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开学第一周,刘倩在图书馆角落发现一本被翻烂的《一帘幽梦》,扉页上有人用红笔批注:
"费云帆这种老男人就该进监狱——老牛毛
旁边却有几滴可疑的水渍晕开了"紫菱"二字。
她刚合上书,就听见后排传来朗诵声:
"你的睫毛是黄浦江的晨雾——"
"——让人得结膜炎是吧?"刘倩转身,满是口水的棒棒糖"啪"地扎在何亚非的诗稿上,"曼雅上周刚因为角膜炎请假。"
何亚非扶了扶眼镜:"这是比喻…"
"比喻要贴切。"刘倩抽出棒棒糖,"比如你——像只被雨淋湿的流浪狗,明明家养却装可怜。"
阳光穿过玻璃,照见何亚非白衬衫下若隐若现的浪琴表——和刘倩腕间同款的卡地亚。
2000年9月,高二开学第一天,张扬把何亚非堵在自行车棚。
“再往曼雅课桌塞情书,老子让你尝尝扳手的滋味。”张扬的指节捏得咔咔响,机油味混着汗味扑面而来。
何亚非推了推眼镜,声音不卑不亢:“爱情是公平竞争,谁都有追求美好的权利。”
远处传来曼雅的笑声。她抱着作业本路过,马尾辫一晃一晃,冲张扬喊:“别欺负人!陈华波还在图书馆等我讲题呢!”
张扬立刻收了戾气,挠挠头跟上去,背影像只被驯服的大型犬。
何亚非看着他们走远,低头捡起被张扬踩皱的情书——那首《你眼中有整个黄浦江的星光》,曼雅甚至没拆开过。
图书馆里,陈华波推了推眼镜,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流畅的轨迹:“这道题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更简洁。”
曼雅咬着笔帽点头,睫毛在台灯下投出细密的阴影。
窗外,张扬蹲在花坛边抽烟,目光穿过玻璃落在曼雅身上。他知道自己永远搞不懂那些数学符号,但他记得曼雅每次解出难题时,眼睛会亮得像星星。
“喂,别把烟灰掉我刚扫的地上!”值日的林小雨举着扫把冲过来。张扬难得没顶嘴,默默用鞋底碾灭了烟头。
何亚非在宿舍楼下站了三天,终于等到曼雅独自经过。
“曼雅,我……”
“何亚非,”曼雅轻声打断他,“谢谢你喜欢我。但你看——”她指向操场,张扬正笨拙地帮她修自行车,扳手卡在链条里急得满头汗,“有些人像数学公式,一眼就知道答案;有些人像张扬……虽然解不开,但你会心疼他解题的样子。”
当晚,刘倩在洗衣房逮到何亚非烧情书。
“这就放弃了?”她踢翻水桶,火苗“嗤”地熄灭。
“不是放弃,”何亚非盯着潮湿的纸灰,“刘倩,你说得对——有时候安静的变强,比喧闹的告白更有力量。”
刘倩愣住,想起昨夜躲在被窝里为《一帘幽梦》哭湿的自己。
次日晨读,刘倩甩给何亚非一张《互助协议》:
1. 甲方(刘倩)承包乙方(何亚非)数学特训(目标:期末120+)
2. 乙方每日需为甲方创作200字文学札记(禁用“泪”“殇”等字眼)
3. 合写《青春观察报告》参赛,稿费五五分成
何亚非与刘倩的《青春观察报告》获华东赛区一等奖
合影时,刘倩突然抢过何亚非的奖状,在背面写下:“‘你的静脉是普鲁士蓝的河’——这句诗,以后只能写给我。”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何亚非的红耳朵被永远定格。
何亚非在“暗恋素材共享”条款旁画了个哭脸,又补上:“附加条款:乙方的彩虹糖须优先供给甲方。”
文学互助会上,两人第N次被分到同组。
"《荷塘月色》赏析,"刘倩把《五年高考》拍在桌上,"别掺和你那些星星月亮的酸词。"
何亚非在笔记边缘画了片星空:"朱自清写'热闹是他们的'时,难道不想砸了那塘荷花?"
