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职场上的波涛汹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3章 职场上的波涛汹涌

 

宋暖站在恒安心理咨询机构的玻璃门前,深吸一口气。

门把手上还带着晨露的凉意,她推门进去时,玻璃倒映出她微抿的唇线——这是她第三次调整呼吸,却还是压不住心跳擂鼓般的响动。

"宋小姐。"陈总监不知何时出现在前台旁,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方老师己经在办公室等你了。"他抬手示意,西装袖口露出一截银链,是谢氏集团定制的袖扣。

宋暖脚步微顿——她记得谢淮说过,陈总监的妻子在谢氏旗下医院任职,而谢氏是恒安的重要投资方。

二楼转角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门缝里漏出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宋暖刚抬手要敲,门突然开了。

方老师抱着一摞资料站在门口,灰白短发梳得整整齐齐,镜片后的眼睛像精密的仪器:"宋暖?"她上下打量一眼,"跟我来。"转身时白大褂下摆带起风,吹得宋暖额前碎发乱了。

办公室里堆满了病例档案,方老师将资料往桌上一放,"咚"的一声震得宋暖肩膀缩了缩:"这是近三年的儿童心理干预案例集,三天内看完。"她抽出最上面一本拍在宋暖怀里,"明早八点来我办公室,复述第三章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评估标准。"

宋暖低头看怀里的资料,足有两指厚,纸张边缘还带着翻页的毛边。

她指尖着烫金的"恒安内部资料"字样,喉咙发紧:"好的方老师。"

"发什么呆?"方老师突然抬头,钢笔尖点着桌面,"我带过的实习生里,有一半在第一周就被吓退。"她语气突然软了些,指节敲了敲自己太阳穴,"但你是张博士亲自推荐的,他说你能在高压下保持清醒——证明他没看错。"

宋暖猛地抬头,正撞上方老师眼里一闪而过的期待。

她喉结动了动,把"谢谢"咽回肚子里,用力点头:"我会的。"

下班时暮色刚染上天际线。

宋暖抱着资料走到楼下,就看见那辆黑色迈巴赫斜斜停在路边,驾驶座的窗开着,谢淮手肘搭在窗框上,正在看手机。

听见脚步声,他抬头笑了:"今天方老师没为难你?"

"她让我三天看完两本案例集。"宋暖坐进副驾,把资料往脚边一放,后颈还残留着看了一整天字的酸涨。

谢淮伸手帮她揉肩,指腹按在酸胀处时,她没忍住轻哼一声。

"疼?"他动作放轻,"我让人把方老师的教案扫描了,等下传给你。"

"谢淮——"

"我没越界。"他截住她的话,指尖顺着她后颈滑到发尾,"方老师当年是我母亲的主治医生,她知道我...很在意你。"最后几个字说得轻,像一片羽毛落在心尖。

宋暖突然想起早上陈总监的袖扣,想起谢淮上周说"有些关系,提前铺好路总比出了事再补强"。

她低头摸了摸怀里的资料,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显然是谢淮让人连夜复印的内部版本,比她抱的那本薄了一半,重点章节用荧光笔标得清清楚楚。

"你总这样。"她声音发闷。

"这样不好?"他转动方向盘,车子平稳驶入车流,"你昨晚在书房翻资料翻到两点,我听见你翻页的声音了。"他侧头看她,路灯在他眼底流转,"我只是...想让你不必那么辛苦。"

手机在这时震动起来。

谢淮扫了眼来电显示,眉尾一挑:"刘经理?"他按下免提,刘经理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谢少,林泽那小子托林家老夫人给陈总监递了话,说要把宋小姐安排到下周的'向阳计划'个案里。"

"向阳计划?"宋暖皱眉,"不是针对受家暴青少年的公益项目?"

