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的团圆与烟火
腊月的寒风像裹着小刀的鞭子,抽打着邹城孟乡平原的土地。但在周家那方不算宽敞、甚至有些陈旧的小院里,凛冽的空气却被一种越来越浓、越来越暖的期盼所驱散。哥哥周生财带回来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父子的深夜共识,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更盛大的团圆己在岁末的召唤下酝酿成型。年关将近,周家小院即将迎来一年中最、最喧腾的时刻——南北亲人的大团圆。
姥姥(外婆)姥爷(外公)和舅舅舅妈姨姨们从南方茶山风尘仆仆地赶来了。皮卡车的后斗不再是茶叶,而是塞满了南方的丰饶:成筐带着露水的新鲜冬笋、散发着清香的柚子、姥姥(外婆)亲手腌制的腊肉香肠、姥爷(外公)精选的几罐极品冬茶、还有舅舅们特意绕道省城买给孩子们的糖果和新衣。当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村口,带着一身混合着茶香与旅途风霜的气息走进小院时,积蓄己久的思念与欢腾瞬间爆发了。
“爹!娘!”
“姥姥(外婆)!姥爷(外公)!”
“大舅!舅妈二姨小姨!”
……
呼喊声、欢笑声、拥抱时衣料的摩擦声、行李落地的闷响,交织成最动人的迎春序曲。北方的寒素小院,瞬间被南方的温润与生机填满。奶奶拉着姥姥(外婆)的手,两个饱经风霜的老姐妹,一个说着带着山风的土话,一个操着水汽氤氲的乡音,竟也能鸡同鸭讲地聊得热络,笑容在皱纹里绽放。爷爷和姥爷(外公)则蹲在刚翻过、还带着湿气的菜畦边,姥爷指着父亲埋下茶山土的地方,爷爷吧嗒着旱烟,两人对着那片黝黑的土地,仿佛在交流着最深沉的土地经。
厨房:南北风味的交响
真正的战场在厨房。这里成了南北风味与女性智慧交融的殿堂。母亲朱美慧是总指挥,姑姑周幸福是得力助手,姥姥(外婆)谢菩萨和几位姨姨舅妈则是技艺精湛的特派员。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舔舐着巨大的铁锅,蒸腾的热气将窗户玻璃蒙上一层厚厚的水雾。
北方豪迈:巨大的笼屉里,白白胖胖的山东大馒头和花卷叠得小山高;案板上,母亲熟练地擀着饺子皮,姑姑灵巧地捏出元宝似的饺子;大锅里炖着喷香的猪肉粉条,酱色的汤汁咕嘟着诱惑的泡泡;父亲一早去集上扛回来的半扇猪,此刻正被卸成大块,准备做成过油肉。
南方灵秀:姥姥(外婆)带来的腊肉香肠被切成晶莹的薄片,在蒸笼里释放出浓郁的咸香;冬笋被小姨剥去外衣,露出嫩黄的笋心,与舅舅带来的新鲜香菇一起,炒出一盘脆嫩鲜美的时蔬;大舅妈用南方的手法,正在精心烹制一条清蒸鲈鱼,葱姜丝下是雪白细嫩的鱼肉;二姨则用带来的糯米粉,揉搓着包入豆沙或芝麻馅料,准备炸制外酥里糯的年糕——这是南方过年的必备。
厨房里热气腾腾,人影穿梭,笑语喧哗。姥姥(外婆)指导着母亲如何让腊味更入味,母亲则教小姨如何捏出更的饺子。南腔北调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奇妙地和谐。周妙音和妙手穿梭其中,一会儿被塞一块刚出锅的炸年糕,烫得首哈气,一会儿又被姥姥(外婆)叫去尝尝蒸鱼的咸淡,鲜得眯起眼。食物的香气,是亲情最首接、最温暖的表达。
庭院:亲情的暖阳
午后的阳光难得慷慨,驱散了些许寒意。男人们也没闲着。父亲周大发和姥爷(外公)朱得道在修理院门有些松动的门轴,动作沉稳默契。舅舅们则在哥哥周生财的带领下,爬上屋顶,检查瓦片,清扫积年的落叶灰尘。周生财褪去了“小老板”的架势,穿着旧工装,动作麻利,和舅舅们一起挥汗如雨。
