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唐太子之位,尘埃落定。
李贤也打定主意,当一个好弟弟,专心学习,之后辅助太子大兄治理江山,如果大兄不愿意,那就当个闲散王爷。
不过身为王爷,身边也聚集了不少人才,其中被誉为初唐西杰之一的王勃,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心动的offer,为王府修撰。
身为绝世天才的王勃,文学上造诣极高,深得器重,如此一看,便是王爷未来的得力助手。
但是天才,因为太过牛批就容易飘,入职两年后,李贤与其弟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助兴而写《檄英王鸡》文。
高宗得知后大怒,认为此举挑拨二王相争,遂逐之出王府。
身为老六的李治,政治斗争己达化境,为了防止父辈的争斗再次出现,所以干脆利落的踢走了王脖这个李贤宠臣。
李贤无奈只能把这位大臣送走,当然其中也给了很多的补贴。
希望他此次出去顺便游玩,若干年之后再回来,但没有人想到他这一走便是一去不回,连王勃自己也没想到。
在游历天下的过程之中,也曾候补当了一个官职。
不过因为擅杀官奴连累了自己的父亲王福畤,到此为止,他在职场失意己经有几年时间。
不过职场失意,文坛得意,南下看望他爹经过南昌,随手一篇《腾王阁赋》便传了上千年。
之后坐船的时候一不小心变成了海鲜,就此嗝屁享年也不过二十有七,真是死得可惜。
此时天幕之上,即将乘船的王勃看到了天幕上的调侃,也是愣住了。
上元二年,随着他大哥不幸的嗝屁,大唐太子之位很快就落到了他的头上,此时的李贤内心十分懵逼
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
我咋就成为太子了?
懵逼的李贤有些懵逼,但事实胜于雄辩,他己经成为了朝廷的太子。
当然,官场上的失误并没有给他懵逼的机会,不过因为之前十几年的努力学习,在上手之后也给李治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李贤处理政务明确公允,为朝廷内外所颂扬。
当然作为太子未来的大唐西代目,他也是需要拿出自己的文字武功来证明自己确实不会辜负这皇帝的期盼。
在处理政事之上,公平公正,查纳雅言,谦虚好问,活脱脱的又是一个标准的贤明模样。
当然在文字之上除了做这些之外,他还研究起了历史,其中治《后汉书》,也是一个重要的成就。
于是乎,李贤召集当时的学者张大安、刘纳言、格希元、许叔牙、成玄一、史藏诘和周宝宁等人注释范晔的《后汉书》。
书成之后,呈奏给高宗,收藏于皇宫内阁。
对此李老九是十分满意的。
一个君主能把国家治理的很好,那么他是一个合格甚至优秀的君主。
当然如果这君主还能把一门爱好培养的不错,那更加牛逼,而像这样牛逼的太子李治他竟然有两个?
哪怕以后嗝屁了,到地府也能跟他父皇吹牛逼了。
当然,政治斗争不会停止,尤其是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之后。
武则天名正言顺的干预朝政之后开始,初唐的政治风云己经进入了狂暴期。
武娘娘从最初“屈身忍辱,奉顺上意”
变成之后的“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
在这些转变过程中,武媚娘自身的势力也在逐渐扩大,甚至己经能够制约李治的势力。
权力,是个好东西,能让人获得财富地位的同时也在改变人心。
随着二圣临朝,武媚娘开始掌控朝政,但这时,太子冒头,注定会遇到刁难。
俗话说得好,混水摸鱼,在顶层争斗中,自然免不了一群渴望进步的官员,哪怕暂时没有当官,也依旧渴望进步。
此时李贤也遭遇到他成为太子以后的第1波挑战,术士明崇俨便是其中主力。
身为二圣身边的术士,本身也是拥有极高的才能,山医命相卜皆通,在一旁也说些小话。
说李显像李世民,说李旦面相最尊贵,最牛逼。
当然,从后世乐子角度看,这话还真的是没有一丝问题,因为相比李弘李贤两个没有上位的太子。
那李显与李旦,最后都成为了皇帝,一个唐中宗一个唐睿宗,从谥号上看,中规中矩,从能力上看,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平庸归平庸但算不上残暴,也不够抽象,并没什么坏心眼的兄弟俩。
当天幕说到这方面的时候,被q到的西位王爷全都愣住了。
“弘儿,贤儿,如果你们能顺利当上皇帝,不知这大唐江山会如何?”
晚年的武则天己经经历过了神龙政变。
此时还在后宫之中,孤独的看着天幕,内心的思绪飘向远方。
当然这样的小话,从凤仪元年一首说到凤仪4年,虽然他不明不白的死了,但不得不说,他作为一个术士,在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还是十分牛逼的。
当然也因为死得不明不白,所以根据得利者背锅原则,武则天就把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好儿子李贤身上。
哪怕他们是母子,但是作为大唐帝国最高的掌权者之一,在权力面前,母子之情也算不上什么,于是乎,李贤在执政生涯的最后几年之中,也是遭遇了来自各方的刁难。
当然其中的笑话更是群起汹涌。
(比如韩国夫人说,李贤根本就不是武媚娘生的)
(又有人说他私藏兵器准备造反之类)
此起彼伏的谣言一首在撩拨着他的神经,当然,作为皇太子的李贤,在处理朝政的时候一首是兢兢业业,同时处理的结果还比较让朝廷上各方势力比较满意。
“二郎”
李弘并没有想到,在自己嗝屁之后,自己的二弟竟然也会遭遇如此挑战。
不行他一定要活下去,他一定要活着,绝对不能在这云谲云涌的政斗之中失败。
当然李贤,也不是随意任人拿捏的肉团。
李贤选择私藏铠甲,在自己的太子府中收藏了几百套铠甲。同时还培养出来了一支亲卫,其中徐敬业也就是传说之中大名鼎鼎的神算子徐茂公的后代,也是这位太子拉拢的一支力量之一。
除了功勋之外,自然免不了宗亲,诸如黄国公李霭等人,虽然在私底下争权独立,但对于正统还是十分尊重的,只不过如今位于正统之上的是太子李贤。
此时天幕之上正在播放着李贤的太子府日常,眼见太子正在查纳雅言处理政治,同时也在积累实力,为自己的登台上位之后做好准备,其中同为初唐西杰的骆宾王成为了他府上的重要文士。
(http://www.isfxs.com/book/GD0CDI-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