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八年五月的巴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消毒水混合的气息。在距离汶川地震发生仅十八天后的五月三十日,一架银白专机划破阴霾的天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舷梯上,韩国总统李明博身着朴素夹克衫,步伐沉稳却带着急切——他即将成为首位踏入中国地震灾区的外国元首。
汽车沿着损毁的公路疾驰,倾斜的电线杆与坍塌的民房映入眼帘。当车队驶入都江堰市时,大楼像被巨人拧过的积木,钢筋如断裂的骨骼,在满目疮痍的断壁残垣上,生锈的双杠斜插在瓦砾堆中,仿佛凝固了某个瞬间的欢声笑语。
李明博总统弯腰钻进低矮的帐篷教室时,孩子们齐声用韩语唱起《三只小熊》。胸前的红领巾在歌声中显得格外鲜艳,其中一条被细心的老师熨烫得平平整整——那是特意为贵宾准备的礼物。当五年级学生踮脚为李明博戴上红领巾时,镜头里捕捉到他眼角的微光。孩子们兴高采烈的围住他,“爷爷你从哪里来呀?”“我从韩国来。”
“怎么韩国人还来了?”两千多公里外坐在电视机旁边的我愣住了。
长大以后,拜读过李明博先生的著作《经营未来》、《绝非神话》,对于出生在日本的穷困侨胞,坐着小船历经辗转回到韩国,在浦项女子中学门口靠卖爆米花上中学,春夏秋冬只有一套衣服,早上五点在梨泰院推五趟垃圾车挣学费,被客人责骂羞辱只好拿一顶草帽遮掩了事的韩国第十七任大统领—李明博先生的尊敬之情溢于言表。究竟有多强大的内心才能在这种条件下还能刻苦学习?究竟多强大的意志力能让他不断向上攀登?他的性格需要多坚韧才能在这么长久恶劣的环境之中坚持下来,吃饭都困难的穷小子也能成为一国领袖,全世界的大人物吗?
当他努力推动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为中日韩三国经济共同发展而在美国重压下不断坚持的时候,当他来汶川救灾,站在废墟之上,拿起电话打回韩国,现场为汶川百姓筹集帐篷、食品、药物等救援物资的时候,我想,这绝非神话!
外国人也来救灾,这打破了我当时的认知局限,在我当时的观念里认为发生了灾难,只有中国人才会帮助中国人。外国人为什么来帮助我们呢?不同国家千里迢迢赶来这废墟里,值得吗?为了什么呢?钱吗?哪里有钱可以挣呢?还是说这些人这么悠闲吗?
当时,这种违背了人类本性的行为年幼无知的我大为疑惑,并且伴随了我很多年,一首不理解,首到十几年后,当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成为了它们的其中一员,才大概感悟到这些当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绝非固定唯一,“慈善”这两个字绝非仅用爱心就能够来解读,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契机,心路历程,以及这一路走来沿途看到的不同风景,无论悲与喜,我想最终能致力于用行动来追随自己的心,这并非易事,而我自己的答案当您阅读这本书时显而易见,至于我得出这个答案的过程,后面我会详细讲述。
二零二三年当我首次到访马来西亚吉隆坡,在首都穆斯林小学校园的操场上用汉语教孩子们认字时,孩子们问我,“where are you from(你来自哪里)?”“a(中国) ”随后我又大声的补充了一句。
“我从中国来”
(http://www.isfxs.com/book/GHJGH0-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