钢笔尖顿住。刘倩想起昨夜躲在被窝看《烟雨濛濛》,为依萍哭湿的枕头。
"喂,"她突然拽过何亚非的错题本,"你给曼雅写诗…真的相信那些鬼话?"
窗外玉兰树沙沙响,何亚非的答案轻得像羽毛:"我只相信,写第一百首时心跳会比第一首更快。"
期中考试当天突降暴雨,刘倩撞见何亚非在医务室门口徘徊——他手里攥着被张扬撕碎的情书,血珠顺着纸边往下滴。
"怂包。"她扯过人往医务室拖,"打不过不会跑?"
"跑了怎么证明…"何亚非嘶了一声,"…爱情不是懦弱?"
碘酒擦过伤口时,刘倩突然问:"知道我为什么讨厌琼瑶吗?"
"因为虚假?"
"因为真实。"她剪纱布的手很稳,"我爸当年就是唱着《一帘幽梦》追的我妈——现在他在瑞士实验室,她在浦东法院。"
何亚非把染血的碎纸拼成小船:"那更要写下去,万一…"
"万一有人当真?"刘倩的剪刀寒光一闪,"比如我这种傻子?"
高二开学的第三周,梧桐叶开始泛黄的时候,刘倩抱着最新一期的《文学月刊》走进教室,封面上赫然印着"琼瑶特辑"西个大字。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回到座位,迫不及待地翻开杂志。
"《窗外》续篇!"林小雨小声惊呼,手指轻轻抚过那行标题,仿佛触碰到了什么珍宝。她立刻沉浸在江雁容和康南的爱情故事里,连上课铃响都没听见。
"刘倩同学,请把课外读物收起来。"数学老师王建国敲了敲黑板,镜片后的眼睛严厉地盯着她。教室里响起几声窃笑,刘倩红着脸把杂志塞进抽屉,却仍忍不住用余光瞥向露出的书角。
下课铃一响,刘倩立刻重新拿出杂志,连去食堂吃饭都顾不上。正当她读到江雁容在雨中等待康南的感人情节时,一个阴影笼罩了她的书页。
"这种脱离现实的小说,有什么好看的?"何亚非站在她桌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手中的杂志,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轻蔑。
刘倩抬起头,阳光从何亚非身后照过来,给他瘦高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她眯起眼睛:"何亚非,你不懂就别乱评价。琼瑶写的是最纯粹的爱情。"
"纯粹?"何亚非嗤笑一声,拉开她前面的椅子坐下,"一个高中女生爱上大她二十岁的老师,这叫纯粹?这叫不负责任的幻想。"他推了推黑框眼镜,镜片反射着冷光,"现实中,这种关系只会毁掉两个人的生活。"
刘倩气得把杂志拍在桌上:"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冷血?爱情本来就应该超越年龄、超越世俗眼光!"
"现实不是小说,刘倩。"何亚非的声音平静得令人恼火,"你这种整天活在幻想里的状态,期中考试数学再不及格可别哭。"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刘倩头上。上学期期末数学58分的耻辱还历历在目,她咬住下唇,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何亚非似乎意识到自己说得太重,表情松动了一下:"...抱歉,我不是那个意思。"
刘倩猛地站起来,把杂志塞进书包:"不用你假惺惺地道歉!"她转身冲出教室,留下何亚非一个人坐在那里,眉头紧锁。
放学后的文学社活动室,刘倩刻意选了离何亚非最远的位置。社长李明正在宣布下个月的校园文学比赛事宜,她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只是机械地在笔记本上画着波浪线。
"这次比赛的主题是'成长',可以写散文也可以写小说..."李明的目光在社员间游移,"何亚非,你去年拿了二等奖,今年有什么想法吗?"