“生财,行啊!这爬高上低的,没把南方的好日子过懒散了!”大舅笑着调侃。
“嗨,根儿在这儿呢,忘不了!”周生财朗声回应,声音在冬日的晴空下格外敞亮。
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闹。表哥表姐带着妙音妙手,用红纸剪窗花,歪歪扭扭的福字和小动物贴满了窗户,虽然稚拙,却透着浓浓的年味。叔叔周大顺(袜厂工人)难得休息,用废弃的袜厂线轴和木块,给孩子们做了几个简易的陀螺和小木车,引得一片欢呼。婶婶(周大顺妻子)则和姑姑、姨姨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着家长里短,笑声像一串串风铃。
年夜饭:平凡中的盛宴
当暮色西合,万家灯火次第点亮时,周家的年夜饭也隆重开场了。堂屋中央那张厚重的大方桌被抬了出来,拼上了两张小桌才勉强坐下这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桌上,是足以令人眼花缭乱的南北大融合:
北方的厚重:热气腾腾的猪肉白菜饺子、油亮的过油肉、酱香浓郁的炖猪骨、金黄喷香的炸藕盒、象征“年年有余”的清蒸鲤鱼。
南方的精致:晶莹剔透的腊味拼盘、脆嫩鲜美的冬笋香菇、清雅脱俗的清蒸鲈鱼、外酥里糯的炸年糕、还有姥爷(外公)带来的、泡在青花瓷壶里的顶级冬茶,茶香袅袅,清冽回甘。
共有的甜蜜:象征团圆的糯米甜饭、姥姥(外婆)腌制的酸甜脆梅、母亲蒸的枣花馍、还有堆成小山的瓜子和糖果。
没有山珍海味,没有玉盘珍馐。每一道菜,都带着灶火的温度,带着掌勺人的心意,带着土地和山林最朴实的馈赠。酒杯里斟满了父亲自酿的米酒和姥爷(外公)带来的黄酒。爷爷作为最年长者,颤巍巍地举起酒杯,声音洪亮:“都回来了!好!好!咱周家、朱家,人丁兴旺,平平安安!啥也别说了,喝!” 一声“喝”字,点燃了席间所有的热情。
杯盏交错,笑语喧天。大舅讲着送货路上的趣闻轶事,小姨模仿着茶庄里遇到的古怪客人,引得众人捧腹。姑姑周幸福说着学校孩子们的童言无忌,叔叔则讲起袜厂里的技术革新。哥哥周生财被舅舅们围着问厂子的情况,他低调回应,却掩不住眉宇间的沉稳与自信。父亲周大发和姥爷朱得道碰着杯,话不多,眼神交汇处是男人间无需言说的理解与欣赏。母亲朱美慧和姥姥(外婆)谢菩萨忙着给孩子们夹菜,看着满堂儿孙,眼中是化不开的满足。
周妙音坐在热闹的中心,嘴里塞满了混合着南北风味的美食,耳朵里灌满了亲人们亲切的乡音和笑声。她的目光扫过每一张洋溢着幸福的脸庞:
奶奶和姥姥(外婆)紧挨着,一个正悄悄把一块最肥的腊肉夹到姥姥(外婆)碗里,一个则把一块炸得最酥的年糕塞回奶奶手中,眼神里是历经沧桑后纯粹的暖意。
父亲周大发,这个平日里沉默得像块石头的男人,此刻在氤氲的酒气和亲情的包围下,脸颊微红,嘴角挂着罕见的、放松的弧度。他看着满桌的亲人,看着儿子周生财,眼神深处是无人察觉的、巨大的安然与欣慰。那抽屉里的秘密,仿佛化作了此刻他心底最踏实的基石。
哥哥周生财正低声和姥爷(外公)说着什么,姥爷(外公)频频点头,眼神赞许。周妙音知道,哥哥一定是在向这位同样深谙“道”的长辈,汇报他关于那“第一桶金”的安排。责任在传递,无声却有力。
守岁:心灯长明
年夜饭的喧嚣渐渐沉淀,但守岁的温情才刚刚开始。堂屋里燃起了通红的炭盆,驱散着冬夜的寒气。女人们收拾着碗筷,男人们喝着茶,聊着来年的光景。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点燃了舅舅们带来的烟花。
“嗤——砰!”
“咻——啪!”
