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西洋图志,远航之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西洋图志,远航之议

 

烛火在朱五六的书案上跳跃了三下,将《星象考》的边角映照得泛起红晕。

他捏着狼毫的指尖微微沁出薄汗,笔尖不经意间在宣纸上洇开一个小小的墨点——这己然是他第三遍修改好望角的经纬度了。

“系统提示:航海篇数据调取完成。”

熟悉的嗡鸣声在脑海中骤然响起,朱五六的瞳孔下意识地微微收缩。

他凝视着脑海中浮现的立体海图:好望角的风浪带醒目地标注着“冬季十二级强风”,马六甲海峡的洋流走向被清晰地拆解成红蓝两色,更远处的欧罗巴大陆宛如一块深褐色的琥珀,点缀着罗马、伦敦、里斯本等几个熠熠发光的点。

“当年郑和的宝船能抵达东非,我这福船理应走得更为遥远。”他轻轻着羊皮地图的边缘,指腹缓缓蹭过自己新标注上的“美洲新大陆”这西个字,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滑动。

现代地理课上,老师指着地球仪讲述“麦哲伦绕了一圈”的画面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旋即便被他强行压下——此刻,他所需要的并非回忆往昔,而是要让朱元璋坚信,这片海洋能够成为大明的广袤疆域。

窗外传来巡夜人清脆的梆子声,朱五六忽然听到院外传来细碎的马蹄声。

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指尖在《西洋诸国图》上“泉州港”的位置轻轻叩击。

“常将军到了。”

门帘掀起的瞬间,一股凉风扑面而来,常猛裹着的玄色披风猎猎作响。

这位骑将的铠甲还带着夜露的丝丝潮气,刀穗上的红缨子正滴着水珠,在青砖地面上洇出一个暗红的印记。

“王爷深夜召末将来见,莫不是火器营又出了什么变故?”常猛抱拳的手还紧紧攥着腰刀,目光不经意扫过书案上的海图,浓眉瞬间拧成了一个结,“这……这竟是海图?”

朱五六缓缓起身,将地图轻轻推到他的面前:“常将军可曾见识过真正的大海?”

“末将在辽东打过渔猎,曾见过渤海湾的汹涌浪涛。”常猛俯身向前,粗糙的指节轻轻划过好望角的波浪纹路,“可这图上所描绘的……比渤海大了何止十倍。”

“这便是西洋。”朱五六指尖轻点在佛得角群岛,“从泉州出发,途经占城,穿越马六甲,绕过好望角,再往西北行进——那里有黄金铺地的阿兹特克,有香料堆积如山的爪哇,还有能换取十车丝绸的精美玻璃镜子。”

常猛的呼吸陡然变得粗重起来,铠甲上的铁片随着他剧烈的胸膛起伏,发出轻微的声响:“王爷是要末将……”

“率领船队出海。”朱五六紧紧盯着他瞳孔里跳动的烛火,目光坚定而炽热,“不是寻常运粮的漕船,亦非缉私的快船,而是能够承载三千石货物、抵御十二级风浪的巨型宝船。你带领三百精锐骑兵,再加上两百技艺精湛的工匠,替大明将商旗插遍西洋各地。”

“出海?”常猛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后腰重重撞在花梨木椅上,“末将的马刀向来是用来砍杀鞑子的,可不是用来劈波斩浪的!”他猛地抓起案上的海图,情绪激动地说道,“您当这是过护城河那般简单?那海浪足以掀翻三艘楼船!上个月登州卫的渔船……”

“上个月登州卫渔船遭遇的乃是季风。”朱五六从容地从袖中抽出一卷纸,“这是《南海季风规律表》,详尽标注了每月的风力以及洋流方向。我耗费三年时间,收集沿海渔民代代相传的珍贵记录,又结合星象进行精准推算——”他的声音陡然放轻,神情严肃,“常将军可知道,元世祖征讨日本时,两万大军葬身海底?究其根源,便是没有算准台风季。”

常猛的手渐渐松开,原本紧绷的神情也有所缓和。

他望着纸上密密麻麻的红圈蓝点,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两下:“王爷……您当真能算出何时起风?”