何亚非的声音从教室另一端传来:"我想写一篇关于理性思考如何帮助青少年避免盲目冲动的议论文。"
刘倩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笔尖在纸上戳出一个洞。
"刘倩呢?你去年写的那篇《梦中的紫薇花》很受好评,今年继续写小说吗?"李明转向她。
"我..."刘倩刚想回答,何亚非突然插话。
"她大概要写一个高中女生为爱情放弃学业最后获得幸福的故事。"他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讽刺。
活动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两人之间的火药味。刘倩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不,我今年要写一个自以为是、冷血无情的家伙如何因为缺乏情感而失去一切的故事。"她首视何亚非的眼睛,声音微微发抖,"题目就叫《人间清醒》。"
社员中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李明尴尬地咳嗽两声:"好...好的,大家各自准备吧,下周三交初稿。"
活动结束后,刘倩第一个冲出教室。秋风吹乱她的马尾辫,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胸口的闷痛。为什么何亚非总是针对她?就因为她喜欢琼瑶小说吗?
"刘倩!"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加快脚步,但何亚非很快追了上来,挡在她面前。
"让开。"她试图绕过他。
"等一下。"何亚非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笔记,"这是我整理的数学重点和例题...上次我说得太过分了。"
刘倩愣住了,警惕地看着那本黑色封皮的笔记本:"什么意思?"
何亚非移开视线,声音低了几分:"我看了月考名单...你数学还是没及格。王老师说下次再不及格就要请家长了。"
刘倩的脸刷地红了,既因为羞愧也因为愤怒:"所以呢?你来可怜我?"
"不是!"何亚非难得地提高了声音,引得路过的同学纷纷侧目。他压低声音,"我是想说...我可以帮你补习。作为交换,你帮我看看语文作文。李明说我的文章'缺乏人情味'。"
刘倩惊讶地睁大眼睛。何亚非,这个总是嘲笑她"不切实际"的家伙,竟然在向她求助?夕阳照在他的侧脸上,她突然注意到他的睫毛很长,在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为什么?"她忍不住问。
何亚非沉默了一会儿:"因为...你说得对,我确实不懂情感表达。"他抬起头,眼神出奇地坦诚,"而且,虽然我不认同琼瑶小说的价值观,但我承认你的文笔很好。"
刘倩感到心里的怒气像被戳破的气球一样消散了。她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解题步骤排列得整整齐齐,重要部分还用红笔标出。
"好吧,"她合上笔记本,"不过有个条件——补习期间不准说琼瑶的坏话。"
何亚非嘴角微微上扬:"成交。"
周六上午,他们约在学校附近的图书馆。刘倩到的时候,何亚非己经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摊着几本参考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给他平时冷硬的轮廓增添了几分柔和。
"迟到了七分钟。"何亚非头也不抬地说。
刘倩撇撇嘴,在他对面坐下:"女生出门总要准备一下的。"她拿出数学课本,"从哪开始?"
"先做几道题,我看看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何亚非推过来一张纸。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刘倩痛苦地与代数方程搏斗,而何亚非则像个严厉的小老师,每当她想要放弃时就毫不留情地指出她的思维漏洞。但奇怪的是,他的批评不再让她感到难堪,反而有种被认真对待的踏实感。
"休息十分钟。"何亚非终于宣布。刘倩如释重负地趴在桌上,额头抵着冰凉的桌面。
"我永远也学不会这些..."她哀叹道。
何亚非递给她一瓶矿泉水:"你只是基础不牢,方法也不对。刚才那道题,你用了最复杂的方法解,其实有更简单的思路。"
刘倩抬起头,接过水瓶。何亚非的手指修长干净,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和他的人一样一丝不苟。
"该你了,"她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把你的作文给我看看。"
何亚非从文件夹里取出几张纸,刘倩接过来读道:"《论理性思维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她抬头看了他一眼,"李明说得没错,这标题就够冷冰冰的了。"
"议论文不就应该这样吗?"何亚非皱眉。
刘倩摇摇头:"即使是议论文,也可以有温度。你看这里——"她指着一段文字,"'感性思维往往导致错误判断',这种绝对化的表述会让人产生抵触。为什么不改成'在某些情况下,过度依赖感性可能导致判断偏差'?"
何亚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样确实...柔和一些。"
"还有这里,"刘倩继续指出,"你举的例子全是历史事件和统计数据,为什么不加入一些个人经历或观察?比如你可以写我们班张浩上次因为冲动和隔壁班同学打架的事。"
何亚非惊讶地看着她:"这...确实更有说服力。"他停顿了一下,"你怎么懂这么多?"
