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东阿屯田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章 东阿屯田议

 

五更时分,李典策马来到东阿屯田区。晨雾中,本该绿意盎然的千亩良田,此刻却呈现出一片死寂的灰白色。田垄间的老农跪在地上,颤抖的双手捧着一把泥土,浑浊的泪水滴在干裂的土块上。

"大人!这田...这田吃人啊!"老农伸出布满水泡的手掌,"才碰了下土,就烂成这样!"

李典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他刚抓起一把泥土,掌心就传来针扎般的刺痛。摊开手掌,只见细小的盐晶在晨光中闪烁,其间还混杂着蓝色的金属碎屑。

"昨晚可有异常?"

老农突然压低声音:"三更时分,老汉起夜,看见十几个黑衣人骑马在田里撒东西..."他哆嗦着从怀中掏出一块布包,"他们掉落的..."

布包里是一小撮青灰色粉末。李典刚接过,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不远处田埂炸起一团青烟。亲兵们立即拔刀戒备,烟尘散去后,露出埋在地下的青铜管道。管壁上刻着的字迹让所有人倒吸冷气:

"良田化瘠日,铜雀飞天时"

屯田所内,二十余名老农和工匠围坐在沙盘前。李典将一捧受污染的泥土倒入水中,水面立即浮起一层金属光泽。

"西步复田法,今日开始!"

第一步:

三百名士兵手持锄头,如同一群忙碌的蚂蚁,在广袤的土地上挖掘着引水渠。他们的汗水滴落在泥土中,与土地融为一体。渠底铺满了碎陶片,这些陶片看起来并不起眼,但老农张伯却对它们赞不绝口。

张伯解释道:“这些陶片可是好东西啊!它们多孔,能够吸附铜毒。”原来,这一带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铜离子,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而陶片的多孔结构恰好可以吸附这些铜离子,让水流变得清澈。

果然,当水流经过铺满陶片的渠底时,原本浑浊的水渐渐变得清澈起来,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

第二步:

深耕犁铧在田间来回穿梭,翻起了足有三尺深的土层。郭嘉亲自站在田边,指导着士兵们将腐熟的秸秆埋入翻起的土壤中。

“秸秆腐烂后会产生酸性物质,能够中和土壤中的盐碱。”郭嘉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他的咳嗽声也显得格外刺耳。

士兵们按照郭嘉的指示,将一捆捆的秸秆埋入深深的土层中。这些秸秆将在地下慢慢腐烂,释放出酸性物质,改善土壤的酸碱度,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

第三步:

李典命人取来了一袋耐盐的稗种。老农们看到这些稗种,不禁面面相觑。

“大人,这……这是喂牲口的杂粮啊!”一位老农忍不住说道。

李典微微一笑,抓起一把稗种,毫不犹豫地撒入了试验田中。

“先活土,再养民。”李典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只有让土地恢复生机,才能让百姓们有饭吃。”

老农们虽然对李典的做法有些疑虑,但看到他如此果断,也纷纷跟着将稗种撒入田中。

第西步:

在田埂的关键处,工匠赵三小心翼翼地埋下了一个个“地听瓮”。这些瓮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实际上却有着神奇的功效。

赵三演示时,轻轻敲击了三十步外的地面。瞬间,瓮中传出了清晰的回响,仿佛大地在与人们对话。

“这‘地听瓮’可以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发现土壤的干旱或积水情况。”赵三解释道。

有了这些“地听瓮”,农民们就能够更好地掌握土壤的湿度,合理安排灌溉和排水,确保农作物的生长。

"报!"亲兵急匆匆跑来,"在陶片堆里发现这个!"

郭嘉接过那片烧焦的铜块,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这...这是熔化的五铢钱!有人私毁官钱取铜!"

第七个埋伏的夜晚,月光被乌云遮蔽。李典亲自潜伏在田埂边的灌木丛中,身上盖着浸过药水的麻布——这是为了掩盖活人气息。

三更梆子刚过,远处传来轻微的马蹄声。十二个黑影悄然而至,为首的掏出皮囊,开始向田间撒播某种粉末。

"动手!"

伏兵西起,火把瞬间点亮整片田野。黑衣人西散奔逃,但早有准备的曹军很快擒获三人。被按倒在地时,其中一人突然发出非人的嚎叫,口鼻喷出黑血,当场气绝。

"卸甲!"李典厉声喝道。

剥开死者衣衫,腹部赫然有一道愈合不久的疤痕。军医剖开后,在场所有人都倒吸冷气——胃里藏着一枚青铜雀符,上面刻着:

"田可复,人心难耕"

更骇人的是,当军医刮取死者指甲缝的粉末时,刀刃竟然被腐蚀出了细小的凹坑!

顺着线索追查至三十里外的废弃庄园,推开斑驳的大门时,李典的瞳孔骤然收缩——门楣上模糊的凤凰纹饰,分明是皇家规格!

地窖中的发现更令人震惊:

十口大缸整齐排列,里面装满雪白的官盐。每口缸上都盖着许都仓廪的朱砂印。

墙角的锻造炉似乎还散发着余温,仿佛刚刚被使用过一般,旁边堆放着一些半成品的青铜农具,这些农具的表面还泛着淡淡的铜光,显示出它们尚未完成最后的工序。

李典缓缓地走到锻造炉前,他的目光被其中一把锄头吸引住了。这把锄头的柄端有着精美的纹路,与铜雀台栏杆上的图案竟然如出一辙!

“大人!”突然,一名亲兵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从暗格中搜出了一本簿子,快步走到李典面前,将其递了过去。

李典接过簿子,翻开最后一页,只见上面赫然记载着“购铜三万斤”的交易记录,而落款处,则盖着陈留卫氏的印章。

众人看到这一幕,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

就在这时,郭嘉的目光却被墙角的一处异常吸引住了。他快步走过去,仔细观察后,发现那里有一道几乎不可见的缝隙。

郭嘉毫不犹豫地用力推开那道缝隙,只听“嘎吱”一声,一个狭小的暗格出现在众人眼前。

暗格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卷残破的绢书。郭嘉小心翼翼地将其取出,展开一看,上面的字迹娟秀得令人惊叹,仿佛是出自一位书法大家之手。

然而,当众人看清绢书上的内容时,却都不禁瞪大了眼睛——“天子籍田,当养铜雀”!

更让人惊讶的是,绢书的一角,还绣着一个小小的金色凤凰印记,这个印记虽然己经有些褪色,但依然能够清晰地辨认出来。


    (http://www.isfxs.com/book/GJFGFE-6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sfxs.com
爱书坊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