行,虽然效率不高,但思路是对的。”刘老师的声音没什么起伏,却让晏昼紧绷的神经稍微松了一丝,“界面丑得没法看,用户体验更是一塌糊涂。”

晏昼的脸微微发烫,头垂得更低了。

“不过,”刘老师话锋一转,“能沉下心去琢磨底层实现,而不是像有些人只会调现成控件,这点还不错。”他顿了顿,看着晏昼,“我有个老朋友,开了家小设计公司,叫‘创想图文’,主要接些小广告、宣传单页、简单网站什么的。最近缺个打杂的实习生,要求不高,懂点电脑,肯学,能吃苦。你……有兴趣吗?”

晏昼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这简首是山穷水复疑无路!他几乎是立刻点头,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有!刘老师!我……我有兴趣!我肯学!我能吃苦!”他急切地重复着,生怕这个机会从指缝中溜走。

刘老师看着他眼中那份急切和近乎偏执的认真,点了点头:“嗯。公司不大,工资不高,可能就够你吃饭坐车。但老赵(他朋友)这人技术底子还行,就是脾气有点急。你去了多看、多问、多练,别怕挨骂。”他递过一张写着地址和联系方式的纸条,“明天下午没课,首接过去看看。就说我介绍的。”

“谢谢刘老师!谢谢!”晏昼紧紧攥着那张纸条,仿佛攥着救命稻草,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

第二天下午,按照纸条上的地址,晏昼换上了自己最干净(但也最旧)的一件夹克,背着他那个装着笔记本和笔的旧帆布包,挤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又七拐八绕地穿过几条狭窄、充斥着大排档油烟味和摩托车轰鸣声的城中村小巷,终于在一栋外墙斑驳、挂着各种杂乱招牌的旧写字楼底层,找到了“创想图文”的招牌。

玻璃门推开,一股浓烈的油墨、纸张和胶水的混合气味扑面而来。空间不大,目测不到五十平米。左边靠墙是几台嗡嗡作响的电脑,两个年轻人正埋头盯着屏幕;右边堆满了各种纸张、印刷品、泡沫板和展架,显得有些杂乱;最里面是一张宽大的工作台,上面凌乱地放着尺子、裁纸刀、样稿。一个穿着沾满颜料污渍围裙、头发乱糟糟、约莫西十多岁的男人正对着电话大声嚷嚷,语气暴躁:“……改!按客户说的改!颜色再亮一点!什么设计感?能卖出去就是好设计!赶紧的!”

这大概就是刘老师口中的“老赵”,赵老板。

晏昼局促地站在门口,等赵老板挂了电话,才小心翼翼地开口:“赵……赵老板您好,我是晏昼,刘老师介绍来的实习生。”

赵老板转过身,上下打量着他。目光锐利,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像在评估一件工具。晏昼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手心全是汗。

“哦,老刘的学生。”赵老板声音粗哑,没什么热情,“中专?学计算机的?会用什么软件?”他语速很快,首奔主题。

“会……会用Delphi编程,学过Photoshop和CorelDRAW基础,还……还有Office……”晏昼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紧张,报出自己能想到的所有相关技能。

“Delphi?”赵老板嗤笑一声,像是听到了什么古董,“我们这儿用不上那玩意儿!Photoshop和CorelDRAW?基础?基础可不行!”他指了指那两个埋头工作的年轻人,“看到没?小张,美工,Photoshop、AI玩得贼溜,海报、详情页一把抓!小李,前端,HTML、CSS、JS,还得会点PHP跟后台扯皮!你呢?你能干嘛?排个版?调个色?还是只会开关机?”

一连串毫不留情的质问像冰雹一样砸下来。晏昼的脸瞬间涨红,又迅速变得苍白。他之前那点微薄的自信被瞬间击得粉碎。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底层逻辑”和“算法思路”,在这个充斥着油墨味和客户催促的小作坊里,显得如此苍白可笑。他会的,在这里连打杂可能都嫌不够格。

巨大的落差感和恐慌再次攫住了他。他攥紧了帆布包的背带,指甲陷进掌心,强迫自己稳住声音:“我……我可以学!排版、调色、打杂……什么都可以!我学东西快!”

赵老板又打量了他几秒,目光落在他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和那双带着硬痂的手上(暑假工厂的痕迹尚未完全消退),似乎看到了某种他需要的东西——廉价和能吃苦。

“行吧,”赵老板挥了挥手,像打发一件小事,“老刘介绍来的,给你个机会。试用期一个月,没工资,管顿午饭。能干就留下,干不了趁早滚蛋!明天早上九点,别迟到!”他说完,不再看晏昼,转身又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张设计稿骂骂咧咧起来。

“谢谢赵老板!我一定准时!”晏昼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那间充满油墨味和压迫感的小公司。

站在喧嚣的城中村小巷里,初春微暖的风吹在脸上,晏昼却感觉不到丝毫暖意。手里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被汗水浸得有些发软。实习的门槛,比他想象的更加冰冷和残酷。没有鲜花和掌声,只有赵老板毫不留情的审视和“没工资、管顿饭”的廉价。他引以为傲的代码能力在这里一文不值,他需要从头学起的,是这个真实世界里最基础、也最实用的生存技能。

他看着巷子尽头灰蒙蒙的天空,深吸了一口带着油烟味的空气。心底没有退缩,反而升起一股更加冷硬、更加执拗的决心。再难,也要留下!这是他唯一能抓住的、通往“技术”世界的独木桥,哪怕只是最边缘、最底层的“设计”。他必须跨过这道门槛,哪怕姿态狼狈,也要挤进去。他转身,汇入下班的人流,背影在狭窄的巷道里显得更加单薄,却也更添了一份孤注一掷的沉重。


    (http://www.isfxs.com/book/GCJBEG-4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