刘倩得意地笑了:"琼瑶小说里的人物心理描写可不是白读的。要打动读者,首先要理解人性。"
何亚非轻笑一声,这是刘倩第一次听到他笑,声音低沉而温暖:"看来我们各有所长。"
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刘倩突然感到心跳加速,急忙低头假装整理纸张:"继续补习吧,还有三角函数没讲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周两次的补习成了两人的固定日程。秋意渐浓,图书馆窗外的梧桐树己经变成金黄色。刘倩的数学成绩稳步提升,而何亚非的作文也开始得到老师的表扬。
一个周西的下午,刘倩抱着一摞书走向文学社,远远就听见活动室里传来激烈的讨论声。她推开门,看见何亚非正在和李明争论什么。
"...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反映现实,而不是制造虚假的幻想!"何亚非的声音罕见地带着情绪。
李明摇头:"文学既是镜子,也是灯。既反映现实,也照亮可能性。亚非,你太极端了。"
刘倩悄悄走到自己的座位,听到何亚非反驳:"但那些脱离现实的浪漫故事会让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
"就像《窗外》?"李明笑着问。
何亚非正要回答,突然注意到刘倩的到来,话到嘴边停住了。活动室里一时安静下来。
"继续啊,"刘倩放下书包,首视何亚非,"我也想听听你对《窗外》的高见。"
其他社员交换着眼色,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何亚非深吸一口气:"我认为《窗外》美化了一段本应被制止的关系。如果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事,受伤害的往往是学生。"
刘倩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反驳。她沉思了一会儿:"你说得对,现实中师生恋大多以悲剧收场。"何亚非惊讶地挑眉,她继续道,"但《窗外》打动我的不是这个设定,而是江雁容那种毫无保留去爱的勇气。现实中我们太多算计,太少真心。"
何亚非静静地听着,眼神逐渐柔和:"勇气...这个角度我没想到。"
李明看看两人,笑着打圆场:"看,你们其实可以互相补充。刘倩的感性加上亚非的理性,说不定能写出最好的作品。"
活动结束后,何亚非追上准备回家的刘倩:"等一下。"
刘倩转身,秋风拂过她的发梢:"又怎么了,'人间清醒'先生?"
何亚非从书包里拿出一本书——《窗外》的早期版本,封面己经有些泛黄:"我...重新读了一遍。有些地方确实写得很好。"
刘倩惊讶地接过书,翻开扉页,上面有何亚非工整的笔记:"第35页,情感描写细腻真实;第78页,心理活动刻画深刻..."
"你居然做了读书笔记?"刘倩忍不住笑了。
何亚非的耳尖微微发红:"既然要评价,就应该认真研究。"他停顿了一下,"我想我理解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小说了...虽然我仍然认为它们有些理想化。"
刘倩心头涌起一股暖流:"那...你也理解'毫无保留去爱的勇气'了?"
何亚非看着她,眼神专注得让刘倩心跳漏了一拍:"我想我开始理解了。"
一阵风吹过,几片梧桐叶旋转着落在他们之间。刘倩突然发现,这个总是泼她冷水的男生,眼中竟有着她从未注意到的温度。
校天文台开放日,刘倩偷带出何亚非被没收的诗集。
"《猎户座与静脉》第17行,"她指着被红笔圈住的句子,"'你眼中有整个银河的倒影'——物理错误,人眼分辨率根本…"
何亚非突然调整望远镜:"看M42星云。"
目镜里,猎户座大星云像团粉紫色的棉花糖。刘倩的棒棒糖从指间滑落,砸出清脆回响。
"现在信了吗?"何亚非的声音混着星野仪嗡鸣,"有些东西不需要分辨率。"
刘倩在观测记录本上写满公式,最后一行却变成:"他的睫毛确实像黄浦江的雾。"
恋爱脑找到了自己的狐狸小姐,少年的感情和风一样。温情而热烈会吹像不同的方向,散在哪里有是华丽的篇章。
远在青岛的李远藤寄来一叠化学竞赛资料,附言:“曼雅,心电图与化学方程式一样美丽。”
(http://www.isfxs.com/book/EIEHEG-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