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清晨的寒气在窗玻璃上凝出冰晶,沈星璃的指尖触到课桌抽屉里那个锡纸包裹的球体时,金属般冷硬的触感让她误以为是天文社的模型。首到剥开第一层镭射糖纸,可可的醇香才混着暖气片的温度漫入鼻腔。
这颗首径5.8厘米的巧克力星球完美复刻了月球静海的形态,每个环形山坑底都嵌着整颗的榛子。沈星璃将它按在暖气片顶部——这个位置经过她三个月来的实测,能稳定维持在37.2℃。随着温度传导,巧克力表面开始出现蛛网般的熔痕,就像冰原上突然开裂的极光。
"比预计快了2分17秒。"陆辰的声音突然从身后笼罩下来,带着天文台熬夜后特有的沙哑。他俯身时,白大褂口袋里滑出半截游标卡尺,尺身上还沾着未清理干净的可可粉。"意大利产70%黑巧的热传导系数是0.167W/(m·K),我按你手掌接触面积计算过融化速率。"
沈星璃注视着逐渐坍塌的巧克力地貌,突然发现陨石坑底部露出金色的纹路——那根本不是食用金粉,而是用激光雕刻出的立体星图。当天鹅座β的主星位置完全显现时,一颗完整的榛果正好卡在星轨交叉点上,像被引力束缚的伴星。
天文社的紫外灯下,糖纸背面的激光刻字浮现出更多细节。沈星璃用解剖镊夹起糖纸边缘时,发现文字笔画中藏着微米级的凹槽——这是典型的光栅衍射结构,和天文台光谱仪上的校准片如出一辙。
陆辰突然握住她持镊的手,引导镊尖挑开榛果表面的巧克力涂層。放大镜下,果仁上竟刻着经纬网格——正是他们上周争论过的、关于天鹅座β伴星轨道倾角的计算模型。"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寻找'。"他的呼吸扫过她耳后的碎发,"找到我藏在参数里的基准值。"
当晚的观测日志上,沈星璃用荧光墨水补充的一行小字在黑暗里幽幽发亮。陆辰的钢笔突然在这行字下方划了道银河般的波浪线:"642光年的思念需要载体。"他打开光谱分析仪的储物格,取出密封的陨石样本,"这是去年坠落的碳质球粒陨石,内部同位素年龄正好是642±5亿年。"
天文台的恒温箱里,残余的巧克力星球正在发生奇妙的相变。沈星璃通过显微摄像机观察到的画面显示,可可脂的结晶过程形成了完美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形。而那颗被取出的榛果,在激光照射下竟投射出立体星图。
"我改进了配方。"陆辰调整着激光全息仪的参数,"可可脂里掺入了0.1%的石墨烯,使熔点精确对应人体温度36.7℃。"投影幕上,旋转的星图突然在某处闪现红光——那是他用白巧克力标记的位置,坐标与母亲遗留的观测笔记中记载的"特殊变星"完全吻合。
当沈星璃咬破指尖在上面留下血印时,警报器突然响起。CCD监测显示天鹅座β的亮度正以每秒0.001等的速率递增,这反常的波动让陆辰迅速调出空间望远镜的实时数据。
"不是仪器误差。"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屏幕上跃动的光谱曲线与巧克力包装纸上的预测模型完美重叠。沈星璃突然明白,这份看似甜蜜的巧克力,实则是他精心设计的观测实验——用多巴胺和苯乙胺的化学反应,来验证宇宙中最不可测的变量:人类的心动频率。
(http://www.isfxs.com/book/GHJDDB-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