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南方的来信与茶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章 南方的来信与茶香

 

:南方的来信与茶香**

山东的春天,风里还裹着料峭的寒意,院角那棵老槐树的枝桠刚刚萌出一点怯生生的绿意。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糊着旧报纸的窗棂,在堂屋的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母亲刚蒸好的杂粮窝头的甜香,混杂着泥土和柴火的气息——这是周妙音最熟悉、也最安心的家的味道。

她正趴在八仙桌上,一笔一划地临摹着语文课本上的生字,妹妹妙手则蜷在旁边的矮凳上,用蜡笔在一张废纸上涂抹着谁也看不懂的、色彩斑斓的图案,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

“吱呀——”一声,院门被推开,邮递员老张洪亮的嗓门响起来:“老周家的,信!南边来的!”

这声吆喝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让堂屋活络起来。母亲朱美慧正在灶台边刷锅,闻声立刻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快步迎了出去,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和欣喜的光彩。父亲周大发也从里屋探出身,憨厚地笑着打招呼:“老张辛苦!进来喝口水?”

“不了不了,还有半村子信要送呢!”老张利落地把一封厚厚的、边角有些磨损的信件递到母亲手里。信封是那种老式的牛皮纸,上面用遒劲有力的毛笔字写着地址和收件人“朱美慧(转周大发)收”。落款是“朱缄”——那是姥爷朱得道的字迹。

“是爹的信!”母亲的声音里透着亲昵的雀跃,她几乎是抢着把信接了过去,指尖在信封上“朱缄”两个字上轻轻了一下,才转身回屋。

父亲也跟了进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妙音和妙手也好奇地围拢过来。南方姥姥家的来信,在这个北方的家里,总是带着一种特别的魔力。

母亲小心翼翼地沿着信封边缘撕开,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里面掉出几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信纸,还有一小包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是茶叶!新茶!”母亲一闻到那油纸包里逸散出的、极其清冽独特的香气,就笃定地说道。那香气很淡,却异常霸道,瞬间盖过了窝头的甜香和灶间的烟火气,带着山间晨露的清润、阳光晒透嫩叶的鲜爽,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能沁入心脾的悠远韵味。它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着记忆的弦,让母亲的眼神都温柔了许多。

“姥姥姥爷身体还好吧?”父亲关切地问。

母亲展开信纸,是姥爷那手漂亮的行楷。她轻声念了起来:

“美慧吾女,大发贤婿如晤:见字如面。家中一切安好,勿念。春茶己采制完毕,今年风调雨顺,茶芽肥壮,香气滋味尤胜往年。随信寄去‘明前雀舌’少许,乃茶园向阳坡顶之头采嫩芽,数量稀少,聊尝新味。得道每日巡山,筋骨尚健;汝母(谢菩萨)仍忙于照料茶工伙食,精神矍铄……”

信的内容很家常,絮絮叨叨地讲述着茶园开春的忙碌:采茶工的招募、新茶的炒制、茶山的维护。姥爷的字里行间透着对这片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茶园的热爱和自豪。他提到舅舅们己经开始忙碌地往各地的老主顾那里送货,姨姨们则在镇上的茶庄热情地招呼客人。信末,姥爷照例叮嘱:“家中诸事顺遂,你等不必挂心。钱财乃身外物,够用便好。待人接物,当以‘忠厚’、‘诚信’为先。茶如做人,火候过了则焦苦,不足则青涩,分寸之间,方得真味。盼团圆。”

母亲念完,眼眶微微有些泛红,嘴角却噙着满足的笑意。她把信纸递给父亲,自己则小心翼翼地解开那包油纸。里面是细如雀舌、色泽翠绿、白毫密布的茶叶,根根挺首,散发着愈加浓郁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香。

“真好看!”妙音凑近了看,那小小的茶叶像精致的艺术品。

“香!”妙手也使劲吸了吸鼻子。

“这可是你姥爷的心头肉,最好的茶。”母亲语气里满是骄傲,她取来家里那个最干净的白瓷茶壶,用指尖捻了一小撮茶叶放进去,动作轻柔。滚烫的开水冲入壶中,茶叶瞬间在水中翻滚、舒展,如同被赋予了生命。清亮的茶汤渐渐晕染出极淡的嫩绿色,那馥郁高扬的香气更加肆无忌惮地弥漫开来,充满了整个堂屋,仿佛将千里之外南方茶山那片郁郁葱葱的绿海、清晨的薄雾和的空气都带了进来。

父亲倒出西小杯。茶水入口,先是微微的清苦,旋即化为难以言喻的鲜爽甘甜,在舌尖喉头萦绕不去,整个人都仿佛被这口茶汤洗涤了一遍,神清气爽。

“好茶!”父亲咂咂嘴,由衷地赞叹,朴实的脸上是纯粹的享受,“姥爷这茶,是真正下功夫的。”

“是啊,”母亲捧着茶杯,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眼神有些悠远,“姥爷常说,做茶如做人,要用心,要耐得住寂寞,火候过了,茶就毁了;火候不到,香气就出不来。他们守着那千亩茶园,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没想过走什么捷径。”

妙音小口啜饮着清香的茶汤,听着母亲的话,看着手中这杯来自遥远南方的翠色。信纸上姥爷朴拙有力的字迹、母亲念信时温柔的神情、父亲品茶时满足的喟叹、还有这弥漫满室、仿佛能驱散北方春寒的茶香……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在她小小的心里勾勒出一个模糊而又温暖的轮廓。

那就是姥姥姥爷的家吗?那个管理着“千亩茶园”的地方?千亩有多大?比我们整个村子还大吗?舅舅们开着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送货,是什么感觉?姨姨们在茶庄里,每天都闻着这么香的茶,是不是很幸福?还有姥爷信里说的“忠厚诚信”、“茶如做人”……这些话语,和奶奶常念叨的“行善积德”、父亲沉默的劳作、叔叔姑姑的付出,似乎有着某种奇妙的共通之处。

她捧着温热的茶杯,感受着那份鲜爽甘醇在口中化开,也感受着一种来自血脉深处、被这封信和这杯茶悄然唤醒的连结。南方的茶园,不再仅仅是母亲口中偶尔提及的遥远地名和信封上的落款,它开始伴随着这独特的、沁人心脾的茶香,在她想象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变得具体而生动起来。一种懵懂的期待,像茶芽一样,悄悄探出了头——对那个远在南方、被茶香浸透的“家”,对信里那些勤劳、仁厚的亲人们。

堂屋里,茶香氤氲,混合着北方小院日常的烟火气,酝酿着一场即将跨越山水的亲情之旅。


    (http://www.isfxs.com/book/GCF0BF-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