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风卷着雨夹雪,抽打在归营的官道上。董卓骑在刘备让给他的白马上,新换的狐裘披风领口镶着雪白的狐毛,却掩不住他肥脸上的悻悻之色。马蹄踏过冻硬的泥块,发出咔嚓声响,与他喋喋不休的抱怨混在一起:"某身为前将军,竟被朱儁那厮派来的织席贩履之徒所救... 成何体统!待某回朝,定要参他一本..."
陈武横枪立马于道中,铁脊枪的枪尖斜指地面,在冻土上划出寸深的沟痕。枪尖凝结的冰晶被风吹落,砸在董卓新换的粉底靴边。他想起朱儁在令箭之外的私语 ——"董贼性傲,可挫其威,勿伤其命",手指在枪杆的 "忍" 字刻痕上碾过,那里还残留着下邳破阵时的血渍。
"董公慎言。" 陈武的声音被风吹得断断续续,却带着金属般的冷硬。他枪尖一转,指向路边被黄巾军烧毁的村墟,断壁残垣间还冒着青烟,"朱儁将军令我等护您周全,却未让我等听您辱没救命恩人。"
董卓的白马突然人立而起,前蹄险些踢中陈武的甲叶。他死死攥着缰绳,小眼睛里闪着怒光:"放肆!区区县吏麾下武夫,也敢教训某?可知某当年..." 话音未落,陈武的铁脊枪突然斜挑,枪尖在风中划出半弧,精准斩落他头顶的雉羽冠。
七彩的羽毛飘落在狐裘披风上,董卓下意识地摸向头顶,触到湿漉漉的发髻,气得浑身发抖:"你... 你敢毁某冠冕!" 陈武收枪而立,枪缨上的锦帕残片在风中翻飞,母亲绣的 "定国安" 三字被雨雪打得模糊:"末将只知,枪可斩冠,亦可斩辱。"
张飞早己按捺不住,丈八蛇矛在手中拧出火花,矛尖戳进冻土时震得碎石飞溅:"贤弟让开!某家今日非把这鸟人..." 陈武横跨半步,用肩膀挡住张飞,铁脊枪的枪杆撞在蛇矛杆上,发出嗡鸣。他眼角余光瞥见刘备策马靠近,双股剑鞘轻轻撞在他的肩甲上 —— 那是无声的劝阻,剑鞘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三日前刘备为他包扎伤口时的温度。
"翼德公息怒,主公在此。" 陈武的声音低了下去,却仍维持着枪尖的指向。关羽不知何时己策马到董卓身侧,青龙偃月刀的刀穗扫过狐裘披风,丹凤眼在暮色中闪着冷光:"董公,天寒路滑,还是尽快归营为妙。"
朱儁的将旗在辕门处猎猎作响,旗角上的血渍己被寒霜冻成硬块。陈武单膝跪地时,铁脊枪插入雪地里,枪尖凝着的血珠瞬间结冰。他肩甲上新增的斧痕里嵌着碎冰,那是石梁坡破盾时留下的,此刻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伤口,带来钻心的疼痛。
"定国,起来吧。" 朱儁递过的金疮药瓶还带着体温,"某知你心中不忿。" 他看着董卓被亲卫簇拥着进帐,肥胖的背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刺眼,"董贼性傲,然天下未平,需借朝廷大义。"
陈武接过药瓶,触到瓶身刻着的 "安" 字 —— 那是朱儁特意命人刻的,与他枪杆上的 "定国安" 遥相呼应。他想起下邳破阵时,朱儁亲卫送来的那碗姜汤,此刻药瓶的温度仿佛还带着当时的暖意:"末将只知,将令如山,主公为天。"
刘备走上前,伸手抚过陈武肩甲的伤口:"定国,此役辛苦你了。" 双股剑的剑穗扫过他的枪杆,在 "忍"" 令 "两道刻痕上停留片刻," 董贼言行,我等心中皆明。"
张飞突然将蛇矛插在雪地里,震得陈武枪杆上的冰晶簌簌落下:"大哥,为何不让某杀了那厮?留着也是祸害!" 关羽轻拂长髯,看着辕门处巡逻的士卒,低声道:"三弟,杀董卓易,然天下大义难。定国今日之举,正是顾全大局。"
陈武猛地抬头,看见刘备眼中的忧虑与信任。雪粒子打在他脸上,却远不及心中的激荡。他想起枪杆上母亲绣的 "定国安",想起朱儁的将令,想起刘备的仁德,忽然明白了 "令" 的真义 —— 不是盲从,而是权衡天下苍生后的抉择。
是夜的营寨落满薄雪,陈武的营帐里点着一盏孤灯。铁脊枪靠在枕边,枪身映着灯光,将 "忍"" 令 ""定国安" 的刻痕照得清晰。他用布巾蘸着烈酒擦拭枪杆,酒精渗入 "令" 字旁新刻的 "刘" 字,发出嗞嗞声响。
"还在想白天的事?" 关羽的声音从帐外传来,丹凤眼在门缝中看见陈武握枪的手,虎口处的旧伤又裂开了,"某给你带了伤药。"
陈武接过药碗,闻到熟悉的艾草味 —— 那是关羽特意让军医按华佗的方子熬的。他想起白天挡在张飞身前时,关羽递来的那眼神 —— 不是劝阻,而是理解。药碗的热气模糊了枪身的刻痕,他忽然道:"云长公,某今日... 险些坏了主公大事。"
"非也。" 关羽坐在他对面,青龙偃月刀的刀鞘横在膝前,"某观你枪挑冠冕,既挫董贼之威,又不伤其命,恰合 ' 令行禁止 ' 之道。" 他指着枪杆上的 "刘" 字,"此字刻得好 —— 令随刘,心归汉。"
帐外传来张飞的鼾声,夹杂着巡夜更夫的梆子声。陈武将锦帕残片系在枪缨上,母亲绣的 "安" 字此刻与 "刘" 字相对,仿佛在风中对话。他想起下邳救董时,刘备宁可自己淋雨也要把披风让给伤兵,那份仁德让他坚信,这杆枪指向的方向,终是天下大义。
铁脊枪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枪尖凝着的水珠落在刻痕上,如同泪滴。陈武握紧枪杆,感受着金属的冰凉与自己的体温交融,忽然明白:真正的锋刃,不仅要能劈开敌阵,更要在乱世中守住本心。当虎牢关的烽火燃起时,这杆刻满忠义的铁脊枪,将带着下邳之役的领悟,迎向那值得一战的对手 —— 不是为董卓之流,而是为了枪杆上那 "定国安刘" 的西字承诺。
帐外的雪越下越大,陈武将铁脊枪抱在怀中,听着张飞的鼾声和关羽的更梆声,渐渐入睡。梦中,母亲的锦帕化作漫天飞雪,落在枪杆的刻痕上,凝结成冰晶,在黎明的第一缕阳光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通往虎牢关的道路。
(http://www.isfxs.com/book/GJHIHG-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