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南方的绿海**
北方的麦浪刚刚染上金黄,周家小院就弥漫起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忙碌的气息。第十章那封带着清冽茶香的信,如同打开了一扇无形的门,门后是周妙音无数次想象却始终模糊的南方世界。此刻,这扇门终于要被她亲手推开了。
母亲朱美慧早早就开始收拾行装,几件简单的换洗衣裳,一大包晒干的山东红枣、小米,还有父亲周大发特意去镇上买的几盒邹城本地糕点——都是些不值钱却心意沉沉的土产。妙音帮着母亲叠衣服,小小的行李箱仿佛装不下她雀跃的心情。妹妹妙手因为年纪太小,被留在了家里,由奶奶照看。她噘着嘴,把一幅画塞给妙音:“姐,帮我画茶园!画好多好多的绿!”
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了几乎一天一夜。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北方平原、麦田,逐渐变成了起伏的山峦,河流变得宽阔湍急,空气也由干燥变得粘稠。当广播里终于报出那个母亲无数次提及的地名时,周妙音的心跳得像揣了只小兔子。
走出小小的、有些陈旧的县城火车站,一股与北方截然不同的、浓郁的植物气息扑面而来,带着泥土的微腥和某种清甜的芬芳。阳光炽烈,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就在这时,一个洪亮又带着浓重乡音的声音穿透了嘈杂的人声:
“美慧!妙音!这边!这边!”
只见出口处,一个身材精瘦、皮肤黝黑发亮、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裤和胶鞋的老人,正使劲挥舞着一顶旧草帽。他身边站着一位同样精神矍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素净盘扣布衫的老太太,脸上是抑制不住的慈祥笑容。正是姥爷朱得道和姥姥谢菩萨。
“爹!娘!”母亲的声音瞬间带上了哽咽,拉着妙音快步奔过去。姥姥张开双臂,一把将母亲和妙音都搂进怀里。那怀抱温暖、有力,带着阳光晒过的棉布和淡淡的、复杂的草木清香——那是周妙音后来才明白的,揉合了茶香、汗水和山野气息的味道。姥爷的大手则重重地拍了拍妙音的肩膀,声音洪亮:“好!好!长高了!路上累坏了吧?走,回家!”
来接他们的是大舅,开着一辆半旧的、后面带着车斗的皮卡车。车厢里还散落着几片新鲜的茶叶和麻绳。车子离开县城,驶上蜿蜒的山路。路越来越窄,两旁的景象也越来越震撼。
起初还是零星的村落和田地,渐渐地,山势开始拔高、连绵。当皮卡车吃力地爬上一个垭口时,周妙音被眼前的景象彻底夺去了呼吸。
**绿!**
铺天盖地的绿!汹涌澎湃的绿!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这无垠的绿色浸透、淹没。那不是单调的绿,而是由无数深深浅浅、层次分明的绿意织就的海洋。从山脚一首蔓延到云雾缭绕的山巅,像一块巨大的、质地精良的绿色绒毯,被无形的手精心地铺展、折叠、覆盖在每一座山峦的每一寸肌肤上。那绿是鲜活的,在炽烈的阳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风拂过,便掀起连绵起伏的绿色波涛,发出沙沙的、如同细雨亲吻大地的温柔声响。
“看,那就是咱家的茶山!”大舅的声音带着自豪,指着窗外这片浩瀚的绿海,“这边向阳坡,种的是福鼎大白茶,做白毫银针、白牡丹的;那边背阴坡,是老枞水仙,味道醇厚;远处那片梯田状的,是引进的龙井群体种……”
“千亩茶园……”周妙音喃喃自语,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西个字所代表的磅礴。在邹城的小村庄里,几亩地就是很大的概念了。而眼前这望不到边际、与天际线融为一体的绿,让她第一次对“家业”有了模糊而震撼的认知。这不再仅仅是信封上的地址和油纸包里的香气,这是实实在在的、充满了生命力的、属于她血脉相连的亲人的土地!她贪婪地望着窗外,试图将每一帧画面都刻进脑海,好回去讲给妙手听。
车子最终停在一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青瓦白墙建筑群前。这就是朱家的宅子和茶厂了。空气中弥漫的茶香比信里寄来的浓郁十倍、百倍!那是新鲜的青草气、炒制后的焦香、发酵的醇厚以及阳光晒透后的干爽,各种味道奇妙地交织融合,无处不在,钻进鼻腔,沁入肺腑。
姥姥家热闹非凡。舅舅们、姨姨们、表哥表姐们听到车声都涌了出来,操着周妙音半懂不懂的南方方言,热情地招呼着。一张张被山风和阳光亲吻过的脸庞,洋溢着真挚的笑容。大姨一把搂住妙音,捏捏她的脸蛋:“哎哟,这就是妙音吧?跟美慧小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小表弟则好奇地拉着她的衣角,偷偷打量这个从遥远北方来的姐姐。
短暂的喧闹后,姥姥谢菩萨发话了,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好了好了,先让美慧和妙音洗把脸,歇歇脚。老大,去后面灶间看看,把温着的绿豆汤端来。这大热天的,一路辛苦。”她利落地安排着,转身又对妙音露出慈爱的笑容:“妙音,跟姥姥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姥姥牵着妙音的手,穿过忙碌的院子(院子里晾晒着大簸箕的茶叶),走到屋后一处视野开阔的平台。眼前豁然开朗,整片向阳坡的茶园尽收眼底。下午的阳光给层层叠叠的茶树镀上了一层金边,采茶工们戴着斗笠,背着茶篓,点缀在无边的绿毯上,像移动的小点。她们灵巧的手指在茶树顶端飞快地跳跃、采摘,动作娴熟得如同一种与生俱来的舞蹈。远处传来隐约的、悠扬的山歌调子,飘荡在茶山之间。
“看,”姥姥指着那片繁忙的景象,语气平静而充满感情,“这就是咱家的根。一片叶子一片叶子采下来,一口锅一口锅炒出来,才有了养活一大家子人、养活这么多茶工、还能寄给你们尝鲜的茶。这山,这茶,养人,也养心。你姥爷常说,做人要像这茶树,根扎得深,才不怕风雨。”
周妙音依偎在姥姥身边,小脸被山风吹得微红。她望着这片壮阔的绿海,望着那些辛勤劳作的采茶工,听着姥姥朴素却蕴含力量的话语。一路的疲惫似乎都被这满眼的绿意和亲人的温情洗涤干净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和对这个“家”的敬畏,在她幼小的心中悄然滋生。
她终于明白了母亲身上那股坚韧和温柔从何而来。这南方的绿海,不仅仅是一片茶园,它是朱家几代人汗水的结晶,是“忠厚诚信”最生动的注脚,是流淌在血脉里、供养着整个家族精神的源泉。而她,周妙音,此刻正站在这片源泉的边缘,第一次真正触摸到了家族那庞大而深沉的根系。
远处,姥爷朱得道己经戴上了他的旧草帽,身影没入了那片绿色的海洋,开始了每日雷打不动的巡山。夕阳的金辉洒落,将他和无边的茶山融为一体,像一尊守护着这片绿色宝藏的、沉默而坚韧的雕像。
---
(http://www.isfxs.com/book/GCF0BF-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