“自然能。”朱五六指向海图上的“吕宋岛”,语气笃定,“本月十五,吕宋以东将会出现五级东北风,且持续七日。若十五出发,二十日便能抵达吕宋港。”他目光灼灼,满是期许,“你率领十艘福船,装载五百匹苏绣、三百担瓷器,前往吕宋换取香料。待归来之时,我让户部按照利润的三成给你记功——这可比砍杀十个鞑子的功劳还要大。”

常猛的手指在刀穗上不由自主地绞出一个死结。

窗外的更夫己然敲过三更,在这静谧的夜里,他突然将海图重重摔在桌上:“末将信您!可要是船翻了——”

“我陪你一同翻。”朱五六微微一笑,笑容中透着决然与坚定,“明早我便去奏请陛下,首航船队交由你监造。”

常猛的嘴角微微抽搐,最终抱拳行礼:“末将听凭差遣。”他转身之时,披风扫过烛台,火星飞溅到海图边缘,朱五六眼疾手快,迅速将图抢回,看着焦黑的边角,无奈地摇头——看来,这图得重新抄绘一份了。

次日早朝,金殿内龙涎香与朝官身上的皂角味交织弥漫。

朱五六站在班首,望着朱元璋案头堆积如山的奏疏,喉间不禁泛起那熟悉的紧迫感。

“启奏陛下。”他恭敬地捧着《海外贸易规划书》向前几步,“臣观我大明,北逐残元,南定交趾,唯独西洋诸邦尚未与我朝通好。如今国库充盈,水师精锐强壮,正是派遣船队通洋,弘扬我国威的绝佳时机。”

丹墀下顿时响起一阵抽气声。

几个年轻的御史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而老臣们则纷纷摸着胡须,眉头紧皱,面露思索之色。

朱元璋缓缓放下奏疏,指节轻轻叩击着御案:“叔父所说的‘通洋’之举,需耗费多少银子?”

“首航需建造十艘福船,每艘耗费白银八千两,共计八万两。”朱五六有条不紊地展开规划书,“但臣仔细核算过一笔账:吕宋的肉豆蔻,一斤便能换取二十两银子;爪哇的苏木,一船的价值足以抵得上两县的赋税。更为关键的是,西洋有座‘锡兰山’,其所产的锡矿,足够我大明铸造十年的铜钱。”

“一派胡言!”

张子敬从班列中猛然跨出,官靴碾过青砖,发出清脆的声响,惊得檐下的雀儿扑棱棱乱飞。

他今日身着一件月白朝服,然而眼角的青肿却尚未消退——那是前日大理寺提审时,被赵典史供出收受贿银后,气得自己捶打的。

“海上风高浪急,凶险异常,十艘船能平安归来五艘,便算是万幸了!”他愤怒地抖着联名奏疏,“臣等二十七人恳请陛下,切莫效仿那隋炀帝,为了追求奇珍异宝而劳民伤财!倭寇还在沿海肆意劫掠,若抽调水师出海,恐怕会让贼子趁机而入,为祸沿海!”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几个与张子敬交好的老臣不住地点头,深表赞同,而年轻的兵部员外郎则紧攥着朝笏,目光在朱五六和朱元璋之间游移不定,一脸的犹豫不决。

朱元璋的拇指下意识地着玉扳指,这是他陷入沉思时的习惯动作。

朱五六凝视着那枚羊脂玉上的裂痕——那是鄱阳湖之战时,陈友谅的流矢擦过御案所留下的历史痕迹。

“张卿所言有理。”朱元璋忽然开口,张子敬的腰板立刻挺首,面露得意之色,“但……”他缓缓抬眼,目光落在朱五六身上,“叔父所说的‘锡兰山’,可有相关人证?”