"表面是。"刘经理压低声音,"但那孩子的父亲是个老赖,上个月刚上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林泽让人放风说,要是宋小姐搞不定,恒安的专业度就得打问号——他这是要借舆论搞你。"

谢淮的拇指在方向盘上敲了两下,语气里漫出冷意:"他当我是第一天和林家交手?"他转头看宋暖,眼神突然软下来,"你今晚回去看方老师给的资料,其他的别管。"

宋暖捏着手机的手紧了紧。

她知道谢淮说"别管"是什么意思——林泽的小动作,早被他布下的网兜住了。

就像三个月前实验室被删的监控,就像昨天恒安人事主管突然出现的实习邀请。

深夜十一点,宋暖趴在书桌上打了个哈欠,资料摊得满桌都是。

她翻到最后一页时,一张便签突然从纸缝里滑出来,字迹陌生:"个案患者苏小棠,三个月前因自残送医,主治医生是市三院的周明远。"

她盯着便签上的字,心跳突然加快。

手机在这时亮起,是谢淮的消息:"饿不饿?

我煮了粥。"

她握着便签冲进厨房,谢淮正搅着砂锅里的小米粥,抬头见她眼眶发红,慌得勺子都掉了:"怎么了?"

"苏小棠的资料。"她把便签拍在他胸口,"是不是你?"

谢淮低头看了眼便签,笑出声来:"周医生是我母亲的学生,当年我妈住院时他没少帮忙。"他盛了碗粥递过去,"我就是...怕你查得太辛苦。"

宋暖捧着碗,热气熏得眼睛发酸。

粥里有莲子的甜香,像一团火从喉咙烧到心口。

她突然想起方老师今天说的话——"真正的治愈,是让患者知道,有人愿意替她接住所有黑暗"。

汇报会当天,宋暖站在会议室投影屏前。

她看着屏幕上苏小棠的创伤时间线,听见自己的声音比想象中更稳:"根据DSM-5标准,患者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需优先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她顿了顿,"建议采用叙事疗法,重点引导患者重构'被保护'的记忆。"

方老师推了推眼镜,目光从资料上抬起来:"你怎么确定她需要'被保护'的记忆?"

"她在日记里写,每次被父亲打时,邻居奶奶都会敲墙。"宋暖翻开苏小棠的日记本复印件,"虽然奶奶没首接干预,但那个敲墙声,成了她后来自残时用来克制的'安全信号'。"她抬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帮她看见——那些她以为不存在的光,其实一首都在。"

会议室里静了两秒,然后爆发出掌声。

方老师摘下眼镜擦了擦,嘴角终于来:"不错。"她翻到评估报告最后一页,"下周有个公开心理讲座,主题是青少年心理干预。

你准备一下,和我一起去。"

宋暖回到座位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她摸出来,是条匿名短信:"林泽买了记者蹲在讲座现场,他要的不是你出丑,是要你崩溃。"

她抬头看向窗外,暮色中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远处有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车窗半开,能看见林泽阴鸷的脸。

宋暖捏紧手机,突然笑了。

她想起谢淮今早说的话:"你只要站在台上,剩下的,我来。"

而此刻,在恒安顶楼的监控室里,谢淮盯着屏幕里宋暖的侧影,指尖敲了敲桌面。

身后的助理递来平板:"林泽联系的记者名单,还有讲座现场的安保方案。"

他勾了勾唇,目光落在宋暖发亮的眼睛上:"把'向阳计划'的公益基金账单,匿名发给那些记者。"他转身走向电梯,"让他们知道——有些人想踩的,是整个京城的良心。"

电梯门合上时,他的手机弹出宋暖的消息:"方老师让我准备讲座,你说我穿白衬衫还是浅蓝?"

谢淮低头打字:"都好看。"发送后又补了一句,"但我建议穿那件带雏菊刺绣的——像第一次见你时那样。"

他望着电梯镜面里自己的倒影,眼底的阴郁褪成温柔的光。

有些黑暗,他替她挡了十年;而有些光,从他在高中礼堂第一次看见她时,就再也没熄灭过。


    (http://www.isfxs.com/book/GJ0ED0-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