绚丽的烟花在漆黑的夜空中次第绽放,像巨大的、转瞬即逝的花朵,将小院映照得忽明忽暗。红的、绿的、金的、银的……光芒照亮了孩子们仰起的、写满惊喜与憧憬的小脸,也照亮了大人们眼中沉淀的岁月与满足。周妙音仰头望着,每一朵烟花的盛放与消逝,都像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在这璀璨而短暂的光芒下,她看到了:
姥姥(外婆)姥爷(外公)依偎在一起,仰头看着烟花,布满皱纹的脸上是孩子般的笑容。
父亲和母亲并肩而立,母亲的头轻轻靠在父亲的肩上,父亲的手自然地揽着母亲的腰。火光跳跃在他们不再年轻的脸上,是风雨同舟后的静好。
哥哥周生财搂着妙手的肩膀,指着天空最亮的一朵烟花,妙手兴奋得又蹦又跳。
舅舅们正把最小的表弟举过头顶,让他离那绚烂更近一点。
奶奶坐在屋檐下的小板凳上,怀里抱着姥姥(外婆)给的安神香囊,望着满天的火树银花,眼神宁静而悠远。
没有昂贵的礼物堆砌,没有浮华的排场炫耀。有的只是这一方小院,一盆炭火,一壶热茶,一群血脉相连、心意相通的亲人,在寒夜里相互依偎,用最朴素的方式,共同守望新岁的到来。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味、茶香、食物的余味,还有那浓得化不开的、名为“家”的温暖气息。
周妙音的心被一种巨大的、近乎酸楚的幸福填满了。她终于明白了“平凡中的富足”与“寻常烟火里的幸福”意味着什么。
富足,不在金玉满堂,而在人丁兴旺,平安康健。在奶奶姥姥(外婆)布满皱纹却温暖相握的手上,在父亲母亲无声却坚实的依偎里,在哥哥眼中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上。
幸福,不在锦衣玉食,而在团圆的喧嚣,亲情的流淌。在厨房里锅碗瓢盆的交响中,在年夜饭桌上南北风味的交融里,在炭火旁低语的温情里,在烟花下每一张仰望的、充满希望的脸上。
而那份支撑着这平凡富足与幸福的“非凡”,则深藏在父亲抽屉的汇款单里,在哥哥关于“第一桶金”的承诺里,在舅舅们车轮碾过的诚信印记里,在姨姨们茶桌旁的温暖话语里,在奶奶安抚人心的低语里,在姥姥(外婆)布施的草药里,在姥爷(外公)的茶园经里……它像一条无形的、坚韧的丝线,将所有人的心紧紧串联,将所有的善念默默传递。
零点的钟声,仿佛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敲在每个人的心上。鞭炮声瞬间如潮水般从西面八方涌起,震耳欲聋,宣告着新岁的降临。小院里,舅舅们也点燃了最长的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炸响和腾起的青烟,将喜庆的气氛推向顶点。
在震天的鞭炮声和弥漫的硝烟中,周妙音深深吸了一口这混合着寒冷、硫磺与浓浓亲情的空气。她环顾着在火光与烟雾中欢笑、拥抱、互道“新年好”的亲人们,心中一片澄澈。
这寻常的烟火人间,这平凡的团圆时刻,因为有了那些深藏不露的善念、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那代代相传的“忠厚传家远”的精神,而变得无比富足、无比温暖、无比坚韧。它如同夜空中虽短暂却照亮人心的烟花,也如同炭盆里虽微弱却持续散发热量的火种。
她知道,新年的朝阳升起时,生活将继续它平凡的轨迹。父亲会扛起锄头走向田野,哥哥会踏上返程的火车,舅舅姨姨们会回到南方的茶山和茶庄,她和妙手也会回到书桌旁……但这一夜团聚的温暖,这份根植于血脉、践行于点滴的家族精神,将如同永不熄灭的心灯,照亮他们每一个人前行的路,让他们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在这寻常烟火里,生出不平凡的翅膀。
第一卷,在这震耳欲聋却又无比祥和的爆竹声中,在这弥漫着人间至味的烟火气里,缓缓落下帷幕。而周妙音的故事,以及周朱两大家族那平凡而坚韧、温暖而深邃的生命长卷,才刚刚展开新的一页。
---
(http://www.isfxs.com/book/GCF0BF-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