“臣己联络泉州海商。”朱五六从容地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轻轻掀开盖子,一块暗银色的金属赫然呈现,“这是去年泉州船商从西洋带回来的锡锭。经过工部仔细核验,其纯度高达九成二,比我大明所产的锡品质要好上三倍。”

殿内再次响起一片惊讶的抽气声。

张子敬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他踉跄了两步,手指颤抖着指向朱五六:“你……你这是……”

“臣还联络了沈万三。”朱五六转身面向朱元璋,神情沉稳,“沈氏愿意以个人私财垫付首航费用,待贸易盈利之后再行偿还。”他稍作停顿,目光坚定,“沈员外还说,若首航获利,他愿意再出资二十万两,建造二十艘福船。”

朱元璋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看到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他紧紧盯着朱五六手中的锡锭,突然放声大笑:“好个太上王!朕就说,你前日去应天府沈家,绝非仅仅是去吃茶那么简单!”他转头看向张子敬,“张卿若担忧倭寇,朕给你增调三千水师——但这航海之事,朕决意一试。”

退朝之时,张子敬的官靴在丹墀上敲出急促而杂乱的鼓点,仿佛在宣泄着心中的不满与愤怒。

朱五六望着他渐渐佝偻的背影,下意识地摸了摸袖中沈万三刚刚送给他的地契——那是苏州城外三十亩的空地,用来建造船坞,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日后的傍晚,朱五六踩着如血的落霞,悠然走进宝船坊。

鲁震南正蹲在船台边,专注地用角尺丈量着龙骨。

他抬头时,鬓角沾着些许木屑,眼中却闪烁着惊人的光芒:“王爷,您所说的‘三桅帆船’结构,小的试着改动了主桅的角度。您瞧瞧——”他兴奋地指着新造的船模,“如此一来,吃风更加平稳,即便逆风也能航行七分水!”

“好!”朱五六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中满是赞赏,“再给每艘船配备六门弗朗机炮——以防海盗来袭。”

“遵令!”鲁震南兴奋地搓着沾满桐油的双手,“小的这就去修改图纸。”他刚要转身离开,又回头咧嘴一笑,“对了,苏州的船匠听闻要建造能够远航西洋的大船,今早一下子来了八十多个,纷纷表示不要工钱,只求能在船尾刻上自己的名字!”

朱五六望着船坊里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耳边回响起昨日沈万三所说的话:“王爷这是要开辟一条黄金水道啊!老朽活了六十年,就没见过这般划算的买卖——风险由您一力承担,利润却能与大家共享。”

他正沉浸在思索之中,怀里的《西洋诸国图》突然被风轻轻掀起一页。

月光如水,漫过船台,照见图上用朱砂笔醒目圈着的“北平”二字——那是燕王朱棣的封地。

“王爷。”常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铠甲上的鱼鳞甲片在月光下闪烁着点点银光,“末将刚从水师挑选了三百精锐士卒,个个都能在甲板上站桩三个时辰而纹丝不动。”

朱五六缓缓转身,望着这位曾经的骑将眼中跳跃的光芒,那是对未知征程的期待与渴望。

远处船坊传来响亮的号子声,与海浪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在暮色中悠悠荡开,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开启的伟大征程。

他伸手轻轻按住常猛的肩膀,指腹触碰到铠甲下那有力跳动的脉搏,轻声却坚定地说道:“明日去北平。”

“去北平?”常猛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朱五六望着东方渐渐升起的璀璨星子,轻声说道:“去找一个人,让他来担当这船队的统帅。”

晚风裹挟着浓郁的海腥味扑面而来,吹得《西洋诸国图》哗哗作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开启的伟大远航奏响激昂的前奏。

月光温柔地洒落在“北平”二字上,宛如撒下了一把细碎的金箔,为这片土地蒙上了一层神秘而的光辉。


    (http://www.isfxs.com/book/GDDHFB-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